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燕
摘 要 在单篇文本的讲读中,引入有相同元素的其他文本(同系文本)进行对照阅读,通过“互补”“求同”“求异”凸显阅读要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理性直觉,从而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隔阂”,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进而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同系文本 理性直觉 情感隔阂
在阅读教学中,最难达到的目标不在技术层面,而在思想情感层面。有时,学生囿于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的局限,对文本表达的情感无法产生深刻认同,形成学生与文本的“情感隔阂”。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因为情感共鸣不是由逻辑推理产生的,而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人事的洞察中获得的。所谓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理性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就做出判断、猜想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激发直觉思维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探讨选择有相同元素的文本(同系文本)进行对照阅读,在“互补”“求同”“求异”的过程中凸显阅读要点,从而激发理性直觉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作品背景的互相勾连
选择有相同写作背景的文本进行“以文解文”,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对作者经历的更完整的了解,同时,会接受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表达的情感的反复刺激。这样,作者意图在作品中传达给读者的情感就会逐渐清楚起来。这是一个从“了解”到“感受”的直觉激发过程。
如教学《再别康桥》。通过对主体意象的分析,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到作品浅层的情感:“金柳”——明艳、美丽,让人满怀爱意;“青荇”——自由、舒缓,让人心生向往 ;“清泉”——宁静、绚丽,让人沉醉其间。通过反复朗诵,诗人像呵护一个美丽的梦境一样的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微笑着流连、默默地道别、寻梦时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梦醒时一切归于沉默的情状,也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但这只是浅层的情感,学生所读出的依依不舍、流连忘返等情感,并没有把这首诗同传统的离别诗区别开来。
在诵读和意象分析之后,如果能将徐志摩的另外一篇作品——《我所知道的康桥》引入课堂并做有效的赏析,那么学生就会了解到诗人当年在康桥求学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读这样的内容,无须多做讲解,学生凭直觉就能领悟到:康桥在诗中不止是一处地点、一种风光,更是性灵的觉醒和曾经拥有过的理想生活。
二、主题内容的由此及彼
倘若文本表达的主题超过了读者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就会出现“情感隔阂”。如教学《故都的秋》,要理清结构,找到文眼,赏析画面是容易的,但做这些要围绕着这篇散文的灵魂: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高雅深邃。可是如何让十四五岁的孩子认同“清、静、悲凉”是一种高雅深邃呢?如何让他们理解这种“悲凉”的审美趣味是超越世俗实用价值观念的对生命衰败的接纳呢?
可以在知人论世之外引入主题相反和相近的文本进行对照阅读,在对比、补充中使字里行间的幽微感觉得以凸显,缺乏的生活经验得以弥补,产生情感共鸣的直觉得以激发。
首先把《故都的秋》同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对照。两文都写到了秋天的“清”“静”并以此为“神”形成秋的“诗意”,但老舍的“秋”清新、明静、活潑,而郁达夫的秋清闲、寂静、悲凉。这种差别是如何产生的?比较之下,学生会自发地去关注落笔点的不同和趣味的差异。朴素的芦花、平淡的柳影、与寂静相伴的虫唱、悠远的钟声、沧桑的民居、浓茶、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青天下的驯鸽声、秋槐的落蕊、蓝白的牵牛花、说着“一层秋雨一层凉”的“都市闲人”……谁会在包罗万象的故都里偏爱这些呢?正是那个从中国的古典传统、禅宗的哲学追求、西方的颓废理论、日本的侘寂之美中走出来的命途多舛、忧郁敏感的人。
其次,利用希沃白板向学生展示美学书籍《日本侘寂》中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拥有“静”的内心(寂心)的人既可以欣赏“有声比无声更寂静”(寂声),也可以欣赏“岁月斑驳的陈旧之色”(寂色)。他们走过了繁华热闹,转而喜爱朴素陈旧的东西,因为从中看到了生命的真实、生活的积累、时间的沉淀。他们在寂然独立和淡泊宁静中获得了一种审美自由——素色、枯寂皆是人间可以安放身心的大美。这是日本的茶道和中国的禅宗所共同崇尚的。郁达夫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又在日本留学多年,怎会不深谙“清、静、悲凉”中的侘寂之美呢?正因有这样的精神修养,所以他才能在普通平凡细微的事物中品出感觉和情致的高雅深邃,才能在其中找到身心的“安放”。
三、美学韵味的触类旁通
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的“韵味”,一部分人感觉很敏锐,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得比较迟钝。就如在不同的班级教学《雨巷》,总会遇到相同的情况:一些学生无须教师多讲,只要诵读几遍就会对之着迷,反复吟诵、赞叹不已,甚至去寻找戴望舒的诗集欣赏摘抄;而另一些学生很难获得这样的体验,即便听过了课,获得的也只是“丁香”的意象内涵、“丁香姑娘”的形象特征、作品的象征意义等一些“知识”,而不是对“诗情”的感受和共鸣。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气质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即后一种学生缺少“直觉”产生的根基。
如何弥补这一点?还有其它什么能激发感受美学韵味的“直觉”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具有相同美学韵味的作品中“求同”。笔者选择了《蒹葭》。虽然相隔几千年,《蒹葭》的作者也不知道中国的“婉约派”和法国的“象征主义”,但这两首诗的美学韵味却惊人地相似:都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的饱含着苦闷的真情;都塑造了一个脱俗悠远、朦胧神秘的形象——“丁香姑娘”徘徊在南方梅雨季节的小巷中,美丽高洁忧郁,“伊人”遗世独立在北方深秋时节清晨的芦苇旁,可望而不可即(沈祎荧);都有朦胧晦涩的主题——可以是纯粹的爱情,也可以是左右上下、求之不得的理想,还可以是诗人苦闷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投射。
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两首诗,还可以播放由两首诗分别改编的歌曲,在不做预设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点。这个“求同”的过程实际是反复刺激“感受”的过程,是让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凸显出来的过程,也是“直觉”得以激发从而让两首诗的美学韵味触类旁通的过程。
统编版语文教材设计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要求语文阅读要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文章”即“1+X”的阅读策略。同时,希沃白板在各级学校已经相当普及,把课外有价值的资源整合进课堂的难度大大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除了可以按照学习任务组织有统一议题的群文阅读,还可以在单篇文本的讲读中根据需要引进“同系文本”来解决教学难题,这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单篇+群文+专题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号:TS(2022)GH10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甘肃秦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