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规模性返贫探赜:现实诱因、内生动力与外部保障

2023-09-18 12:21李效东谢鑫辉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李效东 谢鑫辉

[摘  要]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建设的必要环节。思想、物质基础、生存技能以及家庭承载能力是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内在风险因素,自然灾害、市场机制、政策偏差和人口外流是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外在风险因素。为了规避规模性返贫风险,必须加强精神建设,激发致富意识;夯实乡村基建,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完善乡村救助体系,让脱贫人口更有底气追求美好生活。同时,要在返贫监测机制的优化、适时调整的帮扶政策、更全面的人才支持和更优化的乡村产业四个方面发力,以健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外部保障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模性返贫;返贫风险;帮扶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8-0036-08

[收稿日期]2023-06-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兴与共享: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内涵研究”(19FKSB038),               主持人李效东。

[作者简介]李效东(1972— ),男,福建龙岩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谢鑫辉(1998— ),男,福建龙岩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25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一是因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二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19,如果乡村没有实现振兴,农民没有赶上共同富裕的步伐,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将无从体现;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会也不能以农村的凋敝为代价。相比于西方国家串联式的现代化进程,乡村的式微是其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是,“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25。这就决定了我國在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性。

实现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是重中之重。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党中央明确指出推动乡村振兴要“防止规模性返贫”[3]。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9800多万的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地取得解决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重大成就。但是,在如此庞大基数的脱贫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脱贫致富基础并不牢固,可能会发生规模性返贫。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起点之上,乡村振兴建设已然全面开启,对规模性返贫发生的诱因进行考察,并“对症下药”,作出相对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规模性返贫的现实诱因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不代表脱贫不久和位于贫困线之上的人群没有返贫的风险。规模性返贫可以理解为在解决绝对贫困的历史难题之后,脱离贫困不久以及位于贫困线标准附近的人群由于某些肇因,较高比例地重返贫困线之下或者陷入贫困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的原因受诸多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可将其分为乡村自身存在的内部诱因和对于乡村而言较难控制的外部诱因。

(一)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内部诱因

内部诱因是有返贫风险的地区或者人群由于自身或者乡村既定因素而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原因。

第一,从思想层面看,脱贫攻坚期间,国家给予贫困地区大量政策和资金倾斜,对无法通过自身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脱贫的人群进行了大力帮扶,使其在物质上实现脱贫。但在思想上,部分人群并没有随之脱贫,他们缺乏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和靠自己脱贫致富的干劲,安于现状,过度依赖来自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渠道的帮助,在失去外源帮扶后,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的泥潭。同时,对于脱贫人口而言,其行动思维以基本生存为追求,并不会进行过多的具有冒险性的投资行为,这限制了脱贫人口的收入渠道,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其返贫的可能性。

第二,从乡村既定物质基础看,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充分,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更大量更高质的再生产需要建立在更加充足的物质资源支撑之上。当公共服务、基础建设以及产业基础不充分时,脱贫人口就难以改变现状;如果既定的物质基础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脱贫人口就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和生活,长此以往,容易再次与社会其他地区脱节,发生返贫现象。同时,农村物质基础的现状直接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造成影响,限制劳动者的思想和生产可能性,让其很难进行眼界之外的再生产。因此,如果农村既定物质基础不能加强,脱贫人口的再生产就会遭受阻碍,返贫的风险就会增加。

第三,从家庭承载能力看,首先,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村家庭常见的导致贫困的原因。脱贫人口和潜在的陷入贫困人口都缺少家庭资金积累,如果发生意外残疾、重病、急病等情况,很可能出现无钱可医的困境。对于农村家庭而言,维持生计已然需要付出最多的劳动力,如果其中有劳动力因病长期或者永久失去维持生计的能力,这在很大概率上会导致整个家庭直接陷入贫困之中。虽然我国医保制度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是面对重大疾病的家庭、相对贫困的家庭,还是无力改变其困境。所以,脱贫家庭对于残疾和疾病的承载能力不足是返贫的一大潜在诱因。此外,多子女的教育支出也是脱贫农村家庭面临的一项沉重负担。脱贫家庭希望通过更多的、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下一代来改变家庭生活现状,但是多成员以及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较高等原因可能引起脱贫家庭再次面临相对贫困问题。由于脱贫家庭承载能力有限,很难处理意外情况,一旦出现棘手问题,返贫风险就会增加。

(二)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外部诱因

外部诱因是有返贫风险的地区或者人群由于外界因素而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原因。

第一,从自然方面看,自然灾害是当前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脱贫人口的主要生计来源于农业,但是农业对于自然条件的依附性极强,“靠天吃饭”是农民的生活常态。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一旦遭遇灾害,农民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包括旱涝灾害、冰雹、地震以及火灾等,其一大特征是具有不可控制性,即使我们已经能够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但对于农业保护而言,仍然很难制定出充分的应对方案。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农民当年“颗粒无收”,这对于脱贫人口而言无疑是极其严重的打击。由于大部分的脱贫地区本身就处于环境较为恶劣和脆弱的偏远地区,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生态恢复将会极其困难和漫长,极有可能导致当地农民返贫。

第二,从市场机制看,市场经济必然使农村社会产生转变,农村社会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为其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农民对于市场的把控能力较弱,在农业生产中容易受到市场机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影响。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很难及时并准确地识别市场信息和走向,容易根据现有的、易见的市场交易情况进行后续的农业生产。再加上农业生产内容不易改变、生产周期长等原因,农业在市场之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其次,脱贫人群对于市场经营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如果在市场中受到严重冲击,其返贫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对家庭生计来源主要依靠农产品收入的群体而言,如果缺乏对市场情况的正确研判和相关风险评估,遇到风险后很可能陷入资金难以周转、无法进行再生产且无其他收入来源的极端情况,加剧其返贫的风险。

第三,从政策施行看,在脱贫攻坚战期间,大量政策向贫困地區倾斜,实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但是从执行质量上来看,政策在基层落实存在偏差可能会引起返贫。首先,脱贫攻坚地区基层政府的治理力量相对薄弱,脱贫攻坚难度大,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上存在偏差。其次,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考核压力大,有些基层组织为了尽快完成指标,在对贫困人口认定、产业帮扶等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导致脱贫效果也流于表面,没有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这就为脱贫人口埋下了返贫的种子。最后,农业扶贫的一大重要手段是进行产业扶贫,但是有些基层组织存在照搬照抄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情况,没有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导致产业发展“水土不服”,无法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造成产业同质化的后果,减弱自身市场竞争力,对于从事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口而言,是极大的返贫潜在诱因。

第四,从人口流动看,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村人口外流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4]。人口大量外流不仅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劳动力,还引发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大量中青年人口流出,剩下老人和儿童,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人口大量外流还会导致农村市场萎缩,生产和消费等重要社会再生产环节受到影响,抑制乡村的进一步发展。青壮年的流失也会使乡村建设缺乏智力支撑,让刚刚脱贫的农村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可见,人口大量外流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发展的进程,对于无力出外谋求生计的脱贫人口来说,如果这些影响继续扩大,对其生产生活必然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可能会对冲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当地返贫风险。

二、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事物的内因。推进乡村振兴进程,防止规模性返贫必须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应该充分理解和重视“三农”的重要地位,调动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战略目标赋能。

(一)牢筑乡村振兴精神支柱,激发致富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5]29文化力量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6]123。只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筑牢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才能从思想上引领村民形成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重要理念,激发脱贫村民的致富意识,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引擎。

第一,扶志不松懈,在意识层面防止规模性返贫。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胜利,需要脱贫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致富意识,否则会因为其思想上的贫困而造成物质上的再次贫困。其一,要引导脱贫群众厘清国家帮扶和自身奋斗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中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扶助并不是致富的根本源泉,更不可能永远存在,只有形成自力更生的意识,通过自身劳动才可以避免再次贫困。其二,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引导,培养脱贫群众“人穷志不穷”的坚强意志,避免形成“等靠要”的不良思想。

第二,扶智再加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下一代接续奋斗的精神。脱贫致富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并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事业,需要多代人的接续奋斗。脱贫地区的教育事业就是避免规模性返贫和乡村振兴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更加良好的教育让下一代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再投入到社会建设之中,乡村发展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智力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一,要完善脱贫地区的教育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脱贫地区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其二,要促进地区之间教育资源融汇共享,通过对点帮扶以及互联网等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为脱贫地区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脱贫地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其三,可以加入脱贫致富等主题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摆脱贫困地区原有的思想桎梏,增强他们致富的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精神面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必繁荣,只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才能为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基础性支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其一,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乡土文化区域之间差异大,在文化建设方面不可能套用统一模板,只有从乡村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出发,才能制定出最适宜的乡村文化建设方案。其二,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我国乡村有大量的传统建筑、文物、技艺等文化遗产,是需要赓续的文化血脉,在文化建设之中必须充分保护和运用。其三,开发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经济是当前市场中的一大活跃因素,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通过开发旅游和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在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中打开经济市场,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其四,要注重加强乡风文明塑造,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社会风气。当前乡村文化中还有些许糟粕文化遗留,只有革除不良习俗,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才能让乡村整体建设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可以通过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农村优秀文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基层干部的公共形象等方式提升乡风文明的建设效率。[7]乡村文化繁荣可以起到改变居民精神风貌的积极作用,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防止规模性返贫、推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建设,巩固脱贫成果

要突破城乡不平等的二元社会制度问题,必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农业农村基础性和保障性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断加强,才能为人民提供创造财富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产业,保障农业收成可以为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基础保障。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必然,农业基础性建设必须进行配套建设,同时要对脱贫地区的农业基础性建设进行“查缺补漏”,为农业生产增收保驾护航。其一,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地改良等提升土地质量的重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农田才能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农作物,才能更好地提升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其二,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扎实做好农业用水的储备和灌溉等工作,有利于增强农业对旱涝灾害的抵御能力,同时避免大水漫灌等不良灌溉方式,有助于提高灌溉效率和推动生态保护。其三,要提升农业发展科技装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如在相对贫困地区以及耕作难度大的地区推动机械工具的使用,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趋势也是时代要求,只有尽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乡村振兴。

第二,加强农村产业设施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加强农村产业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村多样化就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强农户防止规模性返贫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其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与外界联系最基础最根本的渠道,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示,按照“四好”公路建设原则推进乡村公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公路系统必将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强的发展动力。其二,要加强信息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和走向,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拓宽市场范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三,要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特色和实际产业发展情况完善第二、三产业配套设施,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新形态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强镇、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的建立需要配套软硬件的支持,当地政府要挖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培育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建成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其一,要增强文化配套设施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精神支撑。当前乡村在文化配套设施建设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规划,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做法。要综合分析自身的文化禀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文化公园、民俗博物馆和自然景色旅游区,让文化设施长久地焕发生命力和吸引力。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配套文化设施,如适合儿童的中小型便民游乐场,适合中青年的咖啡厅、商场,以及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当各类人群都能在文化和娱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生成更强大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其二,要增加医疗配套设施建设。疾病是导致返贫的重要原因,“病有所医”是美好生活向往。当前乡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大,但实际配套建设却相对欠缺,供求关系现状亟须调整,需要统筹各类医疗资源,如医院的建立、医疗设备的齐备和医生队伍的加强,以此提高农村医疗保障能力,为农民规避“因病返贫”的风险,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支持。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拓展兜底功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并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衔接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针对当前存在的因突发疾病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完善乡村振兴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其兜底功能十分重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救助谁”“谁来救助”以及“如何救助”。

第一,关于“救助谁”。“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并消除了绝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含义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群体。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还需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我国相对贫困的理解要持有‘绝对内核的主张,需要解决由于‘贫——收入不足造成的不能维持基本需要的这一‘内核问题。”[8]目前主要的关注帮扶对象还应该是刚刚脱贫的人口,他们面临着国家政策倾斜减弱,有再次陷入贫困的风险。此外,相对困难群体以及那些发生重大意外、突发疾病以及遇到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的家庭,也是易返贫的群体,都是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第二,关于“谁来救助”,即谁作为提供救助的主体。首先,各级政府应该是提供救助的主体之一,起主导作用,要对受助群体提供必要的财政帮扶,还要不断健全救助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该积极引导鼓励非政府主体参与到救助体系之中,建立相关规章条例,提高其积极性,畅通其介入渠道、增强对其的支持和监督。

第三,关于“如何救助”,即救助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建立健全救助申报制度,对主动寻求救助的人群提供畅通的申报渠道并提供专业服务。其次要完善相对贫困救助监督体系,事先建立对于可能需要救助人群的监测系统,当监测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能够主动发现并根据实际状况提供相应的救助。同时还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更新救助方法和救助方案。最后,救助不能仅提供直接的经济支持,还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他帮扶方式,避免“福利陷阱”,从而真正有效地解决被救助者的实际问题。

三、健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外部保障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对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且稳定的外部力量支撑。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取得多方位的成绩,其中的主要推动力还是国家发挥的主导作用,外部的支持力量需要持续发力,做好防止规模性返贫的保障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一)保持忧患意识,优化监测机制

防止规模性返贫,首先要做好对相对贫困的监测工作。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需要“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3]。只有对返贫情况有更好的监测机制时,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判断,避免返贫由点到面的恶化。

第一,监测机制要做到“动态”。从横向看,监测内容要全面。首先要对潜在的返贫人口做好分类工作,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作返贫监测。例如一些群体家中有多个老人或者病人,此类家庭容易因病返贫;一些群体家中单纯依靠种地谋生,此类人群容易因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灾返贫。其次,自然灾害是重点的监测内容。农业生产是乡村生活的重中之重,只有提升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控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再次,脱贫攻坚时期不属于但濒于贫困的群体也是重点监测内容,他们是潜在的陷入贫困的重点人群之一。从纵向看,要对监测人群进行较长时间跨度的评估,例如一些家庭的收入情况逐季度或者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家庭经济情况逐渐拮据,在监测到类似动态时,应该提高警惕,分析原因,定点帮助,避免情况的持续恶化。“动态”还应该体现在监测的常态化上,对于潜在的返贫人群必须做好定期的回访工作,充分了解掌握他们的现状,及时识别出需要帮助的人群并制订合适的帮助计划。

第二,监测要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对返贫风险进行研判时,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扶贫期间的工作数据进行汇总。一方面,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返贫风险指标,例如自然灾害冲击程度、市场经济波动冲击程度以及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状况等,形成能够量化的、直观的风险监防体系。另一方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潜在返贫人群进行信息收集和归类整理,并加强相对贫困地区的数字化建设,从而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帮扶工作的精确性和效率。

(二)坚持实事求是,优化调整政策

政策的执行和调整直接影响“三农”工作的格局和发展。当前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地方政府要在党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振兴发展策略和规定。

第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政策调整,需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延续和发展,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对脱贫人群的优惠政策方面必须保持稳定,脱贫地区人口对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需要建立起靠自身力量生活和发展的能力,一旦脱贫完成就将相关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很容易让脱贫人口返贫。二是要保持扶贫工作的持续性。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建设的任务也不一样,脱贫攻坚工作的胜利完成不意味着相对贫困的帮扶工作就此结束,要总结前期工作的短板和不足,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步步为营地推进乡村建设。

第二,要优化和创新相关政策制度,对乡村振兴建设进行系统性谋划。一方面,针对原来不是脱贫建档的贫困边缘户出台支持政策,通过培训、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和生存发展能力,避免其成为相对贫困人口;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环境和文化禀赋,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导向,孵化和培育新的地方优势产业,拓宽农户获利渠道,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三)强化战略思维,推动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才能让乡村建设充满活力,为规避规模性返贫提供智力支撐。

第一,打造“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培养乡村人才“一懂两爱”的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效能。在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时,要加快建设农村专业人才队伍,让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传统文化传承人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同步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要加大引入专业建设人才的力度,注重将新的建设思想和理念引入乡村建设之中;提高科技人才的参与度,提升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含量,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第二,做好人才振兴工作,要做好“引入”“培育”和“留下”三方面的工作。“引入”人才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突破在人才引入中对户籍、专业等的限制,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提高乡村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培育”人才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我国乡村间差异很大,很多时候只有生在本地、长在本地的人才能真正地解决本地的问题,要充分培育此类人群,发挥乡村能人带头致富的作用。“留下”人才方面,乡村地区要在创业落户、住房保障、职务晋升或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秀人才适当的政策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应该给予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要关注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卫生等基础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使其更好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

(四)立足资源优势,实现产业振兴

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9]92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活的前提,推进产业振兴,提升乡村物质基础水平是防止规模性返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

第一,要发现乡村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乡村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脱贫攻坚时期的乡村产业带有帮扶性质,国家对其生产和销售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存在大量帮扶产业并没有完全融入市场环境的情况。现阶段要提高乡村产业生产的积极性与市场适应能力,将其从被动帮扶模式转变为主动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过小导致其生命力不够,极其容易在市场的浪潮中被吞噬。因此,要适度扩大乡村小型企业规模,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增强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做好产业规划。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作,要做好不同时期的产业规划。脱贫攻坚时期的产业较为注重短期效益,目标是完成脱贫攻坚。而乡村振兴时代的产业要做好长远、全面、整体、系统的规划,要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多方面的效益相结合,统筹考虑产业的综合影响;要将短期效益和中长期效益统筹考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农民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助力乡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推动构建统一的市场机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纵观世界发展历史,“统一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商品经济不断深化并发展到市场经济这一高级形式并扩充市场容量推进市场体系完善的过程”[10]。推动乡村产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推进农村产业的升级,进一步释放农村产业和市场的潜力;有利于突破城乡之间的多重壁垒,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从而提高农村产业的生产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经典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4]韩莉,王干成,孙诚.人口外流对鄉村振兴的影响探析[N].中国人口报,2020-04-17(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7]闫红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明乡风塑造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20(2):63-68.

[8]林闽钢.相对贫困的理论与政策聚焦——兼论建立我国相对贫困的治理体系[J].社会保障评论,2020,4(1):85-9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胡德宝,翟晨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机制与路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6):71-85.

责任编辑  刘海巍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