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研究

2023-09-18 15:55宋义深冯晓英
电化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扎根理论

宋义深 冯晓英

[摘   要] 随着在线学习的普及,在线学习环境中衍生出了规模显著的失信行为。面对已有失信产业和潜在失信技术的挑战,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需要被深入挖掘。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真实网络文本和关键个体访谈数据,经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因循网络文本中的共词语义线索和访谈记录中的故事自述线索,包含3大类、12小类、60个驱动因素在内的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模型得以构建。模型呈现了“受迫与习惯形成路径”“支持与客观诱导路径”“觉察与制度反抗路径”等三类典型的形成机制路徑,阐释了其中驱动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和干预路径作用的实践建议,为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失信行为; 驱动因素;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宋义深(2001—),男,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习分析、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E-mail:songyishen@outlook.com。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线学习规模日益扩大。截至2020年4月,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便捷、高效的在线学习业务重塑了教学形态[1]。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大规模的在线学习实践背后潜藏着规模庞大的灰色失信产业链:据统计,2019—2020年期间,全国范围内超过790万人购买了“刷课”服务,“刷课”行为逾7900万人次[2]。在线学习过程中广泛、频繁发生的失信行为直接危害着在线学习生态的建设和发展:质量保证体制难以维系,公信力和教育质量大大降低[3]。随着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在学业失信领域中的涌现[4],在线学习的失信成本进一步降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预防与控制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挑战。

为了全面整顿在线学习失信行为,教育部等五部门于2022年初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其指出,要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严禁‘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 [5],要求通过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更严厉的惩戒手段遏止失信行为。着眼当下,从风气整顿的角度出发,加强管理与惩戒确为必要手段;放眼长远,从综合治理的观念[6]出发,进行预防与干预才是根本出路。基于此,本研究拟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产生过程入手,对具体行为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对失信行为进行预防与干预的具体措施建议。

二、 文献综述

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失信行为是对于诚实守信这一底线道德的逾越[7];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失信行为是对于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违反[8];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失信行为是一种特定情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9]。教育领域是失信行为的高发地带,有学者指出,“学习失信行为的历史几乎与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 [10]。传统的学习失信行为往往仅出现在结果性的作品提交或测验考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作弊和抄袭[11]。

当学习的空间场域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随之出现,并广泛存在于在线学习的视频、讨论、测验、作业、考试等各个无监督或有监督的组成部分[12]之中;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在线学习者以欺骗性方式影响自己或他人学习、偏离或违背既有在线学习行为规范的行为[13]。早期有学者认为,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与传统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没有显著的区别[14],随着在线学习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出现或被加重的驱动因素开始进入研究视野。有学者认为,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独特驱动因素包含教师、机构、内部、环境等方面内容[15],例如,来自教师的更低的惩罚风险[16]、来自机构的较差的平台学习体验[17]、来自内部的在线学习道德观念和来自环境的在线学习从众失信氛围等[18]。有学者认为,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根本驱动因素在于使得失信行为的操作过程得到前所未有简化的、由互联网环境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服务[19]。

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分析,构建了诸多描述性的理论模型。然而,作为一种被道德普遍谴责的行为,在调查受试者的主观评价时,其往往会受到社会赞许性效应等应答偏差的影响[20],进而对调查效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获取更真实客观的一手研究资料,本研究拟以在线学习的原生空间——灵活、分布式[21]的互联网空间为核心,收集网络空间中有关在线学习失信的发帖、评论等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对在线学习失信行为驱动因素的分析多囿于层次化的陈述性分析阶段,缺乏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对具体形成机制、形成路径的探索与验证过程。部分学者使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探索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发生机理的影响因素模型,但模型分析的结果仅停留在了对影响因素效果的检验[22]、对影响因素来源的分类[23]、对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24]等较浅的分析层次,且模型的建立过程往往依赖于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发生不直接关涉的专家意见。为弥补以上缺陷,深入开展分析,本研究拟以扎根理论研究法为纲,结合文本分析、开放式访谈等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的编码过程探索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形成机制。

三、 研究设计

围绕前述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两项问题:其一,可能诱发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其二,这些驱动因素如何相互关联、通过怎样的形成机制促成了失信行为的发生?针对两项研究问题,研究在对象、方法、过程、工具等层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了在真实反映大多数普通公众看法[25]的同时开展基于个案的深度交流[26],研究同时选用了网络文本和关键个体两类研究对象。具体而言,研究的第一类对象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期间发布在百度贴吧、闲鱼和新浪微博中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相关的评论文本(包含发帖、回帖、转发留言等形式)。为了高效地从海量的网络文本中筛选扎根材料、获取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并实施了如图1所示的人机协同的网络文本筛选流程,从346,875条原始网络文本中筛选得到了包含913条文本的研究文本库。

研究的第二类对象为在以上网络社区中遴选的、曾切身参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且愿意接受访谈的3位关键个体。3位访谈对象的相关经历相互独立,且具有差异化的行为参与视角,具体相关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核心研究方法为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理论模型构建方法,期望通过对于网络空间中开放文本和关键个体访谈的分析、编码与校验,对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开展分析。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的一类关键理论,适用于现有相关理论空白或说服力不足的研究[27]。其认为,“一切皆为数据”[28],需要由理论敏感的研究者进行开放、连续的抽样、分析、编码与整合,以建构新的理论。在其基础上,“程序化扎根理论”[29]的实质分析过程通常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在阐述驱动因素、分析形成机制时,这一分析过程能够满足确定概念、划分类属、构建关联的基本要求。本研究使用的程序化扎根方法概览见表2。

(三)研究过程

1. 开放性编码

在开放性编码阶段,研究在913段文本中标记产生了650个与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相关的概念点位,生成了60个编码种类。在一致性信度检验方面,双编码者独立编码的文本材料经一致性比对,编码一致性在80%以上;在理论饱和度检验方面,研究在随机顺序下取后1/3文本为编码验证集合,在前2/3文本中已出现的编码占比达98.33%,认为达到理论饱和。开放性编码的部分过程记录见表3。

2. 主轴编码

在主轴编码阶段,为深入理解编码、提挈主要类属,研究于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编码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将其进一步范畴化,进行了“关联式”的主轴编码。首先,研究检查了各概念类属与假定的主要类属间的实在关系与假设性关系;其次,研究从实际资料出发对寻见的关系进行尝试性支持,在60个概念编码的基础上完成了12个主要类属的开发。

3. 选择性编码

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因循基于编码共词关系的语义线索和基于关键个体访谈的故事线索,对主要类属间的逻辑关系及核心类属进行了构建和发展。语义线索方面,研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共词分析法整理了评论文本中当事人对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自陈、转述或评价所包含的天然語义关联线索,以提供辅助高阶编码的客观依据,如图2所示。故事线索方面,研究引入了开放式访谈法以针对互联网社区中的关键个体进行进一步的个案研究,在获取第一手资料后通过叙事分析方法整理失信者的故事线索,以形成更加丰富的网络民族志视角,如图3所示。

四、 研究结果

(一)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模型

作为通过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得到的阶段性成果,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驱动因素模型的具体层次结构见表4。

(二)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

在选择性编码阶段,对语义线索与故事线索进行去冗、合并,研究发现和明确了三条揭示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发生机制的关键路径,最终形成的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如图4所示。

1. 第一类形成机制:受迫与习惯形成路径

于来自编码共现网络的语义线索模型中,研究提出了“了解和掌握失信的关键技术”这一关键的概念汇点:“消极心理要素”“高利害条件下的失信必要性”“既往失信经验”三个概念类属均与其存在较高概率的共现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研究归纳了“受迫与习惯形成路径”,勾勒了此类在线学习失信行为以“高利害条件下的失信必要性”因素为直接源头、以“了解和掌握失信的关键技术”因素为作用核心,并在“消极心理要素”和“既往失信经验”等驱动因素的循环作用下迭代增强的形成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受迫与习惯形成路径”具有自我闭合特征,在这一路径所代表的形成机制作用下产生的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心理成瘾性。其中,失信学习者的行为表现为一类“习得性无助”[30]现象:“高利害条件下的失信必要性”实质上构建了一种无法通过正常的学习行为控制高利害学业结果的“不可控状况”,在这一状况中,学习者在绝望的“获得体验”中经历受迫性的无助。在此基础上,受“消极心理要素”的影响,学习者在消极归因的作用下形成了“结果不可控”的心理期待,无助的体验演化为无助的认知,学习者在“了解和掌握失信的关键技术”因素作用下迈进了失信行为的舒适圈。进一步地,学习者既往的失信选择构成了“既往失信经验”因素,使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陷入高利害困局。

例如,在X同学的故事线索中,高利害条件下的失信必要性迫使其了解和掌握了失信的关键技术。X同学自述,考试截止时间临近但“并没有学会什么”,自己必须这样做才能取得学分;在这一想法的驱使下,X同学在对考试平台的试用过程中检查了平台权限列表,留意到了平台“无需获取设备的麦克风权限即可运行”的安全漏洞。

2. 第二类形成机制:支持与客观诱导路径

在语义线索中,“失信的客观优势”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汇点,“无意失信”“低劣的课程与学习环境”“课程评价不合理”“便利的失信支持”“人际与群体要素”五个概念类属与其存在直接或间接的高概率共现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研究归纳了“支持与客观诱导路径”,表征了此类失信行为在人际条件、环境条件、客观优势、偶然机会的支持和诱导下发生和保持的综合形成机制:“课程评价不合理”和“人际与群体要素”两项分别属于课程内部、外部的驱动因素推动了“便利的失信支持”这一驱动因素的产生,与“无意失信”“低劣的课程与学习环境”等驱动因素一同构成了对核心驱动因素“失信的客观优势”的觉察。

研究结果显示,“支持与客观诱导路径”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在这一路径所代表的形成机制作用下产生的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理性。其中,我们可以从演化博弈的视角认识在线学习者守信与否的学业策略选择[31]。学习者策略选择的复制动态性受到课程环境、人际环境的复合影响:当学习者群体倾向于向失信行为策略方向演化时,其支付函数必然存在着“一边倒”的优势倾向,从而表现为研究提出的“失信的客观优势”这一核心因素。从长期演化变迁的视角出发,“课程评价不合理”和“人际与群体要素”两项驱动因素推动形成了“便利的失信支持”因素,代表着失信成本在内外部复合作用下的下降过程;从短期演化突变的视角出发,“无意失信”和“低劣的课程与学习环境”两项驱动因素揭示了守信学习者的收益天平快速崩塌的两种可能性:前者机会性地降低了认识和参与失信行为的成本,后者根本性地降低了守信学习行为的可能收益。

例如,在Y同学的故事线索中,缺少复核、审查宽松的线上考核方案构成了“课程评价不合理”这一驱动因素,与群体大量寻求购买代做服务的人际因素一并推动了“便利的失信支持”这一外部要素发挥作用,使“失信的客观优势”得以被发现。Y同学表示,“在平台上提交后,线下不会重复考核程序设计相关的内容,在平台上提交过关了就是完成了”。

3. 第三类形成机制:觉察与制度反抗路径

在研究过程中,语义线索并未有效串联“破坏与怀疑倾向”和“对失信的正面认识”两类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概念范畴上的相似性和故事线索中的关联性发展了“冲动、误解与迷失”这项三级编码。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研究归纳了“觉察与制度反抗路径”,代表失信行为在学习者“破坏与怀疑倾向”因素影响下对在线学习系统的解构性觉察和在“对失信的正面认识”影响下对在线学习规则的系统性反抗下涌现的极端形成机制。

研究发现,“觉察与制度反抗路径”具有一定的分裂性,但往往均存在于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在线学习情境中,总体上可归于一种混合式情境下的“失范”[32]状态。研究使用了“冲动、误解与迷失”因素来说明这种失范状态的个体表现:传统的教与学关系和规范遭到了瓦解和破坏,学习者因失去了可信的学业价值引导而陷入了混乱。一方面,“破坏与怀疑倾向”因素揭示了混乱背后在线学习者对守信行为意义的自发质疑;另一方面,“对失信的正面认识”因素表征了混乱之外在线学习者对失信行为态度的异化认识。

在故事线索中,Z同学的叙事为路径的形成提供了相关证据。Z同学表示,学生的刷课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公共课上,内容繁多且与专业无关,学校只是为了省事做成网课,对学生而言完全没有意义——“学生总是带着对学校的怨气找到我们,我们也算是伸张正义的‘刷课侠”,學生与在线学习系统间形成了异化的对抗情势。

五、 结论与建议

(一)阻断失信习惯的迭代形成:推进平台失信控制技术的对抗性升级

在研究发现的“受迫与习惯形成路径”中,有效阻碍其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方法即是使学习者自我迭代形成的失信技术及时失效,让既往的失信经验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实现直接的行为控制。为此,在线学习平台应不断推动失信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对抗性的技术升级中抬高潜在失信技术的应用门槛、提升失信行为监测的灵敏程度,从多模态行为监控、反作弊文本识别[33]等技术层面加强对在线学习失信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平台应以实践研究为载体,向下持续调研失信技术市场,向上开放共享失信控制技术,从攻防对抗升级的角度即时切断于既往失信经验中延续失信行为的技术路径、从日常行为预测的角度及时转移不良学业条件的行为出口。

(二)削弱环境诱导的客观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与评价设计

在研究发现的“支持与客观诱导路径”中,课程设计者、教学组织者可以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评价设计消解失信的客观优势,扶正守信学习者的收益天平,让学习者在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在线学习环境中重新衡量失信行为的得与失。一方面,教学设计应以学习者的多样参与为中心,采用具有较强交互性的媒体技术、设计具有较强参与感的学习活动,在操作类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拓展设计寻径类、意会类、创生类[34]学习活动,改良守信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增长守信学习者的学业过程收益。另一方面,评价设计应以学习者的真实反馈为中心,开展过程评价、增值评价,丰富评价数据模态、扩展评价参与主体[35],避免将强监督的线下评价方法直接迁移到弱监督的线上评价环境中。

(三)减除异化反抗的错误认知:厉行自上而下的在线学习业诚信监督

在研究发现的“觉察与制度反抗路径”中,这些发于偶然的极端认识一旦形成规模,可能导致在线学习行业本身陷入失信危机。研究建议,在线学习业应健全自上而下的多级诚信监督机制,开展数据驱动的在线学习质量评价[36],筑牢从管理部门、到学习平台、再到课程组织者、执行者、参与者的诚信底线,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黑名单”机制,对违背诚信原则的个体予以警示、惩戒和公开——于在线学习从“权宜之计”转向“未来趋势”的今天,我们应努力让在线学习行业的每个环节都经得起公众考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将启动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建设项目[EB/OL].(2020-04-10)[2023-03-0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03/zydt/zydt_jyb/202004/t20200410_442294.html.

[2] 韩丹东, 杨蕙嘉. 网络付费刷课灰色产业链须从根上治[N]. 法治日报,2021-10-18(04).

[3] 王淑芳.美国远程教育应对学业欺骗行为的措施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36-39.

[4] 刘胤衡.ChatGPT“横扫”校园缘何遭封杀[N].中国青年报,2023-02-17(06).

[5]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22-03-10)[2023-03-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204/t20220401_612700.html.

[6] 习近平.创新“枫桥经验” 建设“平安浙江”——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今日浙江,2004(12):4-5.

[7] 冯务中.诚信问题的三重解答——读蒋王景萍《诚信的伦理学分析》[J].伦理学研究,2005(1):110-112.

[8] 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05.

[9] 关蓉晖.论诚信的经济观[J].中国行政管理,2008(1):63-64.

[10] GAJEWSKI R. R.IT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an it support solution of e-cheating problem?[C]// BRINDA T, MAVENGERE N, HAUKIJ?魧RVI I, LEWIN C, PASSEY D. Stakeholder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2016:104-113.

[11] ASHWORTH P, BANNISTER P, THORNE P. Guilty in whose eyes?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heating and plagiarism in academic work and assessment[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2):187-203.

[12] YAZICI S, YILDIZ DURAK H, AKSU D?NYA B, ?ENT?RK B. Online versus face-to-face cheating: the prevalence of cheating behaviours during the pandemic compared to the pre-pandemic among Turkish university students[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22(1):231-254.

[13] 何佩航.大学生在线学习失信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15-17.

[14] TURNER S W, ULUDAG S.Student perceptions of cheating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classes[C]// IEEE. 2013 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FIE). NY: IEEE,2013:1131-1137.

[15] NOORBEHBAHANI F, MOHAMMADI A, AMINAZADEH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eating in online exams from 2010 to 2021[J].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22(6):8413-8460.

[16] TOP?RCEANU A.Breaking up friendships in exams: a case study for minimizing student chea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7,115:171-187.

[17] DOBROVSKA D.Technical student electronic cheating on examination[C]// AUER M E, GURALNICK D, UHOMOIBHI J.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K: Springer,2017:525-531.

[18] 陈长胜,孟祥增,徐振国,刘智,刘俊晓.大学生网络学习中失信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6):3-12.

[19] SCHILLER M. R. E-cheating: electronic plagiarism[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5(7):1058-1061.

[20] 汪向東,王危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83-398.

[21] 李爽,鲍婷婷,王双.“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20(2):25-31.

[22] ALLEYNE P, PHILIPS K.Exploring academic dishonest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Barbados: an extension 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 2011(4):323-338.

[23] 陳璐,蒋翠珍,万科.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业失信行为形成机理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0):139-145.

[24] MUHAMMAD A, SHAIKH A, NAVEED Q N, QURESHI M R N. Factors affecting academic integrity in e-learning of Saudi Arabian universities. An investigation using delphi and AHP[J]. IEEE access, 2020(8):16259-16268.

[25] 侯春笑,田爱丽.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公众关注与反思——基于知乎、微博平台话语的扎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6):60-66.

[26] 胡姣,张文兰,陈思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12):36-43.

[27] STRAUSS A, CORBIN J.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8: 1-18.

[28] GLASER B. G. The grounded theory perspective: conceptualisation contrasted with description[M].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2001: 11-14.

[29] 吴毅,吴刚,马颂歌.扎根理论的起源、流派与应用方法述评——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案例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3):32-41.

[30] 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研究,2008(4):86-90.

[31] 王经纶.演化博弈视角下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和解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32] 埃米尔·杜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王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14.

[33] KING M R, CHATGPT. A conversa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atbots, and plagiarism in higher education[J].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 2023(1): 1-2.

[34] 徐亚倩,陈丽,肖建军.联通主义在线课程设计策略研究——基于五轮cMOOC设计迭代[J].中国远程教育,2022(6):67-75.

[35] 郑勤华,陈丽,郭利明,王怀波,柴唤友.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22(4):56-63.

[36] 李爽,刘紫荆,郑勤华.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8):36-42,76.

Research on Driving Facto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ishonest Behaviors in

e-Learning—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SONG Yishen,  FENG Xiaoy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stanc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e-Learning, a significant scale of dishonest behaviors have spawned in the e-Learning environment.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existing distrust industry and potential distrust technology,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e-Learning dishonest behaviors need to be deeply explored.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real online texts and interview data of key individuals, through open coding,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following the co-semantic clues in online texts and the self-reporting clues of stories in interview records, a model of driving facto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e-Learning dishonest behaviors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3 categories, 12 subcategories and 60 driving factors. The model presents three typ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paths, namely "compulsion and habit formation path", "support and objective induction path", and "awareness and institutional resistance path", and illustrates the key factors driving the occurrence of e-Learning dishonest behaviors and th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role of intervention pathway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dishonest behaviors in e-Learning.

[Keywords] e-Learning; Dishonest Behaviors; Driving Factors; Formation Mechanism; Grounded Theory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扎根理论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