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钰
(新沂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新沂 221400)
颧骨颧弓骨折(fracture of zygoma and zygomatic arc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颌面部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进食功能。颧骨颧弓属于面中部两侧较为突出的部位,解剖结构特殊[1]。临床为了恢复颧骨颧弓三维立体结构,需要限期内及时进行手术复位治疗[2]。头皮半冠状切口为传统手术入路,但是术后面神经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形态和功能的恢复[3]。随着临床对颧骨颧弓骨折解剖结构的精确认识,临床对传统头皮半冠状切口进行了改良,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术野,同时对血管、面神经的保护更为准确[4]。由于缺乏精确固定的手术入路,临床如何科学合理选择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切口仍然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5]。本研究结合2017 年7 月-2022 年7 月我院诊治的40 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22 年7 月新沂市人民医院诊治的40 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5 例;年龄23~70 岁,平均年龄(41.20±7.82)岁。治疗组男14 例,女6 例;年龄24~68 岁,平均年龄(41.34±6.50)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颧骨颧弓骨折临床诊断标准[6];②均经X 线检查确诊[7];③均无手术禁忌证[8]。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②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史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头皮半冠状切口[9,10]:应用气管插管全麻,于头皮中点发际线上3 cm,经颞部发际至耳轮角,沿耳屏前皮肤皱襞向下至耳屏切开头皮,直至帽状腱膜下层、骨膜浅面,用头皮夹钳夹止血,沿帽状腱膜深面、骨膜的浅面翻瓣至眶上缘2 cm 处切开骨膜。然后于骨膜下进行分离翻瓣,进入颞部,并分离颞肌筋膜浅层,距颧弓上缘1 cm处,切开颞筋膜浅层,充分暴露颧骨、颧弓,采用骨膜玻璃器于骨折线处撬动,复位骨折端,然后内固定钛板进行内固定颧额缝及颧颞缝等,常规置管,依次缝合切口。
1.3.2 治疗组 采用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一致,麻醉起效后将患者头偏向健侧,自患侧耳屏前沿发际上约3 cm 位置弧形向前上、末端止于额部中线发际1~2 cm,依次切口头皮、帽状腱膜,头皮夹止血。然后于帽状腱膜下、颞深筋膜浅面向下翻瓣至离颧弓上缘1.5 cm 位置,切开颞深筋膜浅层以暴露颞浅脂肪层,沿颞浅脂肪层分离颧弓,于其上下缘偏向内侧切开骨膜,彻底分离充分暴露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端后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同对照组操作相同。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张口度、并发症(面部畸形、咬合异常、面神经损伤、皮下血肿)发生率、咀嚼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
1.4.1 骨折愈合优良率[11]优:解剖复位满意,眶下缘、颧牙槽突弧度自然,颧弓恢复解剖弧度,咬合、张口度均基本恢复;良:眶下缘、颧牙槽突、颧弓解剖弧度和咬合、张口度恢复80%;差:以上指标均未达到。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 咀嚼功能评分[12]无障碍:功能基本完全恢复为0 分;轻度障碍:功能恢复51%~70%为1 分;中度障碍:双侧颧面部对称,功能恢复30%~50%为2 分;障碍严重:功能恢复30%以下为3 分,评分越低小敏咀嚼功能越佳。
1.4.3 治疗满意度[13]采用自制外形满意度调查表(双侧颧面部对称性、颧弓外形、张口度、瘢痕),满分为100 分,其中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治疗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s)
2.2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颧骨颧弓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n(%)]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比较 治疗组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均小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比较(±s,mm)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比较(±s,mm)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5 两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组咀嚼功能评分为(0.83±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60±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4,P=0.030)。
2.6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颧骨颧弓解剖结构复杂,发生骨折后,准确复位是临床治疗的目的[14]。临床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多种切口入路,不同切口入路具有其独特的优缺点。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的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是对传统头皮半冠状切口的优化,从理论基础上分析,解决了创伤大、出血量大的缺点,具有离术区更近、骨折处颧骨下缘暴露更容易的优点[15]。但关于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价值方面的研究存在差异,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相对较小,对患者创伤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从而可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明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的改良,促进了术野清晰暴露,利于手术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分析认为,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长度缩小,但仍可达到骨折端充分暴露,从而为骨折复位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减小不必要的损伤和出血,进而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16,17]。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颧骨颧弓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选择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手术入路可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分析认为,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入路自颧弓根部斜向上约40°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可快速、更准确的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可有效减小牵拉,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而手术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对面神经及周围组织的保护,因此折愈合优良率较高。治疗组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均小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可有效减小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增大术后张口度,进一步提示该入路可更好地恢复颧骨颧弓解剖结构。因为该入路利于骨折端充分暴露,为手术的准确操作提供有利条件,从而确保了准确的复位、手术效果[18]。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为该切口可减小对面神经的损伤,减轻分离、翻瓣的牵拉,从而有效预防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咀嚼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利于咀嚼功能恢复,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该切口利于骨折复位,确保了颧骨颧弓正常的弧度,从而达到正常张口度,促进正常的咬合、咀嚼功能恢复[19]。此外,治疗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治疗满意度,考虑原因为该切口术野良好,可更精确地进行解剖结构复位,从而利于术后面容、咬合关系、张口度等的恢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尤其是在减小切口、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小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和骨折愈合优良率、促进咀嚼功能、减小双侧颧弓突度和软组织畸形以及增大张口度方面更为突出,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首选切口入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