【摘要】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带来的影响是城市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交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成为城市的二次发展的助推剂,使城市具有了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手段,而城市正是处于这一认同的中心。
【关键词】城市化;社会求同;华阴老腔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9-004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宋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史料整理研究与当代互证”(项目编号:2023KY0755)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随着学科方法论与研究手法的逐渐成熟,理论和实践日益增多,民族音乐学的学者已经从18世纪“柏林学派”的“扶手椅”式的研究模式转而走向20世纪以博厄斯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文化相对主义,以及相继出现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学派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期间经历了19世纪时期所出现的比较音乐学,可以看作是音乐人类学的一个新的开始,但其存在着研究方面单一、不涉及除音乐以外,忽略了承载音乐的文化的弊端,到20世纪后期,民族音乐学已日趋成熟,学者们已经意识到了需要将研究的目光回归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开始关注家门口的音乐人类学,与此同时,城市音乐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也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新的倾向同接受流行音乐为合法的研究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离不开对游离于各文化间、各民族间、各社会背景间的移民及其音乐日益增长的兴趣。”[1]
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带来的影响便是使得城市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交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成为城市的二次发展的助推剂,使城市具有了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由此也使得各种类型的音乐及文化向城市聚拢,以求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认同。其中包括已获得大众认可的大众流行音乐和地方区域性流行音乐,同时也包括为少数人认知和认可的地方区域性的小音乐文化。小音乐文化强调一种社会结构,如族群认同、与他者的差异。马克·斯洛宾为小音乐文化(micromusic)所下的定义即“大音乐文化内的小音乐文化单元”。小文化的激增,反过来又助长了民族地区情感的复苏,促使个人、族群、社区进行自身或政治上的认同,而音乐正处于这一认同的中心[2]。由于区域性和社会原有形态的限制和根深蒂固,人们对前者的社会认同更加强烈,虽然有些只是表面认同,而新兴的地方区域性小音乐文化则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城市也因其更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着多元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逐渐与众多外来文化相混合,产生多元的社会认同,这也与音乐意识上主体音乐的受认同性同客体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深浅与否与社会意识上主体群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自身文化背景及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同客体地方区域性小音乐文化的认同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认同中的过程
一种音乐文化城市化的过程(processes)通常可以看作是小音乐文化向城市的迁移过程,这种文化迁移过程一般都是以内迁、外迁“两步走”的方式进行的,所谓内迁即相对于中心城市的外来文化(或移民文化)已完成或正在完成与小范围内①的固有文化的涵化吸收,建立起一定的社会信任并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认同的标识所进行的一次迁移过程;外迁则是内迁完成后的二次迁移,即已完成内迁的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迁移,更广程度上是向更大中心城市—多元文化中心—的迁移过程。第二次迁移往往建立在内迁彻底完成的基础上,内迁的完成点同时也是第二次迁移的起点,因此,这也使内迁具有了无限反复性的特点。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传统音乐文化会调整自身以求得更快、更好地适应内迁所需以此完成外迁。但同时也不免有些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停滞在第一步的内迁完成,即在小范围的城市内文化求同。
下面将以华阴老腔的城市化过程为个案,分析华阴老腔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为获得社会认同,文化认同,进行自身的调整和选择。
华阴老腔的发源地在华阴市硙峪乡东泉店村,东泉店村由于政策、自然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获求社会认同进行了两次迁移,但这两次都是属于内迁:一次是完成时态的迁移:是由于政策引导下的迁移,在1994年三峡大坝修建时期,泉店村进行了迁移,村子落定后因新村子有两汪泉井而取名为双泉村,同时也是西汉时期京师仓库位置所在,这应该是华阴老腔在有记录的历史上的第一次迁移。虽然是被动迁移,但是也有新的社会群体的加入,这就要求需要重树族群性,建立原有的传统文化,重新获得新的社会认同。
由于华阴老腔属于家族戏,是传男不传女的剧种,一直到近些年来在老腔的乐队中才出现了寥寥的女性角色,已经固化的家族内部结构已经在当地建立足够完全的社会认同,因此在第一次迁移中,华阴老腔在重新构建当地社区认同方面就相对容易得多;第二次则是现在进行时态下的迁移:即老腔的城市化的迁移化过程。这个过程则是华阴老腔这一新兴的音乐实体、文化中的音乐及音乐中文化的内迁,这种内迁常常相对于城市固有文化而言,因此也叫做小音乐文化式(或亚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内迁,包括小音乐文化式的外来文化与固有社会文化的交流、涵化、排斥,这种固有社会文化面对新出现的小音乐文化式的外来文化的所表现出来的包容,吸收接纳以及部分排斥,同时后者为求得族群认同、社会认同而有意識、有目的地对自身进行的改造就是城市化这一过程中固有文化与小音乐文化式的外来文化的双向选择,同时也是一个艰难前进的过程。2003年,老腔不再故步自封,摆脱了表演形式和场地的桎梏,开始了由地区(双泉村)向城市(华阴市)的内迁,但是这次的迁移并不顺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直到现在老腔还处于第二次内迁的进行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种的。
二、过程中的认同
(一)地理区位因素
华阴市处于关中平原东北部,双泉村位于华阴市南部,为山地上升区,华山山地,地势多山谷,与北部渭河平原地势区别较大,同时双泉村又属于贫困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与城区的交流仅有一、两辆公车,这使得早期华阴老腔较少有机会可以走出去,加之长期家族戏自我认同的原因,早期老腔艺人也都故步自封,不愿意走出去,对外的文化交互几乎没有,这就导致外界社会对于老腔这一音乐形式了解甚少,同时老腔的内迁行为最开始是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进行的,因此在华阴老腔城市化过程初期,老腔艺人对华阴老腔向城市移动的排斥心理也成了一大障碍。而后华阴老腔二次内迁的对象——华阴市——所属地域范围内的中心文化城市,属于县级市,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于同等级市较不发达,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从1990年12月设市到现在已有26年,城市公共设施还不够完善,紧邻华阴市的周边还存有许多较落后的农村,城市交通系统相对落后,农村与城市之间交流不方便,信息滞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常提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建设的缓慢发展使得城市在发展上层建筑时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华阴老腔一直囿于地理区位因素所导致的城市文化容量小、基础设施落后进而影响区域内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囹圄之中。
(二)城市固有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文化认同根深蒂固
秦腔是陕西省十分流行的一大剧种,流传范围广泛,至今还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地方戏曲形式④,它继承了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优秀传统,在秦文化的熏陶下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因其表演种类繁多,如吹火、打碗、顶灯;剧目题材广泛,包含神话、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唱段[4],因此在颇受关中一带人们的喜爱。在笔者调查期间,华阴市区内,一到晚上,就会有一辆载有许多乐器的车停在市区广场上,接着扬琴、二胡、梆子、竹笛各样乐器摆放在两边,错落有致,中间留有空地供演员演唱之用;在乐队整理摆台过程中,广场就开始慢慢有人聚集过来,演出开始后,原本松散的广场就已是满满的听众。这样的演出团体也被称为自乐班②。听众群体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分布,但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秦腔演唱为方言演唱,演唱时演员会加上一些肢体动作,且由于这种广场式演出的开放性和场地的局限性,演出没有道具,没有服装,没有舞台灯光,演员往往会在前奏间隙时向大家介绍一下曲名,简述曲子梗概。在观看演出过程中,笔者曾向一些听众询问关于所唱曲目、曲牌、内容等情况,但多数听众对曲目、曲牌、内容都表示不太清楚,有些甚至不知道所观看的是什么剧种。基于这些问题——对所唱的剧种、内容都不知晓,却为什么还有着这么多的听众?在笔者一个短期实地调查中,对这一问题似乎有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秦腔是陕西的古老剧种,很早在渭南一带就开始流行,自乐班的大量出现也使得秦腔在此一带成为出镜率极高的剧种,为其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与认同打下稳固的基础,加之各地的文化建设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华阴市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人民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可供娱乐、观看演出的地区场所较少,加上自乐班在农村和城区十分普遍,且自乐班多以演唱秦腔为主,因此渭南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生活的居民从小对秦腔耳濡目染,也为秦腔在渭南乃至整个陕西地区建了十分坚固的社会认同,当然秦腔作为主流文化在地区内中心城市形成的文化认同的原因不单于这一种;同时,调查中发现,当地人对华阴老腔的荣誉感并不强,更多的是停留在极力对外展现一种“你家没有我家有”的带有炫耀性的情感层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华阴老腔第二次进行迁移时在获得文化认同、树立族群性方面就受到了阻碍,只获得了一些表面认同,这就要求华阴老腔对自身进行调整,发挥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以求得更快完成内迁。
(三)主流文化的排他性
秦腔作为华阴区域内甚至陕西省域的主流认同文化,无论在作为剧种还是声腔方面,都率先于华阴老腔完成大范围的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率先于华阴老腔完成唱腔方面的板式;率先于华阴老腔完成剧种方面曲牌、剧目的范式。往往这种程式性的内容固定下来,就很难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同一地域范围内与之较为相似的外来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会产生排他性。华阴老腔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就遭遇了这样的境况。
(四)区域文化求同
据老腔传人张喜民前辈介绍,老腔最初就是和皮影戏相结合,作为皮影戏的伴唱音乐,经历了纸皮影和皮影变化。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不难发现,作为皮影戏的伴奏,老腔乐队一直处于“亮子”③之后,以至于在大众文化传播如此广泛的现代社会中,皮影式的华阴老腔遭遇了“滑铁卢”——在现场观看表演的观众的人数少于幕后表演的乐队人数。陷于这样的困境之中,华阴老腔需要在所属区域内求得文化认同,虽然目前看来,求同的结果虽处于表面认同,但是却大大改变了华阴老腔在所属区域内的文化地位。在这一求同的过程中,调整了表演形式——乐队从幕后搬到了台前;缩短剧目编排——将冗长的故事性剧目精简;改变了表演方式——增加表演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创新了曲目内容——创编了一些现代化的曲目。这一种体制变化对老腔的发展有着革命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五)时代与社会求同
城市化的结果往往使得城市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更加的多元化,华阴老腔的迁移过程正处于多元文化的中心,同时也为它自身获得社会认同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中最有力且最具权威加速了其城市化进程的则是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调查中知悉,在华阴老腔遭到“滑铁卢”之际,华阴市政府对其进行的保护和扶持,对华阴老腔的發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这成为华阴老腔在城市化时代与社会求同方面的有效的助推剂。同时,在2017年春晚的节目上,由谭维维乐队与华阴老腔乐班组合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在全国范围内直播,由此不仅可以看出华阴老腔所具有的时代性同时展现了其强大的包容性与融合力,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文化信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时代与社会认同的进程。
音乐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手段源于其自身就是一种构建认同的文化,对其本身的界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构建文化认同机制,建立一种普遍认同。华阴老腔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的本身在城市化过程中进行自我界定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汤亚汀认为对于亚文化在音乐中使用手段界定自己时,“其界定过程最重要、最有力的因素是录音工业。流行音乐的媒介技术化其本身很好影响音乐家和观众对真实性的感知,尤其因为新的录音技术不再意味着对大公司如同以往那样依赖,而是确实通过说唱音乐、嘻哈乐、瑞夫中的混录、刮擦和取样等新技术本身”[5]。大众文化时代音乐工业迅猛发展,“新技术”的革新才是给予文化界定最有力的,就像音乐常常作为文化认同的手段一样,此时那些从属于音乐的“新技術”成为音乐文化认同的手段,正如华阴老腔与流行摇滚乐的结合,流行摇滚乐作为时代催生的“新技术”,与素有“世界最古老的摇滚乐”的华阴老腔相互碰撞,迸发出具有时代特色且趋于文化认同性质的火花。
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地域性音乐文化还是地区性小音乐文化甚至是一种社会文化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都具有不可控制性,这是由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求同性和固有文化所具有的选择、排他决定的。
注释:
①小范围:第一次内迁的对象,泛指城市化的主体—小音乐文化自身所在的地域性城市或农村。
②自乐班:自乐班是由民间的音乐和戏曲爱好者自由组合而成的群众团体,活跃在西安城乡,分为城区自乐班和乡村自乐班两类。
③亮子:即皮影演出时的幕布。将灯光与皮影人物置于幕布之后。
④资料来源于百科搜索。
参考文献:
[1]布鲁诺·内特尔.民族音乐学近二十年的发展方向[J].汤亚汀,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04).
[2]马克·斯洛宾.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新概念[J].汤亚汀,译.中国音乐学,1994(01).
[3]寇涛.秦腔传统剧剧目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Zdzislaw Mach.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M].汤亚汀,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09.
[5]马丁·斯托克斯.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M].汤亚汀,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14.
作者简介:
甘霖霖(1994.1-),女,汉族,广西容县人,博士研究生在读,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研究、艺术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