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钰楚
新课改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很难达到预期。因此,要让学生在动脑的同时积极动手——做笔记,就是一个好方法。笔者对数学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尝试,从学生数学笔记入手,尝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读教材、读板书,学生把文字语言抽象出符号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做数学笔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易错题是一些文字复杂的阅读题,究其原因还是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熟悉和明确。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上课做笔记这一行为,能有效地集中专注度,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笔记。
有的学生上课认真专注,笔记也记得很完整,但做题目时还是困难重重。此时,学生应对照笔记,反复琢磨,相当于第二次回放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将课堂内容吸收消化,直到做对习题为止。此外,学生在书写时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实行动静结合的策略。通过分享笔记内容,学生提高了主动思考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做数学笔记能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数学案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长期整理数学笔记可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为灵活运用知识打下基础。做数学笔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课时都要有提纲,清晰罗列本节课重难点。笔者不仅有一本备课本,还会准备一本数学笔记本,按照上课要强调的重点,模拟记笔记,从大标题列到小标题,走一遍学生上课要走的路。这样不仅能理清学生上课笔记的内容,也方便教师上课的板书设计。
课中主抓学生思维。在讲课时,笔者将本节课重难点、框架脉络等内容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本节课的主要结构和知识点,是很好的示范,方便学生清楚地理解并记下内容,便于课后回顾复习,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课后组长查阅笔记的完整性,评选出组内优秀笔记,将优秀笔记提供给其他学生学习。对于需要强化记忆的部分,教师鼓励各组在课后进行比较,相互提问,增强记忆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形成严肃认真、踏实细微的良好作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做笔记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几点基本要求:书写规范;重难点一目了然;标题清晰有区分。听课前学生需做到充分预习,课堂上以听讲为主,思考辨析为辅,简明扼要地记录。做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能够有针对性地课后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笔记的“排兵布阵”也有讲究。教师写重点时抢记,讲重点时速记,补要点时补记。学生在做笔记时要着重标记,大标题、小标题分类注意格式,大小书写要合适,标点符号不能丢。可以在课本上圈点勾画,称作符号笔记;在笔记空白处及时补记,称作批语笔记;在笔记上贴上小便签,称作补丁笔记。笔记本上充分利用不同颜色来表示,黑色书写基础内容,荧光笔进行关键词标记,蓝色用作补充说明,红色作为反思或总结,铅笔用来画图和添加辅助线。
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是学生综合与整理能力的体现。学生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体系。笔记本不能成为过期的“期刊”,在隔一段时间后,需要把笔记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能温故知新。做笔记能够充分锻炼学生,而笔记内容的不遗漏,就得益于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学生要养成边学边记的习惯,养成边做边总结的习惯,养成完整记笔记的习惯。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忙于记笔记,还要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抓住关键词,并在笔记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在课后做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易错点,专项突破难懂的知识,注意写好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练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头记下来,这对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记笔记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笔者定期进行笔记评选工作,循环挑选笔记展评一周,复印张贴在班级厚绒板上,以供班级学生学习与借鉴,并鼓励班级其他同学不断超越,不断创新。评比不是关键,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改进是最有价值的过程性行为。学生在经过这样反复记、看、改的过程后,学习知识的过程就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扎实。
学法无穷,创新无限,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做笔记的指导,让数学笔记成为学生打开数学之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