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金瑶
【摘要】元代是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当时的多民族统一背景下,许多元代画家的出身经历、人生阅历以及思想境界的不同而造成了个体的不同,有元初遗民画家的遗民情结,也有后期文人画的诗情雅逸,而文人画家是诗与画的共同作者,其对文人画的发展占了主要作用。元代是诗画关系发展繁荣的朝代之一,元代出现了许多对于文人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画家和艺术思想家,本文通过分析元朝的诗画艺术,对元代文人画家的山水题画诗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解读,探索诗与画的关系,从中读取题画诗蕴含的审美思想以及它所发挥的审美作用,探索其诗意山水画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元代画家;题画诗;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2-003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11
题画诗依据画而产生,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将画作为诗的题材,题画诗置于诗和绘画之间,是诗与画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其融会贯通,其中蕴含着许多审美的因素。宋代画家郭熙说:“尝所诵道古人清篇秀句,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1]从这可以看出画家将诗作为绘画的题材,从诗中汲取绘画灵感。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说王维既能写诗又可以画画,他不仅能诗善画,还善于将诗转化为画,将他的画转化为诗。题画诗将画的内容表达出来,诗用文字语言表达,画以“形”表达,诗因为画而溢彩,画因诗而增辉。这样表达出的画面既有诗意又有画意,它将诗与绘画两种艺术像结合,将诗的美与画的美融为一体,丰富了其艺术价值。
题画诗的起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是诗与画结合的经典名作,纵观古代王朝的诗画艺术发展脉络,唐宋时期是我国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相对而言,绘画艺术的发展也逐渐繁荣,诗与画在这一时期相辅相成,而题画诗的兴盛则是这种现象的产物,发展到元代,元代题画诗在继承唐宋时期题画诗的基础上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题画诗也成了绘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其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功能,对以后的审美意识和绘画创作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徐复观看来,要有精神上的融合发展到形式上的融合,做到诗与画“形神统一”,则“须文人进入画坛”[2],文人画的出现,也使得诗画融合的程度达到高度契合,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兴盛于元代,真正意义的文人画开始于宋代,宋词的兴盛,诗化就是其重要的标志,作品多表达意境深远,主张意趣和志趣,提倡绘画的“神似”,文人成为绘画创作的主体,文人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们有着对于自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绘画独到的理解,将自己的对于绘画的理解运用到绘画中,将文学引入绘画中,使得绘画与文学相结合,不再像之前只是将天地外物的“形”画出,文人画在“形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神似”的表达,增强了绘画写意性,“古今之画,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3]元代的文人画在其绘画表现上重水墨意蕴,题材上亲近于大自然,在天地之间吸收日月之精华,在创作理念上主要是抒情写意,重视自我内心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在宋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文人思想蓬勃发展,他们重视自我内心的情感抒发,即主观意识的表达,这也体现于绘画中,至此宋元时代被称为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文人画家成了绘画艺术的代表,借绘画抒发情感,随之也就产生了许多文人画作品,文人画的空前发展伴随的是题画诗的繁荣,题画诗被文人广泛运用到绘画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应运而生,有钱选、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蒙、王冕等文人画家,以“元四家”为代表。董其昌提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4]从这段话中,也可得知元四家主要继承了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笔墨,尚意趣,四家山水画各有各的特点,绘画时都讲究体现山水意境,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他们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后人对于元代的题画诗评价颇高。
元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了题画诗,元代画家多才多艺,艺术才能较高,他们可能身兼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三种身份,具有诗书画三种艺术才能,元代文人画家將书法引入到绘画中,他们结合诗文书法,元四家中吴镇的草书萧散古淡,倪瓒的楷书清古瘦劲,黄公望的小楷古韵平淡,王蒙的行草简淡清婉,都可谓是有书名。赵孟頫更是“以书入画”的代表,他将书法用笔运用到山水画中,通过展示艺术性的书法形态来融入整体的画面中,这也有效地展示了诗的画面运用,提高了题画诗在内容与审美形式,加强了画面的页面布局。画家可作画后自己题诗,也可题诗后得感悟而创作绘画作品,这不仅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题画诗作为诗体艺术与画体艺术的审美功能,让观者读诗欣赏画作时增加其想象空间。
赵孟頫是元初早期文人的重要代表,他一生传奇坎坷,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是宋朝宗室子弟,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但却在元做官。元代高层一方面看重他的才华,一方面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在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下,其主要目的为了安抚汉人子弟。赵孟頫无奈出仕元廷,同时他也背负着“背宋仕元”的舆论非议,遭受世人的冷眼和职责,元朝统治者不放心前朝宗室子弟做官,所以不时地会遭到元朝皇室的猜忌与压制,只是任命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他既想实现心中的抱负,将自己的所学才能立国于民,但又无处施展,可见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他的心理压力之大,内心承载诸多忧愁,为抒发心中郁闷,寄情于山水之间,闲暇时便到大自然中,领略山川河流,感受万物之变化,“以云山为师”,向大自然学习,从自然万物中得到灵感,他说:“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积极的投身艺术创作,在他的题画诗中融入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包含了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在绘画成就上,被认为开创元代新画风,被人称为“元人冠冕”,善书法,创“赵体书”。在其作品《秀石疏林图》中,画中题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的诗,以此表明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徐复观说:“赵松雪心灵上的清,是来自他身在富贵而心在江湖的隐逸性格。”[2]
如他的山水诗《题董元溪岸图》,诗中描绘了石林、云彩、高山、阴雨、溪谷、洲溆、猿、凫雁、芳草、草木旺盛的林莽之地何幽居的人,表达在高山丛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题山水卷》:“霜后疏林叶尽乾,雨馀流水玉声寒。世间多少闲庭榭,要向溪山好处安。”这描绘了霜降之后山间树林溪涧的景象,看着画面仿佛可以听到溪流冰澈入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向往之情。
如《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中“谡谡松下风,悠悠尘外心”,作者通过赞颂大自然中松树高洁坚韧的品格,向往松风在山林间的悠然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世外的心灵追求。“以我清净耳,听此太古音。”这句说什么时候才能使自己两耳清净,不被凡尘琐事打扰,可以让我安静地聆听这大自然的歌声?“逍遥万物表,不受世故侵。何年从此老,辟谷隐山林。”逍遥自在的山间松树从不受世间凡尘琐事的打扰,“何年从此老”,这句深深表达了作者想要隐退山林的归隐之心、对于山间林泉大自然的向往,以及返璞归真的林泉之志。
如《题高彦敬树石图》:“乔林动秋风,索索叶自语。堂堂侍郎公,高怀政如许。”画家表现的画从人的视觉上看是静止的,这首题画诗将静转化为动。可视的变成可听的,从视觉的感官打通到了听觉,影响到观者的感受,使观者在看画时通过联想画面在脑海动了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让其有限的空间于无限的深意。作者还借画中景物来颂扬画家的高风亮节,借物誉人即不会让人觉得有突兀之感,也让受赠者感到欣喜。《题秋山行旅图》:“老树叶似雨,浮岚翠欲流。西风驴背客,吟断野桥秋。”题画诗中主要表现的是在秋日的季节里,山中有旅人经过,画中行人在画面布局中所占比例较小,只是点缀,主要以表达秋天的景色为主。而在诗中将景物变成了背景,吟唱诗歌的旅人成了主体,读完此诗让人不禁想象山中行人是从何处而来,到何方去,在行旅途中是不是也会为这山中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然后引吭高歌一曲。诗与画也就在此时融合为一体,连接了画者与观者的听觉与视觉之感,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丰富了诗与画着两种艺术的审美价值,丰富了两种艺术的审美意蕴。
倪瓒为元四家之一,他家境殷实,家中书画收藏甚多,由其兄长倪文光抚养长大,兄长去世后,倪瓒承担起家庭重担,打理其家族产业,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目睹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官租督催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离尘出世的隐逸思想,随后变卖家产,背井离乡,游历于五湖四海之间。他博学多才,却性情孤高疏旷,交结甚广,好客之名,闻于四方。从管时敏《蚓窍集·题倪元镇先生小景》:“泖上相逢记昔年,风姿晔晔似神仙。如今看画浑疑梦,春树云林一惘然。”从这首诗中也可以大概读出倪瓒精彩的人生以及个人经历的起起伏伏。他的作品风格多以天真平淡、疏旷空寂、荒寒寂寞为主,其题画诗同样给人以平淡高逸之感。倪瓒游历五湖以舟为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隐逸山川景色之间,期间歌咏了大量表现悠然山水景色的诗作。在倪瓒的题山水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泊幽寂之境。他的画作多描绘的空无一人,以山水为背景,有零零散散的树木,但他的诗却不乏描绘人的场景。如他所作《江上》:“石侵春雨林间藓,竹带沙汀日暮烟,江上清阴随月落,船头白鸟傍人眠。”这首题画诗表现了倪瓒在江上的所见所闻,以至于有感而发,从描绘春雨过后石头树林间长满了苔藓,在江边看日暮,夜晚的月光落在船头上,人与白鸟相依入眠,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闲适之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的逸趣图。如《登天平》:“天平烂漫游三日,林下狂吟石上眠,浩荡春风芳草绿,梅花雪满百云泉。”表达了诗人在太平山中闲乐游玩,有感而发就在林中歌吟,累了就卧在石头上睡觉,沉醉于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之中,赏梅花,听山间潺潺的流水声,神态逸然。
倪瓒著名作品《容膝斋图》是他晚年所画,这幅作品体现出了归隐山林后的陶渊明所表达的“审容膝以易安”的思想情感。这幅画描绘早春时节的景致,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干净清新之感。近处是几棵树木,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树上的叶子还未长开,树木之下是一处空置的亭子,小亭屹立在江边之上,越过江面,远景是连绵的小山,映入眼帘的画面的中心处的一座草亭,画中大面积的留白将近景的草亭、疏木衬托得更加小而精致,画中无一人一鸟一鱼,中景寂寥的江面上无一丝波澜,远景的小山连接着天迹,更有画中云林题诗:“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梭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亹亹清淡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此诗是倪瓒转赠同乡医师的祝寿之礼,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主人居住在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其中有矮小草亭一座,屋外春风微拂吹落杏花,闲时在小亭中休息,看游鱼跃水嬉戏犹如金梭穿往,林间水流溪涧,流水潺潺,微风吹动竹动影斜如金凤入林,发出沙沙声,好一幅游居山水林间悠然闲适的生活场景,从诗中表达出的画面引发观者的联想仿佛活了一般,描绘的生动形象。题画诗中描绘的“动”,与倪瓒画面中的“静”,相辅相成,以诗意衬托画意,加强了画面中所体现的宁静、高远的意境之美。诗与画的融合,形成了观者心中的画面景色的动静结合,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性格孤傲高洁,疏于交往,隐居乡里,以天地万物为伴,终生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因自家园中遍种梅花,以梅花自喻,自号“梅花道人”“梅花庵主”,老年自书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可见其孤傲的品性。吴镇师承董源、巨然,擅长绘画山水。如方董的《山静居论画》中评价吴镇:“一切富贵利达摈而去之,与山水、花鸟相狎,宜其书与画无一点烟火气。”说他舍弃能够荣华富贵的机會,他将绘画视为一种高雅绝俗的艺术,也是性情所致的艺术,日子虽然贫困,但也不会为了生计贩卖自己的书画给达官显贵,他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贫困,但精神世界富足,这也有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从他的题画诗中不难看出他的孤傲、清高与闲情。
如《题己画草亭诗意图》:“林深禽鸟乐,尘远竹松清。泉石供延赏,琴书悦性情。何当谢凡近,任适慰平生。”在山林深处远离世俗禽鸟展示清脆的歌喉,幽竹闲松,在林泉的石头上演奏琴音,琴声悦耳,读书为伴,这是描绘作者的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繁杂,表达了作者高逸超俗的人生体验。在《自题画竹》中说:“心中有个不平事,尽寄纵横竹几枝。”这说明了吴镇自我生活的写照,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心中充满忧愤和痛苦,无处抒发,只好用手中之笔释放自己的情绪,借诗画来表达心中的“不平事”。
《渔父辞》是吴镇题画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许多渔父诗中虽有些凄苦之情,但更多表现了渔父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态度,有的诗里还体现出生活乐趣。如《洞庭渔隐图》:“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表现了一种自由自在闲适的逸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秋江渔隐图》:“云影连江浒,渔家并翠微。沙鸥如有约,相伴钓船归”。写出了渔父游逸于山水之间,远离喧嚣尘世,安然自得之感。
诗为画增彩,画为诗应景,元代画家对于题画诗的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中解读元代山水题画诗,更能体现出文人画家向往自然,超然物外,寄情山水,喜爱山川美景的态度。其重视画中意境得表达,从山水景色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提升,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宋)郭熙,郭思著.俞丰译注.林泉高致今注今译[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1257.
[4](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杭州:浙江人美出版社,2016.
[5]邓淑兰.赵孟頫的题画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