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芬 胡桂华
摘 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劳动教育的素材与资源,这些资源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着力点。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探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劳动教育 融合路径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的外延是生活,劳动是生活的一部分。从学科教学角度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劳動教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从劳动教育角度而言,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如何继承优良的劳动传统,让劳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对劳动者、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劳动精神进行深度解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劳动教育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的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师首先要遵循思想性的原则,筛选具有针对性和思想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兼顾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做到有效育人。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母亲。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本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树立良好的劳动观。
(二)系统性原则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需要,兼顾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这种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能由劳动者的形象入手,深入探究劳动精神,对自我的劳动行为进行反思,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三)实践性原则
劳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在这种实践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能了解到大量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劳动提供知识和技能基础,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开展劳动教育主题阅读活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劳动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现代社会,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和体力复合性劳动明显有所增加,传统的体力劳动比重正在逐渐下降。基于现代社会劳动结构的转变,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劳动主题阅读与鉴赏活动,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不同性质劳动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将《回忆我的母亲》《白杨礼赞》《愚公移山》三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个人劳动融入时代发展,才能彰显其价值。这样的劳动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勤劳的精神品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高尚、健康、独立的劳动者人格,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综合性学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突出语文综合实践,重视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教师可以设计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时,笔者设计了指向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认识“植树节”这一节日的由来,并由此引出本文的主题。其次,由于综合性学习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于是邀请生物教师来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树木生长的规律,让学生了解种植劳动的相关知识。再次,带领学生在学校的种植基地开展种植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应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劳动知识,并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实践种植活动不仅能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劳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最后,结合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新闻采访、向“模范工作者”致敬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劳动育人。
(三)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创作活动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写作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劳动教育是写作训练的重要主题,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写作练习。这种具有鲜明的劳动教育特点的写作训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深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实现自我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老王》一文刻画了一个善良仁义、老实厚道、知恩图报的普通劳动者形象,既是生活中很多普通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素材。由此,在课后练习环节,笔者抓住劳动教育主题,以“致敬普通劳动者”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普通劳动者,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写下来。写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给自己观察的劳动者写颁奖词,可以给他们写劳动节卡片,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仿写,刻画出一个个真实、饱满的劳动者形象。这种以劳动教育为内核的写作训练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普通劳动者,还能培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品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真谛,让学生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任双巧.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融合劳动教育因素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2.
[2]赵凤欢.简析初中语文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策略[J].作文,2023(8):41-42.
[3]张娟.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探索[J].新智慧,2022(32):1-2.
[4]孟万香.劳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实施研究[J].教育界,2021(47):83-85.
[5]鲍国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海峡教育研究,2020(3):68-71.◆(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 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
本文系安徽省2022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22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