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关注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亲自然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旨在满足幼儿亲近自然和喜欢探究的需求。
【关键词】亲自然;资源;生活;课程
作者简介:朱恬恬(1982—),女,江苏省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精神的引领下,我园教师逐渐意识到亲近自然、挖掘自然资源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探索空间,自然教育理念和资源观也为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一、寻根溯源,明确课程的内涵要义
我园提出实施亲自然生活课程,既是对自然教育理念的认同,又符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在多年教育积淀的基础上,我园打造“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并用“自然形态、社会生态、教育样态”三方面来诠释生态的内涵和外延。关于亲自然生活课程,我园提出了“关爱生命、关注生活、融入社会、展现天性”的课程发展目标,让大自然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天然场所。
本着“亲自然、乐生活、享童真”的课程理念,我园将课程资源的开发置于整体、和谐、共生以及动态平衡的生态式教育视野中,努力将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大胆探究、多元创造,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二、多元学习,厘清课程资源的深层取向
在理论学习和课程的建设实践中,我园理论联系实际,边研究边行动,从而深化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一)内力—在理解、思辨、内省中自我成长
我园提倡教师用理论充实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第一,教师围绕“亲自然”“幼儿园课程资源”等关键词研究、分享、交流以及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具体而言,教师研读专业书籍、优秀期刊、高质量公众号,进行菜单式自主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第二,我园以沙龙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思维的碰撞,形成“聚焦核心理念,诊断关键问题,专业解读剖析,寻找支持策略”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学方式。第三,我园实行课程资源分享制,开展“亲自然生活课程故事”的评比活动,聚焦教师的个体智慧,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二)借力—在实践、赋能、激励中拓宽视野
我园经常邀请省、市、区的专家来园开展指导工作,引领教师进行专业性理论的学习。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溧阳市教育局基教科、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我园对基于园所的课程资源开发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我园教师借助“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项目,不断开展实践,不断增强观察意识、资源利用意识、课程意识,在实践研究与反思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聚力—在相遇、对话、共建中抱团发展
我园与市级“课程质量提升项目组”“学科中心组”“名师工作室”联动,形成区域学习共同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中同生共长,拓宽研究界限。与此同时,我园强化园部、级部、班级的三级联动,加强园部项目组、课题组以及教研组的横向联系,实现抱团发展。
三、实践变革,探索资源的落地生根
(一)梳理资源的三条路径
1.盘点规划园所自然资源
我园教师通过实地调查、盘点、梳理园所内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首先,基于保护性原则,保留园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其次,调整园所树种、花种相对单一的现状,种植丰富多样的植物;最后,整合园所外的自然资源,构建可支持幼儿长期、反复、充分探索的亲自然生态环境。
2.梳理课程资源地图
我园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绘制园所自然资源地图,标注精灵树屋、一米菜园、秘密基地、魔法树林、萌宠乐园、野趣山坡等多个自然体验中心;同时,我园用表格、导图等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各个体验中心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的区域。
3.构建课程资源库
在梳理自然资源地图的基础上,我园逐步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针对每一种具体的资源,以超链接的方式形成教育建议,最终理出一个符合课程需要的资源库,為教师实施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以高静园为例,这是一座离我园直线距离几百米的园林,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我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挖掘高静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幼儿与资源的互动,让幼儿感受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1]。
(二)研究资源的三个步骤
1.前期审议
教师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爱好以及需求,聚焦具有共性的问题和话题,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
2.中期关注
教师要关注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适时、有效地融入自然资源,让幼儿和自然资源之间建立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要关注如何综合运用多元的组织方式和学习形式(自然游戏、测量、种植、观察表征、自然创作等),在幼儿原有经验和未知经验中间建立
通道。
3.后期复盘
教师要在幼儿充分感知、体验、探究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发布、幼儿作品展、故事档案等方式让幼儿的经验与变化被看见,从而高效复盘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三)全方位实施课程
1.亲自然体验行动
我园教师尝试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结合自然资源,发挥生活教育的价值,体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2]。
具体来说,我园教师通过每天一项亲自然探究活动、每班认领一棵植物、每月制作一份亲自然月历、每学期阅读一本亲自然主题故事书、每学期制作一份亲自然地图、每学期完成一份亲自然愿望清单等活动,呈现亲自然园本课程以及班本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2.亲自然项目化学习
我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围绕生活课程主题,将一个个热点话题生成班级亲自然项目专题,并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这些主题活动,赋予了自然资源新的内涵,有效锻炼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1)聚焦园所植物
例如,亲自然生活课程之“新朋友桂花树”,源于我园大3班的幼儿认识了新的树朋友—桂花树,由此幼儿和桂花树相伴成长。我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桂花树发新芽了吗”,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讨论、记录。在半个多月的探索过程中,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丰富了对桂花树的认知。
基于“新朋友桂花树”的课程经验,我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园所内的植物,并和幼儿共同探索园所内奇妙的植物世界。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植物的特征。
我园植物的多样性为班本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我园亲自然生活课程的有效实施,“你好,小葵”“银杏的探秘之旅”“Hello!我的红薯朋友”“我的树朋友—广玉兰树”“神奇的痒痒树—紫薇”等亲自然生活课程主题应运而生。
(2)融合特色主题
以“奔跑吧baby—毕业季之亲子迷你微马行”这一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为例,这是我园融合亲自然生活课程主题“我们在春天里”为幼儿设计的毕业季之旅。
活动前期,我园教师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燕山公园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教师决定依托燕山公园开展此次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此外,我园教师为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鼓励幼儿自主寻找相应的自然材料,利用多种工具和不同的表现手法制作微马活动的小道具,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亲近自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奔跑,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磨炼了意志。这段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的经历,让幼儿感到有趣、好玩,由此幼儿更乐于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从而在自然中获得新的体验[3]。
除此以外,我园教师围绕毕业季的主题,组织幼儿开展富有创造性的班本亲自然课程活动。具体而言,我园教师引导幼儿搜集园所内的自然材料,如花朵、树叶、石子等,做成装饰品,围绕毕业季的主题精心装饰班级环境。这样的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展现了幼儿与幼儿园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可见,我园教师充分利用园所内的自然资源,发挥亲自然生活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让毕业季主题活动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策划,而是成为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通过此类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幼儿激发了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获得了丰富的亲自然体验、美工体验以及环创体验。
四、多维评价,提高亲自然生活课程的质量
(一)课程评价
我园以调查问卷、沙龙研讨、现场观测为评价手段,借助课程审议、课程故事汇发布、市级课程故事案例评比等方式,共享亲自然生活课程资源建设的好方法、好策略。与此同时,我园借助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溧阳市教育局基教科、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以及家委会等力量,阶段性地对亲自然生活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深刻反思亲自然生活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立足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幼儿发展评价
我园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幼儿。我园以幼儿为本,建立幼儿成长活动档案,其中包含幼儿亲自然足迹地图、幼儿亲自然调查表、幼儿的观察和发现、幼儿的代表性音频、幼儿搜集的资料等。我园不仅关注幼儿的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成果,更关注幼儿参与亲自然生活课程活动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三)教师发展评价
我园针对教师实施亲自然生活课程的评价,主要参考教师亲自然生活课程的实施方案、观察记录、教学案例、代表性成果分析、教学反思等,重点突出课程实施的整体性。
五、复盘梳理,突出亲自然生活课程的成果
我园以幼儿为主体,统筹课程资源,深入实施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亲自然生活课程,让课程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融合。幼儿与亲自然生活课程资源有温度地互动,培养亲自然的情感,让我园教师看到了亲自然生活课程的生命力。经过复盘整理,我园亲自然生活课程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组织方式更加灵活、自主(调查实践、小组活动、个性化学习、家园亲子活动等);
第二,课程实施形式更多元(游戏、测量、种植、观察、创作等);
第三,拓宽了幼儿的一日生活空间(室内、户外、园外等);
第四,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好奇心、意志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等);
第五,培养了具备正确儿童观、课程观、资源观、游戏观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六,积累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有效发挥了课程资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价值;
第七,优化了园本课程体系,丰富了课程样态;
第八,凸显了园所文化,扩大了园所的影响力。
结语
大自然是活教材,我园将继续秉承“亲自然、乐生活、享童真”的課程理念,以幼儿为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断实践中发展园本亲自然生活课程,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林宏,陈琪.新建幼儿园课程生命力的“三段式”激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76-80.
[3]陈洁汝.让幼儿在农村自然资源中自主游戏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