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相关问题探析

2023-09-19 14:16郎少奇
剧影月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卫夫人书论筋骨

■郎少奇

《笔阵图》为中国古代书论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章,可谓妙言要道,其流传范围广且影响深远。《笔阵图》中论述了执笔法、用笔法、笔力、笔意、书写技巧以及鉴定书法优劣等内容,对后世书家的书法理论观点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尤其文中的“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的主张,是“意在笔先”说的萌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针对《笔阵图》的作者争议问题进行了梳理;二是主要论述《笔阵图》的书论观点;三是以《笔阵图》为基础,后代书论对《笔阵图》的继承及发展。

《笔阵图》于唐代盛传,其中对文章作者问题争议最大,众说纷纭,大体可分为四种观点:一为王羲之说:初唐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描述了当时《笔阵图》流传甚广,且认为是王羲之所作。盛唐蔡希综在《法书论》中引用《笔阵图》首句“夫三端之妙,莫先用笔”,所列作者是“右军”王羲之。北宋朱长文在《墨池编》中提到《笔阵图》为王羲之作,后又注未可考验。

二为卫铄说:晚唐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收录《晋卫夫人〈笔阵图〉》一篇,将作者列为卫夫人,可见张彦远认为《笔阵图》是卫铄之作。清刘熙载于《艺概·书概》中提到“卫夫人《笔阵图》”,显然认为卫铄是原作者。

三为唐宋人说:南宋陈思《书苑菁华》中,在《笔阵图》后标注:“疑是唐宋人伪作”。

四为六朝人说: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提到“其为六朝人所伪托,殆无可疑,作伪者或题为卫夫人,或为右军,各本编后,俱附载右军题后一篇,其文亦甚凡近,就此书后词气观之,当亦六朝时人所依托。窃以为右军在当时,或作有《笔阵图》,然必非此篇及书后之文,此两篇或即因知右军有此作,而依托为之者。”由此段可知,余氏认为《笔阵图》疑为六朝人伪作。

自唐代以来,众书家针对《笔阵图》作者一问题始终留有疑虑,其中认可度较高的则是认为其为卫铄所著,且所传的王羲之《笔阵图》与卫铄的《笔阵图》可能并非同一内容。无论是哪一种观点,足以代表《笔阵图》中的内容为唐代之前书法经验的总结概述,其文章意义之大且对后世影响之广,此一点毋庸置疑。

《笔阵图》开篇直接点明了“用笔”与“书法”的地位之高,认为当位于“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与“六艺”(礼、乐、射、艺、书、数)之首,可见作者肯定了书法的实用功能以及艺术地位,将书法置于一个至高之位。其次,作者强调了习书得以通达还有其他一些条件:首要“师古”,继承古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学养、见闻等;其次,对笔墨纸砚也有一定的要求如“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初学者要按照“先大书,不得从小”的学书顺序。关于书法鉴赏,作者将“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作为鉴别书法美丑的标准。同时提出了“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的观点,作者在此处无多赘述,且与前文的连贯性不强,故其内在含义只有后人自行理解。如果我们把“善鉴”看作识美之能,“善写”看作创美之能,将二者的关系置于对立统一之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可以说将书法的审美性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又如宋代书法家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言:“吾虽不善说,晓书莫如我。”

文中的主要部分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容了七种“笔阵”的姿态,以云、石、犀牛角、弓、枯藤、浪、弩等物象加以描述,解释了不同的运笔写字方法。文中将横画比作“千里阵云”、点画如“高峰坠石”、撇画如“陆断犀象”、斜钩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横斜钩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巧妙又具体地呈现出笔画的阵仗势态,也进一步突出了“笔”的力度与“阵”的劲道。文中还提到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法、用笔法,即“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其中提到了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以及用笔六种,“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文章中部分观点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似乎并不强,仿佛只是将作者的观点以及想传达的重点进行了简单的罗列。文章围绕着如何提高书写能力等相关问题来着笔,还附有七条“笔阵图”,语言表述浅显易懂,确像孙过庭所说“可发启童蒙”。

《笔阵图》中提到的多数观点,为后世书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思路以及实践经验,由此可看出其在书法理论史上的作用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在书论中,作者运用了“骨”“肉”“筋书”“墨猪”等特点作为区分书法优劣的标准。此观点散见于后世书法理论著作中,具体影响如下所述: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提到“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将《笔阵图》中“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的观点凝练总结为“意在笔先,然后作字”。梁朝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评价蔡邑便用“骨”来称赞,“蔡邑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王僧虔在《笔意赞》中同样谈到“骨丰肉润”。唐太宗李世民在书论《笔法诀》中道“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提到了作书前“先意”的观点。唐代散文家李华,曾在书论《二字诀》中提到“盖用笔在乎指实而掌虚,缓衄而急送,意在笔先,字居笔后,其势如舞凤翔鸾,则其妙也。”唐代韩方明在《授笔要说》同样提到了“意在笔先”的概念,“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欲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指意》中提到:“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这一观点在李世民《指意》中同样提到。北宋黄庭坚《题徐浩碑》中“唐自欧虞后,能备八法者,独徐会稽与颜太师耳。然会稽多肉,太师多骨。”使用“多肉”“多骨”来评价徐浩以及颜真卿的书风特点。明代汤临初在《书指》中有言“不知骨生于笔,肉成于墨,笔墨不可相离,骨肉何所分别。人多不悟作书之法,乃留意于枯槁生硬以示骨,效丑与浓重臃肿以见肉,二者不可得兼,并其一体而失之。”清代朱履贞《学书捷要》中将“筋骨血肉”进行详细的解释,“书有筋骨血肉,前人论之备矣,抑更有说焉?盖分而为四,合则一焉。分而言之,则筋出臂腕,臂腕须悬,悬则筋生;骨出于指,指尖不实,则骨骼难成;血为水墨,水墨须调;肉是笔毫,毫须圆健。血能化色,肉则姿态出焉;然而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将“筋骨血肉”与手臂、指尖、墨、笔、血等相对应,且认为书当以筋骨为先。清代刘熙载于《艺概》中提到“卫夫人《笔阵图》,乃始以‘多骨丰筋’并言之。”

清代宋曹在《书法约言》中同样提到了“骨”“肉”“墨猪”等词,“用骨为体,以主其内,而法取乎严肃;用肉为用,以彰其外,而法取乎轻健。使骨肉停匀,气脉贯通,疏处平处用满,密处险处用提。满取肥,提取瘦。太瘦则形枯,太肥则质浊。筋骨不立,脂肉何附?形质不健,神采何来?肉多而骨微者谓之墨猪,骨多而肉微者谓之枯藤。”论述了“骨”与“肉”的均衡关系。清代由王原祁、孙岳颁等纂辑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六中,对宋王安石书《金刚经》的书法作品风格是这样评价的:“骨多肉少则瘦,肉多骨少则肥。惟骨肉相称,然后为尽。或谓荆公知骨而不知肉,今见此经,则知传者不识荆公书,遽以常所见清劲为瘦也。”

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七条“笔阵”,均以形象的语言出之,在王羲之《书论》中同样有所体现,“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同时开“八法”——“策、勒、弩、趯、策、掠、啄、磔”之先河,也触及书法语言:点、线的特点,将书法艺术从单一无变化的一维“点、线”,拓展到有长度、有宽度、有变化的二维空间,再到通过线条穿插、结构组合、风格变换、情感融合等因素拓展为三维空间,即既隐含物象之行,又妙传造化之录。自东晋之后的书法理论著述中,常能看到使用“骨”“肉”“筋书”“墨猪”等词来形容书法的风格、优劣等,可见《笔阵图》中所提的“多骨丰筋”为后世的书法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的主张,强调“意”对“笔”的重要性,实际是对意和笔的关系总结,是王羲之“意在笔先”说的萌芽。

综上所述,《笔阵图》中的多条书论观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首创”,并且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也正是由于这些论点,丰富了古代书法理论,为之后其他书家书法观点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推动了书法理论以及书法创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卫夫人书论筋骨
晋 卫夫人 行书急就帖
你的筋骨为什么那么容易受伤?
筋骨 道德 温度
卫夫人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痴迷书法,墨汁进口浑不觉
宋朝书论
明朝书论
筋骨并重理论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