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少敏 谢汶彤
[摘 要]作为全国第三批“志愿之城”试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将强化“志愿之城”建设放在佛山市文化精品工程列表第二位,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为“佛山名片、佛山品牌、佛山骄傲”。基于此,文章分析佛山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以“三个着力点、四大平台、五个机制”为工作思路,提出推动佛山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的策略。
[关键词]“志愿之城”;SWOT分析;佛山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67
[中图分类号]D6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205-03
1 研究背景
广东省佛山市自1993年起致力于志愿服务工作,从社会自发到政府有序引导,1994年底成立市青年志愿者协会,2019年入選全国第三批“志愿之城”试点城市。佛山聚焦“志愿之城”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推动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事业,将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根植于佛山人民的心中,彰显佛山的大城气质,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
2 佛山建设“志愿之城”的SWOT分析
2.1 优 势
2.1.1 历史文化悠久,精神文明凸显
佛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佛山坚持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自1993年以来,佛山一直大力传播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打造品牌项目等重点工作,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志愿服务专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成为广东省志愿服务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
2.1.2 志愿服务资源丰富,特色项目多样发展
2014年至今,佛山陆续在城市街道、商业中心、景区、社区等市民和游客聚集地建立了70多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多样、参与多元、作用明显、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志愿V站”。同时,在市一级打造“8+N”模式,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在禅城区按照“1+4+N”模式统筹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南海区实施“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丰富服务内容与形式;顺德区以“3+3+N”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南海区启动“家·南海”行动,推动公益孵化、公益体验和公益推广;高明区创新打造乡村志愿服务模式,将乡镇志愿服务变成“香饽饽”;三水区以志愿者文化节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
2.2 劣 势
2.2.1 志愿组织的资源整合与联动力度不够
佛山志愿者主要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在校大学生、退休老人和企业职工,志愿组织成员组成多样且独立性很强,彼此联系不够紧密,各区之间资源共享项目不多。大部分社区只负责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平台与机会,并对志愿活动进行宣传与倡导,活动经费需要志愿组织通过创投、自筹或者寻求赞助的形式获取,保障力度不够。
2.2.2 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还不够
佛山大部分的志愿服务以自发性、活动式为主,大多数服务内容趋同,缺少以创新思维设计志愿服务项目;个别区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组织开展活动大多是临时通知,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也不够全面,缺少对志愿者学历专业、兴趣特长和年龄结构的分析,在组织活动时缺乏针对性。
2.2.3 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经验相对薄弱
从世博会的“小白菜”到亚运会的“绿羊羊”、从G20峰会的“小青荷”到青奥会的“小青柠”、从进博会的“小叶子”到冬奥会的“小雪花”,大型赛会不仅是完善城市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一个重大契机,还会推进志愿精神在城市发展中不断渗透与辐射。但佛山一直缺少大型赛会,志愿者缺少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经验。缺乏大型赛会的经验则无形之中减少了培养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志愿服务组织、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与知名度以及增加社会支持要素等方面的机会。
2.3 机 会
2.3.1 新时代志愿服务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将其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战略中,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方向指引。立足百年变局和开启时代新局,佛山将抗疫硬仗的志愿经验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志愿之城”的建设“土壤”,将在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2.3.2 本土志愿服务“土壤”肥沃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便于佛山将港、澳等地先进志愿服务经验与本土实践有机融合,并形成了“双引双育”的经验,即引进港澳及内地的专业社工机构和活跃的志愿组织,同时培育本地的社工机构、志愿组织,构建志愿服务的新型力量[2]。
2.3.3 更多群众乐于参与志愿服务
基层社会治理要实现协同治理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功能与作用,实现志愿服务行动主体与基层社会治理行动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资源融合,使之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佛山市立足于民
生,倾听和掌握不同诉求,将组织化动员的志愿服务模式转化为自觉自愿的社会化动员模式,群众从单纯的受益者变为参与者,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
循环。
2.4 威 胁
2.4.1 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还不够突出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施专业的项目化管理,需要相应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撑。佛山市的志愿服务虽开展了包含多领域、多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但项目内容同质化、创新性不足、品牌化不强等问题仍较明显。
2.4.2 建设“志愿之城”的内生力还未完全激活
虽然佛山市志愿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建设“志愿之城”的内生力还没被完全激活。最大限度激活现有注册志愿者,将节日化活动的志愿服务转变为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志愿力量,把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融入社区,真正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完善落实志愿者的保障政策,营造全民志愿的良好氛围等,都是目前佛山“志愿之城”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3 佛山建設高质量“志愿之城”的策略
3.1 打造良性互动机制
依托政府政策,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志愿服务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党政委托、社团运作、公民参与”的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全过程,提高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密度、广度、深度,在密切配合中形成“以志愿服务带动文明城市建设,以文明城市建设助力志愿之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社会善治[3]。
3.2 以“双十”行动为前提
以市级“双十”行动甄别选择、督导检查、指导服务、评比评选、验收评估工作机制为基础,形成“双十”行动的治理推进体系,区及镇(街)两级则通过“政府+志愿服务”的形式调动志愿服务组织优势,解决社区物业管理效能低、商业运作模式成本高等社区治理的痛点问题,帮助社区实现成本低、体验好、效益高的治理效果,打好“志愿之城”建设基础,走出一条“全域提质、融合发展、多元共治”的新路径。
3.3 以三大载体为重心
3.3.1 以城乡社区治理为载体,推动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式。佛山以“社工+志愿者”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务的方式,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以社会化运作激发志愿者主体意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吸引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鼓励志愿者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3.2 以大型赛会为载体,构建全域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以赛促建,依托大型赛会构建全域联动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大型赛会的城市志愿者工作制度和规范,提升志愿者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多元文化交融,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特色化的志愿服务基本格局,继承和发扬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精神文化遗产。
3.3.3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打造志愿服务特色样板
依托“志愿V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专项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点带面,发挥对周边社区、街道的带动示范作用,以“边培育,边创建,边推广”的工作思路孵化、培育能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品牌,树立、推广特色样板,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建设。
3.4 以四大平台为基础
3.4.1 夯实基础平台,构建志愿服务能力指数评估体系
由市政府统筹领导,成立区域志愿者学院,搭建志愿者学习交流平台,开展“互联网+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鼓励志愿者在实践服务中检验培训成效,以专项志愿培训时长确定是否能参与专项服务,以志愿服务时长确定是否参加更高一级别的培训,推动志愿者从人数优势转向人才质量优势。
3.4.2 依托组织平台,加强区域之间志愿服务资源联动
打破行政区划对资源整合的无形壁垒,依托市级组织平台,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资源联动机制,提高各区域交界地区志愿服务资源均衡度,加强不同行政区域志愿服务的协同融合,逐步实现地区间志愿服务资源无缝对接,提高“志愿之城”建设的整体效能。
3.4.3 优化数字平台,应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方式
搭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文化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者能够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志愿服务参与的便利性;同时加强“志愿之城”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方式完善项目管理平台和信息技术平台的功能,开启志愿者和服务项目之间的供需对接通路。
3.4.4 打造新型平台,加大本土志愿服务标杆示范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一书一抖一手两微”的新型平台阵地,提高传播效果,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事迹报道及推广;将志愿精神的培养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更广泛、更多元的层次上推动志愿服务精神的普及,促进群众对志愿精神的内化吸收,强化情感认同。
3.5 以五个长效机制为关键
3.5.1 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形成“百队千社万人行”辐射模式
结合不同专业化队伍的业务优势,综合分析建设八大类志愿服务专业队伍,涵盖医疗建设、法律援助、理论宣讲等领域,并充分集结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伍,结对服务到村、社区,实现四级志愿服务结对共建,帮助村居解决实际困难,把“百队千社万人行”模式辐射到城乡各个角落。
3.5.2 打造特色项目,项目化管理志愿服务
依托市“益苗計划”完善志愿服务项目“自主申
请—培育孵化—辐射带动”模式,在“双十”行动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运作;利用大湾区区域核心优势,建立“蛛网式”联动机制,推动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走出去”。
3.5.3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志愿服务+”融合模式
改变志愿服务组织各自为政的现象,根据“志愿V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不同职能,划分及利用不同资源,实现文明实践资源全域共建共享[4]。完善“志愿服务+”多元组合模式,发挥党政部门、共青团组织与社工机构、志愿组织的沟通桥梁作用,为志愿服务事业推进、“志愿之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资金技术保障。
3.5.4 完善保障激励体系,赋能志愿者成长
强化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监管,做好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工作,加强注册管理,精确掌握志愿者情况,推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评选一批全市、全区的示范项目、优秀团队和优秀志愿者;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志愿服务知识培训,为志愿服务参与者、管理者成长赋能[5]。
3.5.5 制度规范管理,夯实志愿文化建设基础
增强志愿服务运营管理效能,完善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志愿V站”规范化建设指引等,明确多方主体在志愿服务中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从制度细化中夯实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清,李婧媛.浅议“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乐善佛山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9(28):153-154.
[2]谭建光.中国珠三角: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创新[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3):33-37,88.
[3]徐奇峰,王嘉燕,陈丽.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志愿服务制度化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8(8):61-66.
[4]于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通州样板”[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2(4):34-37,48.
[5]连銮威,刘锦鑫.用好“十条”宝贵经验助推高质量“志愿者之城”建设的思考: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3):196-197.
[收稿日期]2023-01-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系统观念视域下佛山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的路径研究”(2022-GJ063)。
[作者简介]奚少敏(1986— ),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