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
【摘要】 目的 探究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儿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139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70)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观察组(n=69)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和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0%,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的EV71、CA16转阴率分别为88.14%,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0.69%,66.67%,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EV71、CA16病原体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肯定,可促进患儿皮疹消退,缩短治疗疗程。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喜炎平注射液;干扰素α-1b;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4-002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4.008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1]。患儿主要表现为口、手、足等部位的皮疹、红斑,口腔内疱疹等,多会出现哭闹、拒食等症状。该病的传染性强,可在短期内造成流行,多数患儿预后较好,但也有少数患儿病情在短时间内恶化,发展成重症、极重症手足口病,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生命健康。目前针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为主[2],但是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干扰素在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有利于缩短疗程。喜炎平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具有止咳止痢、清热解毒之效,被广泛用于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中。近年来不少学者尝试将喜炎平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一定成效[3]。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喜炎平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来自沈阳市儿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诊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11±0.36)岁;病程1~3 d,平均(1.82±0.34)d;病原学检测:EV71抗体阳性58例,CA16抗体阳性12例。观察组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14±0.40)岁;病程1~4 d,平均(1.85±0.35)d;病原学检测:EV71抗体阳性59例,CA16抗体阳性1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诊断为普通型手足口病,经检查血清CA16或EV71抗体阳性;(2)患儿年龄在1~6岁之间,性别不限;(3)患儿伴有发热、手足皮疹、口腔疱疹等症状;(4)病程在1~5 d之间;(5)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代谢疾病等疾病的患儿;(2)中重症、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入组前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的患儿;(4)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5)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物理退热、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生素C、维生素B2等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并酌情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患儿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97)8.0 mg/kg,每日1次。并做好对患儿的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口腔护理、手足等处皮损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7)雾化吸入治疗和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249)静滴治疗,每次30 μg干扰素与2 mL生理盐水注入压缩泵雾化器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0~15 min,每日2次。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与100~200 mL 5%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在3 h内静滴完,每日1次。2组患儿均以5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好转情况治疗1~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48 h内退热,皮疹有明显吸收,无继续扩大的情况;有效:治疗72 h内退热,皮疹有所吸收,未见皮疹继续扩大或增长;无效:治疗72 h内体温未降至正常,皮疹未见吸收或继续扩大。(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斑丘疹/水疱)完全消退时间(从开始发疹到完全消退无新发疹的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3)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贫血、白细胞减少等。(4)病毒转阴指标:收集整理2组患儿治疗5 d后的病原体转阴率以及病原体转阴时间,采用血清病原学抗体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1例恶心,2例白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差异显著(χ2=0.136,P=0.713)。
2.4 2组病毒转阴情况比较 治疗5 d后,观察组患儿的EV71和CA16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病原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4。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致病因素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已超过20种,常见的病毒是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等[4]。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儿和健康的病毒携带者,主要经粪-口传播,引起本病暴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患儿之间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该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成年人偶发,但多数病情轻微。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处出现疱疹等,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在短时间内诱发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5]。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支持、抗病毒治疗为主。单磷酸阿糖腺苷是抗病毒药物,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有广泛应用,其能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结合,降低其活性,抑制DNA合成,从而发挥抑制细胞分裂、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而且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安全性较高,其60%~80%经尿液排出,对肝肾的副作用小,对患儿影响小。虽然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疗效肯定,但是单一应用时总体疗效欠佳,往往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抗病毒效果。
干扰素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也得到应用[6]。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仅能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增强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病毒侵袭作用;还能影响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有效遏制病毒感染的发生进展,可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促进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近年来的研究发现[7-8]:干扰素能抑制EV71病毒的复制,并且对病毒致病性和组织嗜性有一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抗EV71感染作用,早期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干扰素治疗能改善预后。重组人干扰素α-1b采用雾化吸入给药,操作简单,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呼吸道,避免肌注、皮下注射等对患儿造成的痛苦,而且能通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来减少体内代谢对药物生物活动的影响,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中医学中将小儿手足口病归属到“温病”“疱疹”等范畴中,认为主要病因病机是小儿外感时邪疫毒,导致肺脾不足、内蕴湿热,且肺脾损伤,经络阻滞,瘀毒相搏,口鼻、肌肤易生疱疹、溃疡等,治疗宜以祛湿、清热、疏风、解毒为主[9-10]。喜炎平注射液是常见的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是从植物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穿心莲内酯,对多种病毒均有较好的灭活作用,能对水肿、炎症溢出等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其不仅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脾脏淋巴数目,还能增加血清中溶酶菌的含量,从而有效抑制各种免疫球蛋白合成,改善机体免疫力。喜炎平注射液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炎症反应。喜炎平注射液对于水肿、炎性渗出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有显著退热效果。
将喜炎平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能提高抗病毒效果,并且能促进机体免疫力和自身抗病毒能力增强,抑制病毒复制,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退热时间、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进一步说明在常规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和干扰素治疗,能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抗病毒作用,使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快速,缩短疗程。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促进相关症状缓解,形成良性循环。在安全性方面,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安全性较高。
EV71和CA16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柯萨奇B5病毒、埃可病毒的作用,不仅能保护肠道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等物理屏障功能,而且能直接稳定肠上皮细胞。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EV71和CA16病原体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病原体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喜炎平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应用能增强抗病毒活性,促进病原体转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和干扰素α-1b治疗效果肯定,有助于促进相关临床症状缓解,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晓辉,岳雪艳,唐云.肠道益生菌联合纳洛酮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態学杂志,2021,33(10):1196-1200.
[2] 徐克菲,邓丽华,毛志海,等.金银花口服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邪犯肺脾型小儿手足口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21,62(8):687-690.
[3] 施海江,黄剑,陈凯.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湿热蕴毒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068-2071.
[4] 黄智顺,杨大练,谭敏斯,等.蓝芩口服液联合硫酸镁早期干预对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1,19(5):69-71.
[5] 翁光辉,黄嫚,袁健婷,等.藍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7):29-31.
[6] 李玉花.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转氨酶(LDH)联合检测对诊断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价值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7):36-37.
[7] 何兴波,叶冰.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5):16-18,21.
[8] 林爱弟,蓝陈福,李司鹏.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556-2559.
[9] 向淑芳,薛勇.自拟清解透表方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和血清sICAM-1、hs-CRP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9):160-163.
[10] 胡芳玉,胡礼涛,李渊,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联合利巴韦林、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4):24-27.
(收稿日期: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