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教师专业课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方法研究

2023-09-20 08:20田洪雨李加庆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田洪雨 李加庆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大力提高院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基础要求。总的政策方针明确后,各高等院校闻令而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还存在着部分教学人员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和根本目标认识高度不足、理解深度不够的问题,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与现实要求还具有较大差距的现象。因此,院校教师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思想精神,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确保教师始终同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确保学生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确保高校教育领域绝对可靠,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是现阶段院校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重要论述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全面落实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的集中体现[2]。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基础性、方向性、综合性明确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思想,以党和国家的最新精神政策为开展方向,以院校课程知识教学为基本载体,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为基本传播方式,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理念就要求课程思政教育要贯穿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全面深入的融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良好模式,实现坚持政治育人主阵地的最佳状态,确保达到党和国家对学生培养的政治性要求。

专业课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在做好专业课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一定差别。主要特点在于既要确保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专业课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将思政教育完美的融合进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院校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育人理念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核心价值融入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内容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正理想信念,把准价值观念,把牢认知理念,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荣誉感、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筑牢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的决心意志。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

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合理的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程度、提升整体学习质量都十分有益。但是,当前课程思政进专业课课堂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授课教师政治意识不强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淡薄,仍然存在重专业技术、轻德育教育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政治教师的事,专业课教师的任务就是讲好专业技术知识,练好装备操作技能。没有牢牢掌握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想法和意识,对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认识不清,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将自己准确摆在学生追求真理漫漫征途中引路人的位置。这就严重偏离了党和国家关于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政策方针;严重偏离了在学生培养道路上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堂堂有、时时提、人人讲的基本方向和根本要求[3]。

(二)授课教师综合能力不够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富、技术技能水平较高,但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前沿科技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储备量比较局限,综合素质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理解不深不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浮于表面。这就会导致思政教育落实不扎实、引导育人开展不全面、思政元素涉及不广泛、事件案例讲解不入心等问题,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大打折扣,与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反之,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政治意识较强,能够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精神,但是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弱,技术技能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较弱,对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技能了解比较局限,不能紧跟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形势。这就会导致专业课思政教育开展基础不牢、专业底子不厚、方法措施不多、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使课程思政教育显得过于刻意,使课程教学难以起到清晰明了、直达本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授课教师思政理解不透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时间、思政地点、思政人员、思政方法等诸多元素还有错误认知。在思政时间和地点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开展课程思政的时间和地点只是在规定授课时间的课堂之上,对指导自学、课外练习、科研活动等教学活动中的思政教育不够重视,甚至根本没有开展,错失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机会,浪费了优质的思政教育条件。在思政人员方面,部分教师狭隘的认为思政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没有清楚的意识到教师本身就是应该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的对象,只有教师自身政治素养过硬,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课程思政教育才能效果显著、事半功倍。在思政方法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就是教师将思政教育内容讲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大喊口号的方式,或者采用照搬政策文件的方式,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切身感受,也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特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任务而进行思政,没有体现出教师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活的灵魂。

(四)院校思政制度建设不全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基本上是授课教师根据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及最新传达的指示精神,结合个人对于思政教育的理解在组织开展,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规范这一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课程思政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都没有明确的指标;对于哪些课程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哪些课程不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对于课程思政需要教育的时间长短及具体应该在课堂授课的哪些时候、哪个环节开展思政也没有规范;对于课程思政在每次课程中需要开展的次数及具体安排也没有相关规定。然而,课程思政教育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需要在教学环节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设计安排,思政时间多了则占用课堂授课时间,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思政时间少了则达不到理想的思政效果。这就使部分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时候存在很多疑问,不利于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方法建议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牢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精神理念贯穿学生培养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双过硬。针对这一目标,认真研究提升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方法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完善课程思政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思政教育指导规范。将课程思政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是确保课程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把思政教育的主体思路、涵盖内容、实施方法等编入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前提下明确每门课程的教育时长、思政实例,突出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良好效应。二是建立思政督导考核机制。良好的督导管理是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优秀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任务能够有序组织实施的基本前提。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年轻教师手把手的督导管理,既能确保年轻教师认真做好思政教育,又能实现思政教育经验的顺利传承。另一方面,考核评价奖罚机制对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避免部分教师不想干、不愿干、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三是明确共同思政教育责任。学校党委要制定纲领,明确各级机关、业务处室、教学系部、任课教师均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责任单元,将责任压实到思政教育的每一环节,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4]。各级领导要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带头进课堂指导帮带,做好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同时,要注意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一线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强化教师综合素养磨砺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专业课教师的立身之本,熟悉各项装备设施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类工具器械的操作技能是每位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院校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理论武装头脑,将最新理论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自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过硬、思想可靠、能力突出、基础扎实的专业课教师是院校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是院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资源。要积极鼓励教师加强政治学习和专业提升,不断磨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大力夯实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为院校专业课思政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在确保教师自身德艺双馨的前提下,提升教师开展思政的能力也十分重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将最新的精神政策融会贯通,使其更容易被学生吸收理解,确保培养出来的人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能够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关键时刻拉的上去、顶的起来。

(三)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优秀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政教育搞透搞活,把事实案例讲深讲细,使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做到有机融合,避免生搬硬套[5]。深入挖掘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灵活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模式,对于提高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专业课教师要下大力气挖掘课程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联系,将思政元素融合进学生岗位工作实际中,使其真切感受到思政教育在现实工作中的作用。灵活探索思政教育模式,结合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运用直接思政法、案例思政法、任务思政法等思政教育方法,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严格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慕课自学等模式,经常性组织实装训练、教学比武、以赛促练等活动,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确保思政教育切实有效,实现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职能。

四、结语

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是教师、重心在系部、成效看学生。院校要将课程思政教育放在关键位置紧抓不放,深化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新理念、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培育特色。院校要大力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筑牢学生培育忠诚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资源支撑。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