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辉
从城中村到地铁口,大约1.2公里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步行的话,如果走得慢,大概需要二十分钟。上班族早上能多睡一会儿就多睡一会儿,很少早起的。这段路程,他们一般用电动车解决。这里的公交很不方便。也有些人,觉得买电动车太麻烦,还得充电,而且骑车又觉得累,就坐摆渡车过去。
摆渡车是一辆能容纳六七个人的电动汽车,一般至少车上要坐三四个人才会走,不然亏本,因为每位才三元。实在赶时间,可以坐电动三轮车,五元一位,里面最多容纳两位乘客,一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开。
最近很多人回老家发展,搬离了城中村,摆渡车的生意差了很多,最终停止了这条线的运营。人力三轮车竟变得抢手起来。
他不愿早起,因为总是晚睡。这天他出了门,看到他常坐的那辆三轮车没在门口等,他知道司机拉了别人。看看时间,已经八点出头儿了,走过去或者骑自行车都来不及,只能坐三轮车——老大爷们都开得很快,风风火火的,过弯道甚至有漂移感。常开三轮拉活儿的有好几位,你不快点儿顾客就被别人抢了,而且每天就早上这一段时间能做生意,其他时间大家不需要。
“去哪里?”
“地铁口。”
每天都是这样的对话。下车后——
“钱给您扫过去了!”
“好嘞!”
偶尔,司机拦住了下车的乘客:
“小伙子别走,你还没付钱呀!”
小伙子扭头说:
“用支付宝转过去了,不是微信!”
老师傅连忙道歉。
他很着急,但起得晚就得做好迟到的准备。跑步过去?太累了。这一千多米的路程不是开玩笑的。算了,他心想,迟到就迟到,又不是没迟到过。
一辆比正常的电动三轮车小一些的红色三轮车慢悠悠地朝他开过来了。
奇怪。车子怎么这么小?开得怎么这么慢?肯定不是拉活儿的。拉活儿的大爷们个个宝刀不老,恨不得把车开飞起来。但他还是犹豫着和司机打了招呼:
“大爷,是去地铁站吗?”
里面的大爷回复:
“去,去。上车吧。”
他非常开心,拉开车门,弯下腰上了车。进车后,老规矩,先给大爷扫了钱。大爷没回头,在前面一直说:“谢谢谢谢。”他说:“大爷,你得确认钱收到才行呀!”大爷说:“我听到了,手机响了,谢谢谢谢。”
看看时间,大爷如果和其他的司机一样快速开到地铁口,他应该不会迟到。大爷开得很慢。起初,他以为大爷只是刚起步的时候慢,没想到车上了大道还是很慢。他有些着急,眼看着好几辆自行车都超过去了。他说:
“大爷,您快点儿呀!”
大爷说:
“咱们安全第一。我这也是第一天出来。”
“第一天出来。第一天出来。”他听完,嘴里默默重复着这句话,绝望地把身子往后靠,然后叹了一口气。大爷是个新手。
大爷感觉到了他的心情:
“别急,小伙子,我加快速度。”
他也着急,但他估摸大爷至少也有七十岁了,可不能为了赶时间让大爷提速,出事了他可赔不起。于是他说:
“大爷,您别着急呀!我不赶时间,没事的。”
大爷在前面一个劲儿说:
“谢谢,谢谢。谢谢理解。”
路上觉得枯燥,他还和大爷攀谈了几句,也是为了缓解大爷的紧张情绪。大爷说他自己一个人住,老伴儿早就去世了,孩子们住在城里,平时也不回来看他,他干这个主要是找個事儿干。他点头表示理解。终于,大爷把车开到了地铁口。他下了车,和往常一样对大爷晃了晃手机说:
“大爷,我把钱给你扫过去了。”
大爷扭头,一脸紧张地看着他说:
“谢谢,谢谢。”
这是他第一次看清大爷的正脸。
大爷一脸紧张,竟像一个小学生等待老师检查作业那样。他很吃惊。大爷似乎在说:
“小伙子,你看,我这趟活儿干得不赖吧!”
大爷的表情让他深感不安,他后悔刚才催大爷加速。过了红绿灯,他扭过头,发现大爷还没走,还站在车外面看着他。他急忙伸出手,把胳膊举高,再举高。他踮起脚,使劲儿和大爷摆手,嘴里喊着:“大爷您回去吧,路上慢点儿开。”他注意到,在他用力跟大爷摆手的时候,大爷笑了。虽然他跟大爷有些距离,他们之间也不时有车和人经过,但他还是清楚地看到大爷笑了。
像个孩子。
他长舒了一口气。
坐地铁,到单位,打卡,迟到5分钟。他工位旁的同事小王正在啃煎饼,葱花末子弄得到处都是。小王边啃煎饼边打趣他说:
“光哥,你又迟到啦!等会儿芳姐肯定得找你谈话。”
他笑着说:
“是呀,又迟到了!明天不能再迟到了。”
主管是个上了岁数的中年妇女,脾气很不好,一会儿免不了又得狠狠批评他一顿,搞不好还得多扣工资。平日里,他最怕的就是她,听到她啰唆他就烦。
但不知道为什么,此刻,他心里觉得非常轻松。
他一点儿也不紧张。
[责任编辑 冬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