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军
【关键词】 全球经贸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际经贸环境严重恶化。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贸发展格局与合作模式正在经历深刻调整。这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贸易畅通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也赋予了“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新角色。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全球经贸格局将朝着稳定、均衡、协调的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近年来,在外部冲击和内在动能转换等因素推动下,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深层重构期,呈现出很多新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贸增长的差异化。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进程有所加速。尽管遭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总体上仍高于发达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同样拥有更好的增长表现,国际地位日益上升。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数据,2000—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货物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9.8%,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4%;发达经济体货物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1%,比发展中经济体低3.7个百分点。同期,发展中经济体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比例提升14.8%—42.9%,发达经济体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比例下降至57.1%。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发展态势也是如此。2000—2021年,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全球的比例提升18.5%—25.7%,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球的比例提升36.5%—52.9%,连续两年超过发达经济体的外商直接投资额。
二是全球经贸方式的数字化。在全球技术创新中,信息和数字领域是技术突破最多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数字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2022年12月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38.1万亿美元,较上年名义增长15.6%,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名义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例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至45.0%。[1]同时,跨境数字服务贸易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UNCTAD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数字传输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3.81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2%,为2005年总额的3.2倍;占全球服务贸易额的比例为62.8%,较2005年上升18.1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在全球数字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数字贸易增长更快。2021年发达经济体数字传输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的比例为77.9%,较2005年下降8.3个百分点。
三是全球經贸结构的低碳化。低碳经济是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平衡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发展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贸易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日益成为各国贸易行为的目标和使命,高污染、高碳排放、高耗能的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尽管低碳贸易契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并且从长远看符合世界各国利益,但短期来看,技术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将面临更多考验和挑战。一些经济体还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推出碳关税,为全球贸易设置新的壁垒,受冲击最多的仍是发展中国家。在投资方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接受和应用,传统投融资方式持续转型。同时,很多国家对投资的领域和产业进行限制,并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标准和环保责任。
四是全球经贸关系的“政治化”。近年来,一些发达经济体越来越热衷于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待国家间经贸关系,并赋予正常的经贸关系浓重的政治色彩,在内政外交场合大肆炒作经贸安全威胁。在贸易方面,一些发达经济体频繁利用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对外发起单边行动,实施经济制裁和挑起“贸易战”,严重干扰和破坏国家间正常的贸易往来。一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拉拢盟友和伙伴搞“小圈子”,兜售所谓“友岸外包”和“去风险化”,敦促跨国公司将更多业务转向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相同的“友好国家”,或明或暗地设置贸易壁垒和推行“脱钩断链”,使本已增长乏力的全球贸易雪上加霜。在投资方面,一些发达经济体滥用安全审查,限制正常的外资流入,对相关国家和企业采取针对性限制措施,增加了跨境投资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
五是全球经贸机制的“武器化”。由于某些国家的蓄意阻扰,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全球和区域经贸治理机制的改革进展缓慢。这些机制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功能不仅得不到有效发挥,还沦为少数国家搞地缘政治博弈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工具甚至武器。例如,在美国的推动和干预下,世界银行停止了对俄罗斯的贷款或投资项目,国际清算银行暂停向俄罗斯提供服务,一些WTO成员宣布剥夺俄关键产品最惠国待遇。美国还威胁将俄罗斯踢出WTO等重要国际机制。此外,讨论经济问题的G20和APEC等对话机制也开始成为一些国家谴责和制裁对手的平台。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践,共建国家的经贸发展步入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释放了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了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2]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 “一带一路”合作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提供全球经贸增长的强大动力。当前,全球经贸往来严重受阻,除疫情等一些短期客观因素外,直接原因在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跟不上全球经贸发展的时代要求,甚至在一些领域和行业,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还出现了下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共建国家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塑造贸易增长动能和增强投资效能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发起的《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将促进贸易增长、振兴相互投资和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三大目标,并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发展新业态、促进服务贸易合作,推动和扩大贸易往来;加强投资合作,探索创新投资合作模式,促进更多富有质量和效率的投资;共同履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全面均衡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包容和可持续发展。[3]这一倡议得到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同时,共建“一带一路”重视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推进共建国家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技术进步为经贸增长创造动力与活力。
二是挖掘全球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共建国家通过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激发各方潜能,将经济的互补性转变为务实的经贸合作成果。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使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增加4.1%,如果进一步进行相关的贸易改革和运输基础设施升级,这种贸易促进效应将扩大3倍。[4]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到2.07万亿美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例达到32.9%,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在投资方面,2013—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工程建设方面,2013—2022年,中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超过1.2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累计超过8000亿美元,占中国总额的比例均超过一半。尤其是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直接带动了东道国的贸易投资增长和就业。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欧班列開行超过1.6万列,较上年增长9%;发送160万标箱,较上年增长10%。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5]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效应,扩大全球经贸规模、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的“倍增器”作用不断彰显。
山东港口青岛港今年新增“一带一路”航线10条。图为2023年8月30日,“中外运海口”轮缓缓驶离青岛港。
三是打造新时代全球经贸伙伴关系。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行径的冲击下,全球经贸关系的异化愈演愈烈,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现象屡见不鲜,经贸领域的冲突与对抗不断升级,给全球经贸合作蒙上了阴影。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共建国家本着平等自愿原则开展经贸往来,致力于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共建国家进行广泛协商并凝聚合作共识,构筑了日益紧密的伙伴关系网络,将相互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建立在政治和战略互信的基础之上,有力扭转了经贸关系工具化和武器化倾向。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推动经贸合作是这些合作文件的重要内容。[6]“一带一路”倡导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关系,为构建良性互动的全球经贸伙伴关系提供重要支撑。共建国家还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商谈、签署和实施了许多新的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为深化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目前,中国已同2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0个自由贸易协定,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绝大多数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四是推动重塑全球经贸治理体系。近年来,全球经贸环境和经贸关系持续恶化,全球经贸治理的民主赤字、制度赤字和责任赤字日益加重。个别国家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以国内立法代替国际规则、以单边决策取代集体共识、以自身利益凌驾于全球共同利益之上、以多边主义之名行贸易霸凌之实。在现行经贸治理体系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受到严重侵害,合法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在数字贸易、低碳贸易和可持续投融资等领域仍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国际规则,某些霸权国家借机将国内规则国际化和实施所谓“长臂管辖”。即便对已有的制度安排,一些发达经济体也不能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甚至干扰和破坏多边贸易体制。截至2022年12月,美国已连续60次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例会上否决启动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的相关提案,并试图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应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7]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改革现有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的诉求日趋强烈,这更赋予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重塑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的功能。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共建国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务实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推动和引领全球经贸治理体系变革进程。
2023年6月15日,第三十二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开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将进一步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在经贸合作领域,共建国家将顺应全球经贸发展趋势以应对全球经贸合作挑战,依托创新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和规则丝绸之路持续发力,推动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一是以高质量共建创新丝绸之路赋予全球经贸关系新动能。创新丝绸之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动力之源,也是塑造全球经贸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早在2016年9月,中国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就联合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此后,科技部结合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需求,专门组织研究制定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密切科技人文交流、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经贸发展方式明确了合作方向。近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共享,高质量共建“创新丝绸之路”的局面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合作总体布局的系统性、协同性越来越强。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方推出大量政策措施和计划项目,积极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等行动,为东道国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和塑造贸易增长动能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117个国家签订科技协定,其中大多数国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国还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牵头发起并加快推进中国的国际大科学计划。随着高质量共建创新丝绸之路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将相应提升,其打造经济和贸易增长新动能的作用也将得以激发。
这是2022年12月12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拍摄的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现场。
二是以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探索全球经贸互动新模式。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预测,2020—2023年,直接来源于数字化转型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5%,数字化转型的直接投资总规模将超过6.8万亿美元。[8]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纷纷出台了推动数字经济转型的新举措,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治理以及国际数字合作等多个方面。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共建国家拓展经贸合作的主要增长点。为推动高质量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打造更加高效的经贸合作新模式,中方积极对接各方电子商务发展目标和诉求,打造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29个国家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文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同时,以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为基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展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建设,将具备条件的eWTP海外市场(如马来西亚、卢旺达、比利时、捷克、埃塞俄比亚等)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贸易平台和贸易枢纽。[9]随着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持续推进,全球经贸模式也将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乃至全球發生深刻变化。
三是以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新路径。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就是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深化环保合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共建国家倡导绿色投资原则,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了绿色投资基金。为有效应对疫情,绿色丝绸之路发展迅速,生态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面临新的发展良机。2021年,中国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率先宣布出资15亿元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拓展,并为相关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低碳贸易和绿色投资日益成为共建国家挖掘经贸合作潜力和提升经贸合作质量的重要路径。
四是以高质量共建规则丝绸之路打造全球经贸治理新体系。由于共建国家在进出口关税、物流运输、海关放行、知识产权保护、征信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加快经贸规则对接和优化升级传统规则成为高质量共建规则丝绸之路和高水平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了彼此间以及同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则对接,但数字、低碳等新兴领域的全球经贸治理规则仍处于探索和初创阶段,WTO等多边体制框架下的跨境数据传输、隐私保护、数字服务市场准入等规则谈判仍在进行之中。鉴于这些新兴领域代表未来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相关规则的建立将使全球经贸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高质量共建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规则丝绸之路,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将推动全球经贸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立项号:2023YZD025)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工作站(立项号:2022GZZH01)的阶段性成果
[1]《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站,2022年12月,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212/P020221207397428021671.pdf。
[2]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载《人民日报》2019年4月23日,第7版。
[3] 《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7年5月14日,http://gjs.mofcom.gov.cn/article/al/201705/20170502575830.shtml。
[4] Suprabha Baniya, Nadia Rocha and Michele Ruta, “Trade Effects of the New Silk Road: A Gravity Analys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146, No. 102467, 2020, pp.1-18.
[5] 《国务院新闻办就“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举行发布会》,中国政府网,2023年3月3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03/content_5744259.htm。
[6] 《已同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一览》,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 年 6 月 26 日,https://www.yidaiyilu.gov.cn/p/77298.html。
[7] 《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23年8月11日,http://sms.mofcom.gov.cn/article/cbw/202308/20230803432236.shtml?from=qcc。
[8] Shawn Fitzgerald, et al., “IDC Future Scape: Worldwid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2021 Predictions,” October 2020, 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US46880818.
[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数字丝绸之路”重在规则建设》,载《经济日报》2021年8月19日,第10版。
中企在波黑第一个风电项目——波黑伊沃维克风电场。(2023年4月22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