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僧尼下山》小和尚人物分析

2023-09-19 14:16李楚祺
剧影月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僧尼佛珠尼姑

■李楚祺

扬剧《僧尼下山》也就是常说的《双下山》《小尼姑下山》,取材自明朝中后期的剧本《孽海记》,最开始是为弋阳腔创作,故事来源于嘉靖年间南曲套数《尼姑下山》和北曲套数《僧家记》。这本是清朝就有的扬剧骨子老戏,讲的是小和尚和小尼姑色空逃离佛门清规戒律,相互爱慕的故事。解放后,扬剧名家筱荣贵老师将此戏重新填词编腔,去掉宣扬封建糟粕和低俗的内容,让这出戏脱胎换骨。50年代,筱荣贵老师重新创作的扬剧《僧尼下山》在扬州、镇江、淮安、上海一带极为风靡,成为扬剧“自由腔”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扬剧丑角的看家戏。

“小和尚独坐山头,心中乱如麻,恼恨我家爹娘做事差。从小为我排八字,说我命中犯七煞。三岁上有个阎王关,七岁上要得跳脚痧。二爹娘怕我长不大,把我送到了碧桃寺来出家。那一日随同我家师父把山下,看见了一个穿红挂绿的女娇娃。小和尚一见就把凡心动,我要留起头发去找她……”这是扬剧《僧尼下山》小和尚的开场白,与昆曲的文雅细腻相比,扬剧的唱词更通俗易懂和简单。小和尚看见小尼姑,用一句“看见了一个穿红挂绿的女娇娃。”就交代了。昆曲此处唱段为《江头金桂》:“我那日,打从一家门首经过,见一个年少娇娥,哎哟!生得来十分标致,看他脸似桃腮,鬓若堆鸦。十指尖尖,婀娜娉婷。哎呀,莫说是凡间女子,就是那月里的嫦娥啊,也赛不过她!”此处详细描述了小尼姑的容貌姿态,小和尚为何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他喜欢上了小尼姑,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在心里就越发美好。因此小和尚朝思暮想,抓耳挠腮,顿觉寺里清苦难捱,每天念佛烧香,了无生趣。木鱼敲得声声响,更衬托小和尚一个人在寺庙里形单影只。于是他计上心来,拜辞了菩萨,下山去啦!唱小和尚的角色要拿捏好分寸,因为这是一场爱情戏,不能唱得像啥也不懂的儿童,又不能唱得像深谙此道的老油条,而是表现出十六岁少年,情窦初开,追随本心,思无邪的美好情愫。戏里有一段小和尚和尼姑合唱的唱段:“男有心那女有心,哪怕那山高水又深,约定在夕阳西下见,有心人对有心人”。这段戏节奏欢快,动作有趣。表现了小和尚对小尼姑的真心。他不是为了美色,也不是为了贪欲,为的是自己美好的真心。

《僧尼下山》是戏曲“五毒戏”之一,五毒包括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蛤蟆。这出戏里用到的正是蛤蟆功。小和尚在下山途中现烧香磕头的动作,向地上一匍一起,一匍一起,正像一只癞蛤蟆。戏曲表演里有六种自由,小和尚在下山途中表现烧香磕头的动作是内心表达外化的自由,表达了他既向往自由,又害怕师父寻来的忐忑、矛盾心理。这个“蛤蟆功”看似小腿发力,实际上是中段控制,需要腰腿十分灵活,体能充足才能把动作做得轻松有趣。平日里,必须保持定量的基本功训练、弹跳训练才能让动作完成得美。小和尚最受欢迎的动作当然是耍佛珠了。把佛珠挂在手上、脚尖、腿上、腰上、脖子上、额头上转圈圈,又甩上天,跳起来翻个跟头接住,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小和尚心里想着马上要获得自由,十分开心,他晃动身体,把脖子上的佛珠转起了圈圈,慢慢走动,佛珠一直转动不停,小和尚停下步伐,突然转了个圈,佛珠仍像原来一样转动,又转了几个圈。接着放慢了脚步,两只手一前一后甩起水袖,快速走起矮子步,观众看到不由得想,真是一个得意的少年郎呀!耍佛珠也是小和尚内心想法外化的表现。耍佛珠技巧性很强,需要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更需要的是演员的表演能力。当我们在舞台上耍佛珠时,不能让观众感叹,这个演员的技巧了得,把技巧融入到角色中,让观众赞叹,这个小和尚真是顽皮可爱。小和尚和小尼姑相约夕阳西下时相见,但是前面有一条小河。小尼姑唱道:“他那里把戒鞋戒袜脱,裤子一扎过沙河。我今沙河不得过,我喊了一声和尚哥哥,你来背你来驼。”小和尚这次过河过了好几趟,第一次自己过去了,小尼姑还在对岸,第二次脱下靴袜,把小尼姑背过了河,但是靴袜还在对岸。第三次,小和尚学聪明了,他把袜子放进靴子里,把小尼姑背在背上,然后把靴子叼在嘴里过河。他嫌衔着靴子不方便,在河当中想把靴子用力甩到岸上,结果“一口开双花”,嘴把两只靴子同时甩到左岸和右岸。观众看到这里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小和尚没办法,把尼姑背到岸边,又赤足过河去把一只靴子捡回来。

扬剧《僧尼下山》看似轻松诙谐,一对少年你来我往,实际上难度非常大,极为考验基本功,尤其是扬剧丑角的功夫戏——蛤蟆功。这出戏之所以常演不衰,因为唱念做打样样精彩,有耍佛珠,有背驼驼,有赤脚过河等,精彩纷呈,又令人捧腹,观赏它是极大的视听享受。《僧尼下山》的小和尚是扬剧自由调筱派的唱法,特征是追求行腔柔和与“丝足美”,以字代音,依韵行腔。在观众的角度看,演员唱戏行云流水,高处如入天际,低处如花下鸣泉。想要表现得轻松自如,第一要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肺活量;第二要每日练声喊嗓,让嗓子长期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第三,要深入揣摩角色,唱法符合人物特征。唱戏不是炫技,不能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自己擅自加用高音、花腔。为了进一步打牢戏曲基本功,我向江苏省昆剧院的昆曲丑角名家,“梅花奖获得者”李鸿良老师拜师学艺。《孽海记·双下山》是李鸿良老师的成名戏。70年代,当他年龄还没戏中小和尚大时,在南京美龄宫为国家领导人表演了这出《双下山》。当时他翻腾的时候没站稳,摔了一跤,心里吓得不得了。没想到叶剑英元帅开怀大笑,对他说,小和尚,下次我还要来看你的戏!从此,李老师苦练基本功,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一口开双花”的绝技。戏曲的基本功讲究“唱”“念”“做”“打”。昆曲是“百戏之祖”,雅部正音,通过学习昆曲可以提高自己曲唱表演基本功。李老师的这出戏传承自昆曲“继字辈”姚继荪老师,姚继荪老师传承自昆曲“传字辈”华传浩老师。戏曲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正是因为代代相传,将这出戏唱念做打的表演精粹传了下去,经得住时间考验。

猜你喜欢
僧尼佛珠尼姑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浅谈故宫藏嘎巴拉佛珠
守夏节
碑志所见辽代僧尼的圆寂与安葬
平常见深刻
老和尚的佛珠
虽然我颜值低,可是我眼光高啊
虽然我颜值低,可是我眼光高啊
趣味知识
一串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