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守为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而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能源开发的第一生产力。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海洋能源行业的一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结合多年来备尝艰辛的实践,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开发海洋能源对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深刻的意义,任重道远。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洋能源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三高”特点,这就决定了海洋能源开发必须不断创新理论和实践。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在深水深层、高温高压等领域不断开展地质认识创新和科研攻关,先后形成“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等多个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二等奖5 项,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核心技术设备方面,先后启动“渤海油田上产4000 万吨”“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 万方、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 万吨”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科技支撑、专项配套、强化管理等重大举措,突破制约海上油气田上产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生产操控中心和生产指挥中心建设,配合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推进海上平台无人化、台风生产模式常态化。
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和炼厂建设方面,积极打造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智慧大脑”。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研究和深化北斗导航应用,完成“中海北斗星基增强系统”一期建设,为海上及陆上油气业务运行提供了高质量的导航定位服务。
“十四五”期间,中海油将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天然气发电、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实施16 大科技攻关工程,力争10 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一流,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保障。
中海油立足自主科技攻关,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通过联合攻关,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理论认识创新、技术进步和实践成果。
在走向深水的进程中,中海油逐步具备全链条海上作业能力和完备的作业资源,深海油气开发舰队初步形成,其中以“海洋石油981”最具代表性。“海洋石油981”平台工作水深3 千米,钻井深度1 万米,可变载荷9 千吨,综合性能指标世界领先。该项目于2006年10月启动,起初为攻克研发和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中海油联合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开展研究,集中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优势单位力量,通过企业和高校产学研结合,优化遴选技术和设计方案,不仅响应国家要求,满足南海台风、潮汐、海啸等恶劣而复杂的海况,抵御二百年一遇的台风,而且通过多轮反复测试。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在中国南海海域成功开钻,实现6 个世界首次和10 个国内首次,填补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第3 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这是我国船舶和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我国在周边海域资源开发话语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6月25日,中国首个超深水“深海一号”能源站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建设能力从300 米水深跨入超1500 米水深行列,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自主勘探开发超深水油气田能力的成员之一。建造过程中,中海油联合29 家高校和优质企业,建立“产学研用”机制,打造自主研发设计、产品制造、测试验证及示范应用全链条,不仅带动国内造船业攻克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建造,还联合相关企业开展聚酯缆、钢悬链立管等15 项关键设备和系统的国产化研制,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实现64 项新材料研发、新装备研制和新技术应用,带动我国造船、钢铁、机电等行业进步,将我国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关键设备自主化率从33%提升至80%。截至2023年6月25日,“深海一号”已投产两周年,累计产气超50 亿立方米,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3年5月20日,“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正式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套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水深120 米,离岸136 公里,装机容量达7.25 兆瓦,排水量达1.2 万~1.5万吨。通过35 公里海底动态电缆并入油田电网,实现浮式风电为文昌油田供电及工程示范应用。未来,浮式风电将在我国南海及世界更广泛海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绿色动能的提供、为实现双碳目标,中海油做了率先探索。
中海油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加快打造国家级海洋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创新产学研协作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力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海油唯有自立自强,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主导”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实现3 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3项“卡脖子”装备国产化难题,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二是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推动海洋能源开发,发挥中海油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导、决策、出题、引领和出资作用,设计好“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研究机构和高校支撑”格局,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为企业和科研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平台。科研机构要在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实践之间从事应用研究,充分发挥“研”的优势,高校要鼓励创新人才积极参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研。
三是聚焦科研成果转化,全力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中海油应完善需求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重大科技成果引进支持机制和以规模创新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努力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四是聚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全力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研攻关机制,全面推广以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揭榜挂帅机制改革,启动实施“赛马制”科研攻关制度,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精准激励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金。健全完善科研平台体系,组建院士工作站,成立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为海洋油气主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