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逐步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育人,着力构建思政育人的大格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科学地融入思政内容,首先要全面理解思政的相关内容,其次从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思政育人的大格局入手。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展开思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一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在日常生活中融合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感恩的一言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利用好授课环境,如何从知识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将思政有效、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体期待,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一门学问。
一、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1]。我国的《教育法》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对其进行的理想、道德、纪律、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体现出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就其中两点举例说明,首先,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最具号召力的旗帜;是指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2]。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具备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的思想觉悟,还要坚决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敌对势力、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与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体现在集中授课,可以通过讲座、广播、知识竞赛、纪念活动和参观各类纪念馆、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实现。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并在这一最佳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深深的洗礼。其次,集体主义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包括尊重、理解、关心他人,懂得以集体利益为重进行团队协作的教育,这是为引导学生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而进行的教育。虽然集体主义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内容有所不同,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当代社会主要的集体主义体现。引导学生在三者发生矛盾时,懂得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利益,其中并不是抛弃个人利益,而是应该做到三者兼顾。只有增强集体主义观点,做到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做到集体的团结,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这一思政教育内容也应该贯穿于作为独立个体的大学生教
学中。
其次,课程思政的本质也是一种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我们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所提倡的课程思政就是将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互相融合,在教书育人中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思想政治培育贯穿其中,在学校教育的建设和管理中将立德树人进行充分体现。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在高校教师的课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生活,才能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抓紧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课堂环境这一主渠道,作为主渠道的课堂环境的范畴也非常丰富。这主要体现在作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和主载体,是指教师通过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将专业知识讲解与其相互融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3];第二课堂是指学生除了在学校第一课堂之外的一切学习、生活活动,包括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文体活动等,也包括教师通过互联网等电讯媒体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第三课堂是指学生走出校门实现的社会实践、毕业岗位实习等,这既是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课堂。这一渠道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创新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实际体验我国的国情、民情,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智慧,在实际锻炼中锻炼意志;第四课堂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各种交际交流活动,走出校门,甚至走出国门的学习交流。在国外环境下,如何管理、引导学生的意识形态,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
大学各专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努力形成专业与思政相协同的效应,强调“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中的主旋律,这也明确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如何落实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首先就要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纲要》强调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加强思政在其中的重要性;并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这三点要求。因此,在当代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发展的阶段,课程思政在全面做好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工作的高等教育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改革开放,尤其全球化的深化,出现了很多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需求的目的性极强的培训,很多高校出现重育才,相对忽略了对人的培育,在某种程度上让很多专业科目的教师可能偏重业务的传授与解答,而忽略了道的
传授。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过去几十年,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多以扩展学生英语专业知识、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强化高校学生对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的訓练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为主。以四、六级考试为例,很多教师在课程讲授中,会根据考试要求和内容,开设针对性的培训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关注的是讲什么,或者根据热点时政新闻的发生应该补充什么内容,很少有教师会提到为什么这么讲,或者为什么需要设置这样一个等级标准,不同的等级说明了什么或者给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带来什么优势。这就极度容易造成学生为了过级而过级,即便通过了全国的英语等级考试,也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理解等级考试设置的背景、意义,无法完全知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国际资本市场与我国资本市场相结合对人才需求的提升,从另一角度讲,这是思政建设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暗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的体现。
我国的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不同的课堂都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也不能仅停留在讲授英语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拓展学生的应用技能上,而是应该在新时代的大环境、大背景下,紧密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人文素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将专业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价值观念的塑造有机结合,在基于世界形势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中国文化、中国智慧融入课程,讲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比中西方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策略
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见解也尤其深刻,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的演讲中提到“学校一直是将传统财富从一代转移到下一代的重要手段”。如果将传统中华美德作为主要内容融入课程思政,这个道理更适宜当今高校教学。爱因斯坦还提到学校只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结果导向的话,终究不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因此,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省如何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发挥指引学生明辨是非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上主导作用,从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素养需求等方面深刻认识到提高自己思政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科研中寻求自身不足,全面、务实地贯彻求实重教、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英语授课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十分丰富,包括理想信念、知识理论、价值观念等,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在提前充分正确了解这些内容后,才能在授课环节加以运用、施以影响。目前,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自己探究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共同点、提升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育人方法与规律、创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增强民族自信心、找到民族文化归属感,各大高校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本校思政专业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学科间的交流、沟通,指导大学英语教师快速掌握课程思政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实现集众人之长,做学生的标杆和榜样。
(二)提升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具体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文化目标、情感目标和策略目标五大模块,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实现从知识增长到精神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如何借助英语这一工具,让大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受到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的启发,获得全面发展。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了解了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脾气性格,才能在课程思政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提升课程设计的能力。在每一堂课的准备、设计环节,要重视教材与补充内容的重要性,因为授课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预期效果的取得。在此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在教书环节主动摸索,也可以借助中外教育教學书籍,或者请教身边资历较深教师,综合众家智慧,提升预期目标;再次,科学地进行课程思政评估。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自身成长,还要利用授课过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估。只有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思,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促进教学工作。因为,任何教学环节,对于问题的反思,都是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发展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消除“思政”会削减专业知识学习的误解
对于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课堂中加入思政内容,有个别教师认为,如果思政内容加入得过于生硬,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如果处理得当,课程思政就会像一把调料,融入英语教学这一佳肴中,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的功效。另外,还有的年轻教师可能心存某种教育误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单纯上好课,传授好英语知识即可,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导,应该由学校专门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职员工负责,存在这种心理误区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的本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需要解答专业学识方面的疑问,还需要解答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尤其是在如今智能化时代,人们对网络存在极大的依赖,网络资源鱼龙混杂,大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辨识能力,这就更需要教师把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也只有这样,才不愧对于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结束语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重要性并积极寻求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德育意识,努力提升德育能力,将自己讲授的每一堂课做到求真、求实,才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实现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刁婧.民办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研与思考[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0(01):64-69.
[3]魏泓.浅谈高职思政课程面临的困境与对策[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出版者不详],2015:117.
作者简介:王瑜(1983— ),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