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珍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识文断字,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在课堂中掌握高效的识字基础,有助于他们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写作与阅读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当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改变,依照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素质教育。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的角度出发,旨在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识字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218-03
小学语文學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素养,有助于他们其他课程的学习,因为语文课程是小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高效培养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
1.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识字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而识字教学便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内容,同样也是学生发展自身能力的重要教学目标。首先识字能够帮助学生拥有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便于学生在文字中获得道德与思想的提升,另外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时进行思考,启发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引用课外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习资源,持续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以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识字教学向学生传递我国优秀的汉字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美的语言。散文作家或诗人可以使用汉字描绘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世界,这些文章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情感表述,成为高质量的文化宝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时,不应当只向学生传达汉字本身的含义,还应该在不同的情境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或者引入一些历史资料,使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还能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这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实施识字教学还能够对学生展开审美教学,学生拥有了审美的能力,便拥有了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使自身的情操受到熏陶与培养,让思维从自然的一个人转变为拥有理性的人。汉字自身的结构多变,整体呈现出严谨又不失灵活的特点,有着十分明显的美感。汉字自身还带有独特的声调,学生在阅读文字时发出的抑扬顿挫的声音,十分和谐悦耳,音律美的特点也展现了出来。而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哲理,会逐渐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思想。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汉字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在后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
2.传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实施识字教学时,常常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自己传达的读音与汉字结构,学生对这样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导致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在课堂依旧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在课堂中缺少足够的思考与理解空间。在传统的课堂中,基本是教师带领学生读出汉字的读音后,站在结构的角度上解析汉字的整体写法。可是汉字包罗万象,很多文字的写法与意义并不通用,在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并不能将教师所教授的方式应用在其他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碰壁,便会逐渐削弱学习热情,使识字教学的效率逐渐降低。还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向学生解释了汉字的表面意思,并没有针对这个字的使用方式进行扩充教学,导致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这个字时,也不敢确定字的含义,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和意识的发展。
3.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的策略
(1)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能够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保持着长久的热情,教师在实施识字课堂时,可以在无意中渗透一些艺术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的识字要领。汉字自身的结构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探索出一定的规律。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采用了形声、会意、指事和象形四种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也运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字体实物、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的转变,运用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比较识字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想象的字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区别,引导学生将这些区别画出来,让学生逐渐掌握汉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运用游戏法,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推动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大小多少》这一课时,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教材中的十二个生字,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写出“少”和“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运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中的鸭子很大,而小鸟却很小,另一张图片与这一张刚好相反,鸭子很小,鸟儿却很大,以此通过图片中事物大小的对比,帮助学生区分大与小。在学生理解这两个字的意义后,教师可首先教授学生书写“小”的笔画:先写中间再写两边,小的下边有一个小勾。在学生掌握“小”的写法后,可以教授学生书写“少”的笔画:同样是先写中间再写两边,“少”与“小”字不同,“少”整体并没有小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进行强调。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强化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课前讲解的生字,学生很快能够理清文章中所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向學生传递正确的识字学习方法
在新时期教学方针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步步地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前提则是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指导,并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进而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使用描述法,让学生调动自身的分析、观察与想象能力,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形容字体,共同训练识字和语言表达,丰富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用粉笔在黑板中勾勒出汉字的雏形,将汉字所表达的含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也可以使用重点式与结合课文式,重点式是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针对某一个字明显的特点进行分析,抓住字体的重点;而结合课文式则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逐步理解汉字的含义。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的《拍手歌》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够认识文章中的生字,并学会书写。二年级的学生相比一年级学生来讲,拥有更丰富的文字储备,但是两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并不相同,所以在这一阶段,阿囧师需要教授学生更加科学与正确的识字方式。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跟随音乐的节拍唱一唱拍手歌,让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开始教授学生正确的识字方式。比如,在学习“雀”“雁”“鹰”着三个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三个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会发现在这三个字中都有“隹”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字中有这个部分的一般是指代鸟类。而学习“锦”字时,学生可能会将它与“棉”字混淆,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区别,会发现它们的偏旁部首并不相同,“锦”的部首是金字旁,指代物品十分贵重,而“棉”字是木字旁,代表这个物品是长在树上或者是木头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授学生正确区分汉字的样貌与含义,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识字练习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在很多地方看见汉字的使用,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延伸至课外,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生活中也有语文知识的存在,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知识来自实际生活,最终又会回到生活中,教师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更加生活化,如此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会感到亲切与熟悉。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先问一问学生对课文中哪些字是熟悉的,又是怎样掌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将学生的识字渠道拓宽,引导学生观察学校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观察班级内同学的名字,或者观察广告中的文字,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记忆。汉字包罗万象,只依靠教材中有限的知识,难以使学生掌握足够的汉字,所以需要教师重视生活元素的引用,帮助学生拓宽识字的渠道。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能够熟练写出文章中包含的生字与生词。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回想家中做好的鸡、鸭、鱼肉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父母都是用了哪些方式做出这些美味的呢?我们能不能用自己掌握的汉字描述出食物的样貌和它们的烹饪过程。”接下来在大屏幕中播放一段美食纪录片,学生通过聆听配音者的描述,可以感受到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并将不认识的字与词都圈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并不认识文章中提到的“豆腐”“蘑菇”等词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象形字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在学生熟悉教材内的文字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中为学生展示一些美食的图片,并在图片的一侧使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美食的名字,首先展示图片时不显示文字,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要求学生按照刚刚的读法对照着文字再复述一遍,强化学生对文字的认知。在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想今天早上都吃了些什么,比如,一个学生早上喝了一碗粥,教师便可以将“粥”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并为学生解析:我们喝的各种粥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米,如大米、小米、黑米、糯米和薏米,所以这个字中会有“米”字,而我们如果想喝粥,就需要将米和水放进容器中,使用容器制作粥。
(4)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识字实践
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不能只依靠在课堂中的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奠定学生的识字基础,让他们在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会写、会读的效果,使学生在更加丰富的教学背景下,学会认识汉字、书写汉字。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一些识字训练的作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识字素材,并将这些生字记录下来,并查询出正确的读音,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进行书写,使他们的脑海中构建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识字体系。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探究不同的汉字在不同语境下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获得与教材学习不同的学习体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识字教学时,应当把握住每一节课的教学契机,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强化汉字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并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选择主动加入课堂。在学生拥有基本的识字能力后,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识字方式,促进学生个人识字能力提高,为后面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丰富学生的识字途径,并在学生的识字过程中引入一些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文字应用。最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到的生字进行读音查询与书写,增加学生自身的文字与词汇的积累量,感受到与课堂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祝正洲,沈幼纯.识字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22(16).
[2]马国英.如何利用故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
[3]王东兰.拓展多样方式 提升识字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多样化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
[4]廖琳.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识字能力的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1).
[5]周立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8(34).
[6]施妙咏.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