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走进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但是因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农村接受教育,农村留守学生由此形成。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自己和子女长期分离的问题。由于长期不能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甚至还出现了某些留守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留守学生绝大多数都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是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这也决定了我国留守学生问题得以解决的进程是相当缓慢的,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措施(二十条)》中提出各中小学要“全员、全程、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思想,教育教学各环节和情境的设置。同时要大力开展音、体、美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校制宜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常态化开展科普、文体、艺术、阅读、劳动等各类社团活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要按照规范建立心理咨询室,配齐工作人员,并健全预约、辅导、档案建设等管理制度,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学生关爱和保护工作,加大教育部门和学习哦啊关爱保护力度,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在农村留守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这个现象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面临着各种生存问题和心理困境。
农村留守学生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关爱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学生自我意识不足等。
1.家庭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他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顾,这种"隔代教育"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爷爷奶奶年龄较大,他们在体力和其他方面无法跟上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教育理念也存在误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感,导致溺爱现象严重。父母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榜样,是作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功能出现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学生无法及时从家长的身上获得应有亲情和教育,最终对农村留守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影响。由于农村留守学生基本上都是由祖父母代为照顾,他们年事已高,再加上自身教育水平大都很低,对于孙辈的学习基本上是帮不上忙,这样会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启蒙阶段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是父母又没有在身边及时帮助解决困难,而祖辈的帮助又是非常有限的,这样较容易使农村留守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留守学生常年很少与外出务工父母沟通,一年下来也没通几个电话。在很少沟通的情况下,难免会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上的烦恼与困惑,特别是在青春期间,农村留守学生更需要陪伴与鼓励,但现阶段更多的家长是给予留守学生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精神上的鼓励和交流。
2.社會方面
在农村社会现有的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引领下,社区居民更加倾向于追求个人现实利益,对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观、责任感、传统美德重视程度不够。而留守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加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位,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及低俗环境的影响,导致道德和行为出现偏差和失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留守学生在三观、品行等方面出现了偏差。除此之外,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更多地在于成绩,忽视了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教育重点出现了失衡。
3.学校方面
部分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教师的关注度更多地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缺乏其他的教育替代与补偿,他们就会失去生活、学习的目标,产生精神懈怠,生活无趣,学习无目标的情况。长此以往,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4.学生方面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小学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常表现为寡言少语、相对自卑,性格内向孤僻,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偏差。而高年级的留守儿童中,多数表现为逆反冲动、个性张狂暴躁、情绪不稳定,常常打架斗殴,还有不少沉迷于网络游戏中。除此之外,由于留守学生在家庭方面受到的教育较少,更多的时候要照顾家里的老人或者做一些日常家务,在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上的发展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