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琦
龙泉市东堂刀剑 浙江龙泉 323700
“工艺”是神圣的,但要承载“道”之使命。富有匠心的工艺需在创作中饱含创造性的构思和工巧之心。青瓷具有如玉胜于玉的高洁品质。如将青瓷用于刀剑的装具装饰,则需要独具冠古绝今的匠心和能工巧匠的心思,才能造就旷古未有之艺术瑰宝。工艺创作,工艺为王,品质为上。龙泉刀剑创作要夺得高品位的艺术之冠,可以考虑以青瓷作为装具。
最初的宝剑装具讲究非常实用,起到连接固定刀剑的柄和剑鞘的作用,追求使用安全、顺手,增加牢固度,防止开裂变形。但统治者之佩剑追求华贵,礼品剑追求华美,因而依据社会发展需要,衍生出金装、银装、玉装、铜装、铁装、合金装等不同装具。
《青瓷玉具剑》
《青瓷玉具剑》
《青瓷玉具剑》
我国最早之玉具剑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我国夏商时期,上层贵族以怀佩玉石显示身份之尊贵和高雅,西周时以严格的礼仪等级约束区分人群,甚至佩玉也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在宝剑的装具上以玉石制作,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剑和玉组合可达威德相济之效。因此,玉具剑自西周现身后,深得贵族佳人的喜爱,佩戴玉具剑成为一种时尚。文献《说苑》:“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玉具剑为剑首、剑柄、剑稍等部分以玉石材料制成的剑,具体分为玉首、玉格、玉璏、玉珌等四大部分,在古代佩剑中是最为隆重、豪华、高贵的装饰剑,是帝王和宫廷官员平时或上朝带的尊贵宝剑[1]。皇帝太子配玉具剑,“太子仪饰有玉具剑。”(《东宫旧事》);皇帝对大臣的赏赐也“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大臣与贵族们相互馈赠的礼物也用玉具剑;玉具剑成为一种高贵的礼剑。人们的爱美之心推动着工艺创新和技术的发展,至两汉时期玉具剑在历史上达到顶峰。
玉剑首镶嵌于剑柄顶端。1972年江苏六合程桥2号墓出土的玉剑首,为春秋时期玉剑首的典型代表。造型近似方柱体,两面呈弧面微隆,饰蟠虺纹,两侧面及顶面设置三道装饰凹槽,均刻饰蟠虺纹。蟠虺纹即蛇纹,以蟠曲之小蛇形象构成华美匀称的几何图式。传说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古代视蛇为神明,潜于深渊,能致云雨,寓意吉祥。龟蛇合体之玄武能致长生不死。蟠虬纹体现商周时期的神性文化思想,蕴含神秘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剑首多为较厚的圆形片状形态,其一般纹饰是由中央圆心 向边缘分内、外两个纹饰带,内圈纹饰主要是涡纹、柿蒂纹、卷云纹、乳钉纹等;外圈饰有谷纹、鸟纹,以弦纹分隔,边区外缘再雕琢以一至二道弦纹为边廓。剑首中心部分分为凸起或凹进几个类型。有的装饰以浅浮雕的精美图案刻饰,如河北中山靖王墓出土之浅浮雕双螭纹剑首,在白玉圆形剑首中央以一个小圆心凸起,上刻四朵祥云,周边的蟠螭纹以浅浮雕刻饰,蟠螭纹如行云流水,流畅淋漓,使得剑首华贵生动而独具情韵。玉剑首富有韵律感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反映着春秋至秦汉时期人们玉剑装具的杰出艺术成就。
《青瓷玉具剑》
《青瓷玉具剑》
本人以龙泉青瓷之类玉品质,仿玉创作青瓷剑具。在青瓷仿玉装具中,参考春秋至秦汉之蟠虬纹饰,并予以抽象化原创设计制作。参考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融合鸟纹、碟纹及其他纹饰,创作类似西周春秋古鸟篆文式样的装饰,让青瓷剑具古色古香,具有远古文化的神秘感。该工艺创作增加龙泉刀剑的美术装饰性、艺术性创新,迎合人们对技艺与传统文化的景仰、崇尚之心;给人一种豪情,体现一种有趣的灵魂;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1.体现时尚与传统的碰撞,形成图案简洁生动,演绎高贵典雅、雍容华贵之风,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2.以新时代的创新传承经典情怀,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
3.试图给人一份雅美和纯粹,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华贵与品位。
4.在原创设计和清新简约的创新外观装饰中弘扬代表雅美尚武、积极进取之精神。
剑为古之圣品,短兵之君,历朝历代之王公贵胄、文人侠士、商贾庶民,无不推崇备至,莫不以佩剑为荣。工艺美术宝剑,应以其自身所具有一种神奇的文化艺术力量吸引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