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摘 要: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强化民族认同的关键力量,而且是我国区域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民族文化。随着国家和区域发展,边疆民族教育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短板,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能力较差,经济发展状况限制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个别群众教育理念滞后等。因此,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升教育管理者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提升边疆地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加大引才用才力度、进行跨区域学校间的融合性建设以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方式应该成为推进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边疆 民族教育 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教育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进步、大发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将发展民族教育提升到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的高度,并根据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举措,大大提升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截至2022年,全国少数民族在校生已经达到了3327.97万人,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11.26%,相比2012年,10年间增加人数达到了910.58万人。[1]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分析,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教师素质、生活水平以及区域发展现实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民族地区的教育發展水平仍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为提升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隐忧”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要积极推进现代化进程,不仅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教育水平,还要实现教育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化和均等化。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分析民族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实践举措。
一、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一)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是强化民族认同的关键力量
民族认同是国家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认知组成。认知和理念的形成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成熟的过程。民族认同存在于民族地区的普通民众之中,是在国家政策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形成的一种基本认知。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应该也必须包含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即边疆民族地区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顺而言之,边疆民族地区只有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才能够推进区域精神文明的富足,才能够更好地抵御来自域外的错误认知,进而达到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
(二)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较低,这就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只有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其现代化进程,才能实现我国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均衡性的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样也进入了新时代,教育被摆在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在边疆民族教育进程中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教育进程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将教育融入国家和人民的新发展格局等都成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直接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更加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提升民众综合素质、国家发展力以及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和直接助力。截止到2022年9月,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印发实施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不仅强力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而且使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均衡性实现了大发展。在这一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进程越来越重要。因为边疆民族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提升对外发展能力的前沿区以及实现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能量转换区,所以提升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而提升区域的整体发展能力势在必行。
(三)民族教育现代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包含着几千年来各个民族生产活动的物质标志和精神标志,是一种特殊的区域和文化世界图景。这种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对于民族发展、区域发展以及国家存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拥有56个民族,自然就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也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的民众就是最为直接的保护人和传承人,同时最直接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就是民族教育,因为民族教育可以提升保护和传承人的文化认知程度和传承能力。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只有经过教育的动态性解读才能够与民族的、主流的文化体系进行融合。同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只有适应和促进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不断进步才能够顺利地融入国家的、民族的以及主流的文化体系之中。民族文化的总结和生成以及与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变化都需要民族教育的不断发展,更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总结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人才”。所以说,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应该实现大发展,应该最大限度地培养出“时代人才”,最大限度地构建时代文化适应性的路径。
民族教育能够凸显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艺术性。民族性指的是民族文化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凸显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世界图景和日常生产生活图景;艺术性则指的是民族绘画、语言、音乐以及建筑等都具有特殊的民族审美特点。教育现代化可以将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性和艺术性进行意识化和系统化地传承,进而彰显边疆民族地区特有的审美理念以及文化价值。
边疆民族教育是边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而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解读和思辨的过程,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这个过程,民族文化不仅融合了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也结合了时代精神的现代化规则,进而逐步构筑民族文化的独特传输途径。
二、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短板
(一)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能力较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扶持,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地理、经济以及习惯等因素限制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横向比较会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仍不理想,尤其是高等教育基础薄弱。
(二)经济发展状况限制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3%、0.9%和0.9%,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国的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0.8%。[2]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使得区域政府、社会以及学生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受限,导致学校的办学条件自然也就相对较低、教育质量提升路径较少、民众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自然也就不高,即经济发展滞后限制了教育发展程度,教育落后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此,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边疆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
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力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教育发展的质量。总体来看,边疆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已经到了限制区域内教育发展的程度。一方面是教师数量较少,甚至在一些农村学校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多门学科教师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待遇不高,且部分教师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条件恶劣,工作获得感和幸福感较低。另外,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流动性较大,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较差。
(四)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理念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区域内的个别民众教育观念并没有随着区域发展地位的转变而改变。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民众,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落后而不能够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孩子是否应接受教育有不正确的认知。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对于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即使是“上学”也改变不了现在的生活状态。[3]
三、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策略
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区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文化自信的现代化进程。因此,边疆民族地区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教育推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一)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夯实区域教育现代化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内一切社会因素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尤其是一些边疆边境结合的城市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应该抢抓对外开放机遇,提升区域发展能力和区域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利用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直接助力。
(二)提升教育管理者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因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普通民众主动改变教育机制、教育行为的理念较为落后,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提升参与度和主动性,从操作层面来看,一方面应该积极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保障,用具体的规章制度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以及具体的权利和责任,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参与、主动解决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推动区域内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使得区域内的教育变革主动性得以强化。政府应针对教育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行政問题和思想问题设立专门的协调、服务和监督机构,使得教育管理者有问题能够找到专业的部门解决,有心理压力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培养自身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4]
(三)提升边疆地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
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发展能力较低。因此,从基础设施强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加大教学设施硬件平台建设力度,在改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型居住、寄宿制等方式对地区内适龄青少年进行集中授课,进而推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性发展。
(四)加大引才用才力度,强化教师保障体系
边疆民族地区教师流失严重限制着区域内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在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以及引入条件等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即政府可以通过区域内自有师范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师,同时通过“本地优先安置”的原则将自有区域内的教师安置在常年生活的区域内,进而减小教师的流动性。再者,政府应该制定引进教师以及保障教师待遇的专项政策,通过物质奖励和职称评定等方式确保区域内能够引进来、留得住教师。
(五)进行跨区域学校间的融合性建设
友好学校、合作学校等方式可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管理理念。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同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学校间进行互助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口帮扶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管理者管理之间的对接和融合。
(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边疆民族地区的党委、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党组织应该实时强化政治建设,提升政治监督力、选择力、判断力以及执行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更新民众教育理念,进而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性。同时,广大师生党员应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筑牢“堡垒”,形成多方联动机制,推进民族教育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岩.以高水平研究服务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2-12-30.
[2] 黄泰岩,张丽君,姜伟,等.中国兴边富民发展报告(2021)——兴边富民行动20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27.
[3] 李慕春,罗赣.民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动因、内涵、困境与方略[J].贵州民族研究,2023(1):222-227.
[4] 李慧勤,李孝轩.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民族地区的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