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重构 建构

2023-09-20 08:00王正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整合重构建构

王正升

[摘 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否有生命力,在于教学逻辑的处理。文章论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备教过程,即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内容重构,备课理念建构。

[关键词]整合;重构;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3-0005-04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以下简称《说和做》)是某次教学比赛的课题,笔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备教—实际教学”,其间经历了“整合—重构—建构”的备教过程。

一、整合

《说和做》是一篇颇具抒情意味的叙议结合的散文,原文发表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臧克家是极重感情的人,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回忆、纪念他的老师闻一多。1979 年4 月,臧克家在《诗刊》发表《闻一多先生诗创作的艺术特色》,目的是纪念闻一多诞辰80周年暨牺牲33周年;1995年2月3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臧克家的文章《闻一多精神》。臧克家创作了多篇有关闻一多的诗文,在其自传、访谈中,更是多次提及在青岛大学跟从闻一多学习的经历。《说和做》记叙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革命家闻一多的事迹,语言文字精致凝练、篇章结构对照呼应、人文内涵丰富深刻,很值得揣摩、探究。

初次备教时,先依据文本特质明确文章的部分文学价值。

1.闻一多在“说”和“做”中体现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文章结构严谨,双峰对峙,过渡承转嵌套,自然流畅。

3.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突出闻一多治学之刻苦。

4.文章语言典雅凝练,富有诗意。

再依据学情及教材编排、课时安排揭示文章具体的课堂价值。

1.人物精神和品质(卓越的学者和英勇的革命烈士)。

2.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凝练典雅的语言等)。

初步拟定的教学目标及策略见表1。

此设计中的目标1重“析”,目标2重“读”。这两个目标稍显平行,想要在目标1中嵌入一点有关“诗意语言”的感悟,又显生硬。此外,两处资料的引入不够圆润,尤其是第一个资料,似乎毫无必要。

不可忽视的是,这样做看似锁定了教学内容,明晰了教学目标,但新的问题随即出现。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写了多本书,有学者刻苦钻研之精神;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做了不少事,有英勇斗争的精神。前后结构有如双峰对峙的特点,而初次备教时没有将之作为重点考虑。无论如何,只要论析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就必然会涉及“类同”。

二、重构

设计调整过程中,加法在进行,减法也在进行,如去掉闻一多之子闻立鹏的回忆性文字,以及《人民日报》中的相关资料……除此之外,笔者还仔细思考了以下问题:要不要讲字音?四字词语要不要关注?“说”和“做”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不能忽略?教材“积累拓展”部分提到的“为本文补充相关事例”要不要准备?

如何才能入题巧、设计新、效果佳,这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整合教学资源时应重点考虑的。但是,如果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或许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均是臧克家的文章《说和做》,是一位学生在老师牺牲34年后,用极具情感的语言写的纪念性文章。因此,应关注写真文(文体特质)、叙真事(选材细节)、抒真情(深情赞颂)。

(一)重构教学目标

笔者立足于“教”与“学”的关系调整进行思考,最终确定教学目标。

1.走近,了解闻一多的学者风范和革命家精神。(重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重要方式——研读探究。(难点)

3.习文得法,初步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拓展)

这三个目标交融共生,目标2的“研读探究”方式的掌握,随目标1的推进逐步落实;目标1提及的“学者风范”由师生共同探究,“革命家精神”则由学生自主探究;目标3为拓展目标,在探究中自然触及文章严谨的逻辑(对峙)结构。

(二)重构教与学的关系

《说和做》所在教材单元涉及众多杰出人物,通过精读,品味关键语句,能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1.“轻巧”,轻轻地“走近”

分别展示臧克家和闻一多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人物,猜一猜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注意到两人样貌有所不同后,引导他们关注教材注释中的生卒年。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静静地走入《说和做》,走近学生臧克家笔下的恩师闻一多。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齐读课文预习导语,浏览课文,划分“学者”和“革命家”两部分内容,同时关注过渡段。

2.“轻巧”,巧巧地“了解”

(1)静静地了解“学者风范”。师生合作探究,旨在教与学自然相融。

“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学生一望即知的问题,而学生往往忽略的是“做了什么”前后的粘连词: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由“几年辛苦”“十年艰辛”可知,治学时间久、难度大。基于此,应进行深层次的追问:“怎么做的?”

治学是安静的、独立的、专一的,有时甚至连衣食住行都无暇顾及。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一句中所体现出的闻一多研究的迫不及待和积极主动;“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中的“钻探”所展现出的闻一多工作的难度之大、程度之深;“他想吃盡、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一句中的“吃尽、消化尽”所显示出的闻一多的热情和热血。形象化的语言,化虚为实,很富感染力。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关注“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夜间睡得很少”等语句。至此,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就静静地显现在学生面前了。

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后,轻松抛出“为什么做”——“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里点明闻一多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国情的先生。

“学者”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以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

这是对文章的其中一个写作特点——重逻辑的点拨,是一个归纳学习的过程。

(2)深沉地了解“革命家精神”。这里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

针对“革命家”部分内容,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

这是对文章写作特点——重逻辑的深入分析和验证,是一个演绎学习的过程,凸显“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这一部分的探究,重在对逻辑的关注、方法的运用。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做为主,做了不说,低调谦逊;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一个发展过程,即“小声说—大声说—言行合一(生命代价)”,以“说”为主,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对这部分内容的朗读,给予“物理(技巧)”方法及“化学(情绪)”方法的具体指导,如指导“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朗读。

方法1:分开读,只读排比(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层层推进,由弱到强。

只读最后两句(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音调先降后升,语气先弱后强。

方法2:情绪感染。“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事实上,这篇课文适合朗读的地方非常多,因为其有张力满满的短语、特殊的句式、富有诗味的表达……

笔者在此基础上朗读闻一多女儿闻铭回忆父亲被暗杀现场的文字。

我们听到了枪响,就什么都明白了。一下子都往外跑。腿动不了了,根本就不听使唤。跑到门口一看,一个横一个竖,躺在血泊里,我一下扑到我父亲身上去,我们叫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闭上了,但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妈妈抱着他,血流了一身。嘴唇由红变紫然后发乌,这也明白了,我父亲恐怕是不行了。我大哥,在那边还睁着眼睛,大哥的眼睛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充满了仇恨的眼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听完朗读之后,再读课文第16—18段,激活他们对破坏和平民主的一切反动力量的愤慨之情,并使他们对英勇赴死的闻一多更为敬佩。

小结时,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形象进行一个完整的“同一性”还原。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埋首伏案,皓首穷经,深钻苦研。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慷慨淋漓,大义凛然,无畏生死。两种形象,一个核心——爱国情、报国志。

3.“轻巧”,巧而不轻地“致敬”

巧而不轻地“致敬”,是课堂尾声的点睛之笔。

据不完全统计,闻一多罹难之后一个月,《新华日报》共刊载唁电10封、抗日书和谈话4篇、社论2篇、通讯报道3篇、纪念诗文8篇以及闻一多最后的演讲全文,各类文字共近30篇。仅在1946年7月18日就连续刊发四封唁电,其中包含以下文字。

中国人民将踏着李公朴、闻一多诸烈士的血迹前进,为李、闻诸烈士复仇,消灭中国法西斯统治,实现中国之独立、和平与民主。

毛泽东对闻一多做了高度评价(1949年8月18日《别了,司徒雷登》)。《说与做》原载于《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1995年2月3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臧克家的文章《闻一多精神》。臧克家对闻一多有如下评价。

在我的心上,站立着一些崇高的影像,它们给我鼓励、给我以生活奋斗的勇气。有了它们,我的笑,才有意义;我的泪,才有光辉。有了它们,我的生命才不空虚。在这些影子当中,闻一多先生是至高至大的一个。

通过整理这些资料发现,闻一多对中国民主和平的发展,极其重要。笔者教学《说和做》的日期是2021年9月29日,而9月30日就是国家烈士纪念日,在这个时间,教学这样一篇文章,真是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意义。

(三)重构教学内容

除了“以学为主”“自主探究”,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读得法—自读用法”的理念中,笔者还进行了单篇教读课文“前读得法,后读用法”的创新尝试。这篇文章的片段描写细节突出,师生之情感动人心,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语言句法精练生动……可教可学的很多,需要进行删繁就简。因此,在笔者的设计中,没有诸多的线索和紧要点,只是紧紧围绕 “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引导学生知人(闻一多形象)习法(写作逻辑),初步掌握并尝试运用阅读方式——研读探究。这就是短短一节课的内容。

三、建构

静下心来,“轻巧”思考得与失,进行备课理念的建构。

(一)解读为先——有什么可读的

面对文本,教师有普通读者和知识传授者两个身份,即须进行“阅读主体”的辨别;而文本有“文章”和“课文”两个称呼,即须进行“阅读对象”的辨别。文本解读是教师的备教首要,要把文本作为一个全面、综合的自给系统进行解析,发现其中隐藏的含义。

作为文章,抒情达意,回忆纪念老师是其出发点;作为课文,人文主题“杰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作方法“细节描写”,语文要素“学习精读”则是焦点。

(二)内容为核——有什么可教的

这篇文章结构精巧、选料典型、对比鲜明、抒情浓厚、语言精练,是优秀的范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教材和学情,选择恰当的、适合的教学内容尤为关键。教什么?要教学生不容易发现的,以及学生觉得容易发现但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的。

刻苦治学的闻一多,无惧生死的闻一多,学生单凭经验和概念认知也能认識到,重要的是如何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如何在平面的文字中发现立体的人物,这应成为教学的着眼点。

(三)学生为主——有什么可导的

一切教学最终指向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应成为关注的重点。在师生探究中,教师反问过多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困惑。教师不能以自身的想法追问和反问学生,在没有尊重学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指导。教师进行过多的指导且所做的点评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不够深入等,均会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语言为点——有什么可听的

这里的语言是指教师语言,涉及问题表达的准确性和适时性等。“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什么成果?”显然,这样的表达不严谨。对于贯穿课堂的主问题,教师要有所准备,确保其指向性和方向性。另外,语言不宜啰唆、琐碎,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合时宜的语言表达,如笼统表扬一些反应快的学生等,会打乱学生的思维节奏,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五)形象为面——有什么可看的

此处的形象,指向教师的穿着和整体气质。文章前静后动,不乏深情之语和慷慨之词,教师自己应全情投入,富有激情,从而带领学生感受闻一多的精神价值,并深入了解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人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这份价值的。

在《说和做》的备教过程中,笔者注重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及备课理念的建构,将对教学的思考从单次备教中剥离出来。任何一次备教,有此过程,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整合重构建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