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珍 黄秋燕 肖依婷 庞丽萍
[摘 要]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新的高考改革对学生综合思维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中国知网检索到的589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近20年我国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状况。最后结合教学模式、拓展主题及信息化技术应用对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研究趋势及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地理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CiteSpace;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3-0079-0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1]。综合思维在地理学科中是指学生以综合的视角来认识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和地域体系的思维模式和能力[2],涉及地理的要素、地方和时空三个维度,属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具有对复杂问题求解的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综合性的能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诉求。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综合思维培养的研究呈指数式爆发般发展。问题式[3]、主题式[4]、项目式[5]等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同时,思维导图[6]、地理信息技术[7]、概念图[8]等新技术也被应用于综合思维培养研究。吉婷婷[9]通过知识图谱分析主要研究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总体情况,但其还缺乏对综合思维培养深入的分析。
一、数据及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題”=“综合思维”+“地理”为检索词,关键词包括“综合思维”,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22年10月22日,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文献649篇,经过筛选,最终选定589篇文献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二)分析工具
研究采用操作性强、可信度高的CiteSpace软件作为研究热点主题知识图谱的分析工具[10]。
二、综合思维培养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发文量及来源
近十年来,该研究领域文献发文量逐年递增,相关文献发表情况见图1,综合思维培养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呈现指数式上升的趋势。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综合思维的培养备受重视。前十年,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却掀起了综合思维培养的研究热潮。2019—2021年发文数量均超过百篇,这个时期是研究成果的高速涌现时期。
综合思维研究的相关文献来源分布见表1,总体来看,研究主体呈现多元化,综合思维的培养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献来源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三大地理教学重点期刊的比例为20.72%,华中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发文量占总数的8.66%,其他期刊与学位论文占比66.21%,为主要文献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在该领域虽研究主体多元,但集中态势不够明显。
(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根据CiteSpace软件制图,统计589篇文献共有299个关键词,图2是频次大于8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可见聚集程度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和“地理教学”属于大型节点或者高亮,可知该关键词被高度关注,是研究的核心热点,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的研究,内容丰富。
关键词频次越大说明其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受到的关注也就越多;中心性的值越大说明其在该领域越重要[11]。根据赖普斯公式,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15的为高频关键词[12]。表2显示,该领域最主要的关键词是“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和 “培养策略”,这些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均最大。可见,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且与“核心素养”和“培养策略”联系密切。“区域认知”与“思维导图”也均属于高频关键词,且与综合思维的培养密切相关。
(三)关键词突现图谱
关键词的突现图谱能够辨识一个时期内明显增加的关键词,有助于探析该领域的热点和趋势的变动[13]。对突现词进行检测的结果见表3:“高效教学”的突现值最大,为1.82,且属于新的突现词,是新的热点研究内容。其次“问题设计”“区域发展”等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且会被继续研究。由突现的关键词可知,当前综合思维培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教学策略展开的。
(四)关键词聚类图分析
关键词聚类的功能可以将不同年份出现的关键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反映该研究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14]。一般认为,聚类图中的Q值>0.3为聚结构显著,S值>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由图3可知,Q值是0.6437,S值是0.8754,因此,该聚类图聚结构非常具有说服力。关键词的聚类集群按其顺序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图中“综合思维”和“高中地理”聚类最大,可见,在国内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领域,“综合思维”和“高中地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此外,“思维导图”属于集群之一,说明其在综合思维培养中得到了较高关注,是探索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
结合以上年发文量、关键词突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二次文献的阅读分析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可以细化为萌芽和快速发展两个时期期。
1.综合思维培养萌芽期(2003—2016年)
该时期研究热点主要是探究综合思维培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提出了正确认识综合思维和如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问题,在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上培养综合思维的研究已经开始萌芽。
2.综合思维培养快速发展期(2017年开始至今)
该时期发文量呈指数式上升,研究发展速度快。研究主要围绕“培养策略”展开,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国内诸多学者以实际教学内容为案例对综合思维培养教学策略进行探索[15],提出范例教学[16]、问题式教学[17]、支架式教学[18]等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并与学科育人价值相联系进行研究。相比上一阶段,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已取得新的进展,但创新性不足,仍然处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探索阶段,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综合思维培养热点主题分析
(一)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教学目标引领的作用。综合思维属于高阶思维,在地理核心素养中处于关键地位,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根本[19]。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在综合思维培养研究中,其与区域认知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综合性和区域性作为地理学最根本的特性,均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思维方式,区域认知的发展为综合思维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又能够促进区域认知的发展。可见,综合思维培养和区域认知培养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孙兴云[20]运用综合的视角设计探究问题,激活区域地理零碎的知识点,在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王雪丹、王向东[8]认为,区域发展是促进综合思维高阶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因此借助区域之间的关联来构建教学要点。霍银涓[21]通过构建区域地理知识框架来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而言,大多学者都是从地理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综合思维与核心素养的目标一致性进行探究,并指出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之间的密切联系。但将地理实践能力应用于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整体地理思维能力,目前还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二)培养策略
综合思维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难点,现有研究大多围绕教学策略展开。综合思维能力是当今高考地理学科重点考查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如孙勤等[7]利用 GIS的图层叠加、动态、形象模拟等技术,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傅朝红等[3]以问题式教学为基础,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刘妍君等[18]探索运用支架教学法实施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试图构建适当的支架,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吴晓燕[5]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为例,从 PBL教学模式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来看,学者们对综合思维的培养主要聚焦于培养策略的创新以及高效落实两个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培养策略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突破,但是跨学科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促进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等的研究比较缺乏,在培养策略的研究上仍需进一步挖掘。
(三)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连接各相关知识的框架图。思维导图可以理清知识脉络,整合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习的迁移与应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当前综合思维培养研究中热度较高。如,陈雪婷等[6]人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认为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促进学生从单点思维结构向多点思维结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孙明霞[22]运用思维导图探究培养综合思维的策略;孙兴云[23]依托区域地理案例内容,分析了利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应用研究;张志平[24]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构建策略,以此来促进思维的延伸,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综合思维产生于发现问题、求解问题的过程。综合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与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状况密切相关。高中生已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方便简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对于综合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思维导图是分开的,且知识的辐射范围有限,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知识之间仍然存在割裂的现象,思维导图未能高效地培養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计量学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对二次文献的阅读与深入剖析,笔者认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研究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理综合思维这一主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综合思维培养研究主要以地理核心素养为焦点,围绕地理教学策略展开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应用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
第二,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是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必要过程。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研究主题虽较为显著,但研究内容仍有待深入挖掘。该研究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目前大多研究是基于形式的探索,缺乏对学生综合思维形成过程的探索,对学生综合思维量表评价、综合思维培养教学效果评价与交流平台、综合思维知识体系构建与形成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二)趋势展望
虽然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已得到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与角度更加丰富与多元,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仍需进一步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模式方面
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进一步探索。综合思维的运用以整体为基础,而非直接应用单个知识点,需将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以解决新情况下的问题。因此,全面的知识逻辑系统作为综合思维的重点,应当激励个体主动构建知识,在调整和拓展现有知识图式的理念下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基于有效情境问题进行知识图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便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完善知识的系统性,进而加强跨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结构中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的形成。
2.拓展主题方面
综合思维热点主题、概念内涵及形成的过程、教学效果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目前,培养综合思维的研究主要是以核心素养为焦点,围绕培养策略展开,这样的研究在培养策略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关于综合思维的概念及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待加强。同时,应加强构建基础知识的研究以提升综合思维元认知的能力,加快并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强理论和方法的多层次探讨,增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能力。
3.信息技术方面
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应加强信息技术对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国内在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地理综合思维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内容较为单一,还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笔者认为,知识图谱是当前综合思维培养困境的突破口。知识图谱是对复杂关系的支持,它可以把教科书之间与大数据中零散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知识系统,能够解决目前教学中知识点分裂的问题,并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调整和拓展原有知识图式,完善基础知识逻辑结构体系。可见,加强信息技术对综合思维培养的支持,加强知识图谱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具有切实可行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建芹.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17-19.
[3] 傅朝红,戴文远,张亚琳.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2):34-37.
[4] 沈娜.主题式情境下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选考复习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7):70-73.
[5] 吴晓燕.探讨基于PBL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养:以人教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例[J].地理教学,2021(4):33-35.
[6] 陈雪婷,王晓文.运用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地理综合思维:以“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4):25-28.
[7] 孙勤,蔡安宁.基于GIS的综合思维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3):63-65.
[8] 王雪丹,王向东.指向综合思维培育的地理联系图构建要点及路径探析: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21(24):18-21.
[9] 吉婷婷.我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格局演进:基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J].地理教学,2020(17):4-9,61.
[10] 胡泽文,孙建军,武夷山.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3):131-137,84.
[11] Chaomei Chen.CiteSpace ll: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12] 刘奕杉,王玉琳,李明鑫.词频分析法中高频词阈值界定方法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9):42-49.
[13] 潘惠梅,刘咏梅.2017年我国地理教学热点回顾: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地理教学,2018(12):13-16.
[14] 曹东云,熊秋娥.基于知识图谱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9):93-97.
[15] 杨洁美,张旭如.促进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策略: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J].地理教学,2018(24):33-35.
[16] 朱丹,黄文斌,陈实.基于范例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以“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地理教学,2017(22):8-11.
[17] 江静华.开展“问题导学”教学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8(23):44-46,43.
[18] 刘妍君,段玉山,周维国.支架式教学促进综合思维进阶:以“中国分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为例[J].地理教学,2020(21):19-25.
[19] 陈得保.综合思维在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及其培养策略[J].家长,2022(29):114-116.
[20] 孙兴云.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区域地理主题式选考复习教学:以“新疆的旱与甜”为例[J].地理教学,2021(18):26-28.
[21] 霍银涓.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以“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教學为例[J].地理教学,2019(1):30-33.
[22] 孙明霞.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J].地理教学,2017(12):7-10,6.
[23] 孙兴云.思维导图在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育,2019(9):26-29.
[24] 张志平.应用微专题思维导图,培养地理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2):32-33,36.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