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历史要追溯到遥远的远古时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演变,酒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总是能够从酒中找寻到契合点。试想,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离开了酒将会怎样?人们可能会失去太多的情感表达,乐趣、悲伤与愁苦将会平淡无奇;也可能会与现存的文化经典擦肩而过,《将进酒》的诗句定然不会成为千古绝唱;抑或会降低生活的品位与哲学的思索,酒神精神的光芒也会暗淡无光。
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的饮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然内化为了社会文化而存在,已经深深地印刻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古代传说中有酒的故事,书法艺术中有酒的激荡,甚至在古老哲学中都可以析分出酒的元素。
在众多酒文化之中,文学创作与文人情感更是充斥着浓郁的酒气,散发着耐人寻味的色彩。自古文人多好饮酒,“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酒与文学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文人如果一生中与酒無缘,也或许难以成就传世的经典佳作。在本期的栏目中,我们另辟蹊径,跳出对文学创作者和文学作品传统的美学审视,转而从他们日常生活中几乎被我们所忽略的嗜好入手,从酒与人、文与酒之间关系的阐释中,探寻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作品审美特性。
——张勇(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
郭沫若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擅长书法、爱好古玩、喜欢收藏等方面已被我们所熟知,但他一生颇好饮酒、酒友众多,在各种酒局中留下了诸多可供传颂的历史故事。诸多中国现代文化名家,如胡适、郁达夫、徐志摩、老舍等人的日记、回忆录等,就多次记载了与郭沫若相约畅饮、酒酣赋诗、谈天说地的欢愉场景。
郭沫若一生参加的酒局众多,如果非要在其中选出影响力较大,后人反复提及、记录,且较有历史意义的一次酒局,那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邀约胡适、徐志摩等文界翘楚参加,并在其间的“亲吻”胡适的酒局了。
当事人胡适在1923年10月13日的日记中,曾对此酒局有过详细记述:
沫若邀吃饭,有田汉、成仿吾、何公敢、志摩、楼□□,共七人,沫若劝酒甚殷勤,我因为他们和我和解之后这是第一次杯酒相见,故勉强破戒,喝酒不少,几乎醉了。是夜郭沫若,志摩,田汉都醉了。我说起我从前要评《女神》,曾取《女神》读了五日,沫若大喜,竟抱住我和我接吻。
(沈卫威编《胡适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另一位当事人徐志摩也在《志摩日记》中记录道:
前日沫若请在美丽川,楼适庵适自南京来,故亦列席。饮者皆醉,适之说诚恳话,沫若遽抱而吻之——卒飞拳投詈而散——骂美丽川也。
胡适与徐志摩日记有关1923年10月13日的记述基本可以互相印证这么几个事实,一是此酒局是郭沫若主动组织;二是参加者共七人,并且都是当时文化领域的名人;三是酒局氛围融洽和谐,当局者几乎都过量而醉;四是醉后都有较为冲动的举动。其实本次酒局可能大家更关注的应为,郭沫若为什么请客,特别是他为什么对胡适作出了如此夸张的动作呢?
这是一场和解酒局,并非一般朋友间闲谈聊天,如要仔细梳理它的前因后果,其间寓意会不言自明。胡适在1923年5月25日的日记中记录如下:“出门,访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结束了一场小的笔墨官司。”此条信息至少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那就是胡适与创造社核心成员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如果聚焦于“五四”文学现场,就会发现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同仁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发生过大大小小的论争、论战不在少数,特别是与胡适之间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1921年白话新诗集《女神》出版发行后,虽然郭沫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舞台上声名鹊起,但相较于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而言,郭沫若毕竟还仅仅只是一名崭露头角的新人,当时的文坛红人非胡适等人莫属。从新诗集出版的时间来看,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自然要比《女神》引领了风气之先,但《女神》的出版发行,乃至被青年人所追捧的现实,的确挑战了胡适的权威地位。两个同样有着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隔空较量也自此拉开了帷幕。非常巧合的是郭沫若与胡适的第一次会面与相识,也是始于一场酒局,他们同赴了商务印书馆的高梦旦邀约众友的聚会,但是俩人的彼此第一印象并不好,胡适认为郭沫若“颇有文学的兴趣。他的新诗颇有才气,但思想不太清楚,功力也不好”。郭沫若则在事后多年后,还不无嘲讽地写道:
他每天是乘着高头大马车由公馆里跑向闸北去办事的。这样煊赫的红人,我们能够和他共席,是怎样的光荣啊。这光荣实在太大,就好像连自己都要红化了的一样。
而在1922年因余家菊有关“误译”的事情,在郁达夫和胡适之间,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夕阳楼之争”,作为共同缔造创造社的亲密盟友郭沫若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自觉间加入论争的漩涡之中,在《回响之回响》《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等文中对胡适的批评也愈加犀利,他直言不讳地认为胡适“因出名过早,而膺誉过隆,使得他生出了一种过分的自负心,这也是无可否认的实情。他在文献的考证上下过一些功夫,但要说到文学创作上来,他始终是门外汉”。自此,郭沫若与胡适间的龃龉与裂痕更加深厚。此后,胡适便不断向郭沫若释放善意,主动给郭沫若去信希望双方能够和解,经过徐志摩等人的撮合,胡适便来到了郭沫若家中拜访,也算是迈出了交好的步伐。郭沫若当然理解胡适的寓意,因此便主动邀约胡适、徐志摩等七人一同饮酒畅聊。此时毕竟双方还仅仅只是在文艺创作观念上的差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他们自然遵循这君子相处的“和而不同”之道,经过了较长时间深入的接触与较量,在酒局上胡适自然而然的对郭沫若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肯定了《女神》的创新价值,而激情无限的郭沫若自然而然就喜从往外,在胡适脸上一吻,表达了纯真炽热的情感。因此这场酒局就自然成为郭沫若酒局酒事中最鲜活的记忆了。
写诗与酒局仿佛是不可拆分的互相衍生的意象,酒至酣时诗情自然会如泉喷涌,诗至工时酒自然会更加甜美。苏轼“酒酣胸胆”后抒发出“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诗仙李白“将进酒,杯莫停”时感悟出“人生得意须进欢”的生活意境,同李白、苏轼等古代文人雅士一样,郭沫若也是一位主情主义的现代白话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的激情和不羁的想象。在郭沫若所创作的诗歌中,就有数量不菲的诗作是在酒局中写就而成为传颂的名篇佳作的。
郭沫若与徐悲鸿是莫逆之交,他们自1925年秋相见、相识后,相互提携、互赠诗画,成为一生的挚友。他们之间既有在战火纷飞年代在为国为民请缨抗敌中的聚首,也有小酌怡情嘘寒问暖的宴请唱和。1945年2月5日,郭沫若前往嘉陵江北岸山上的祠堂里,带着周恩来同志嘱托转交的延安小米和红枣看望在此养病的徐悲鸿,同时寻求进步人士徐悲鸿和廖静文对自己所起草的战斗檄文《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的支持和签名,出于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拳拳爱国之心,徐悲鸿和廖静文毫不犹豫地在《进言》书上签上了名字,表明了自己支持抗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他们相谈甚欢,时至中午廖静文便出门购买了一瓶四川大曲酒和下酒的小菜,因徐悲鸿尚在生病中,只好由廖静文作陪。郭沫若一边喝酒,一边与徐悲鸿夫妇交谈,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推杯换盏之际《访徐悲鸿醉题》一诗便应运而生。诗中写道:
豪情不让千盅酒,
一骑能冲万仞关,
仿佛有人为击筑,
磐溪易水古今寒。
此诗以酒为题引经据典,借助于太子丹在易水边送别荆轲,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情壮歌,表达了他们二人誓死赴难的凛然正气的,在另一个层面上,“一骑能冲万仞关”也是对徐悲鸿《奔马图》的唱和与回应。《奔马图》创作于1941年,在右侧有题跋:
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之,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
此时正是现代中国民族命运的关键之时,郭沫若非常敬佩徐悲鸿在国难当头所表现出的高尚气节佩服有加,对徐悲鸿所创作的《奔马图》赞不绝口,腾空而起的骏马极大激发了处于低潮期民众的热情,提振了全民抗战的勇气与力量。
郭沫若一生多叛逆,喜抗争,因世事无常也常处于苦闷与逆境之中,当他面对命运的劫难、生活的波折、无常的人生时,除了写出不平之鸣的作品外,邀友饮酒,借酒泄情便成为他度过困苦与煎熬的一种有效方式,郭沫若因酒也结识了不少患难与共的朋友。
郁达夫是郭沫若并肩战斗挚友,他们联合留日的中国青年成立了洋溢着浪漫激情的创造社,烙刻下青春花开花落时的鲜明印记。共同战斗的岁月中,他们逐步发展成为关系亲近的酒友。1914年前后郭沫若与郁达夫都来到日本了留学,20岁左右的他们,面对异国他乡的风情,再比对积贫积弱的祖国,新鲜感、压迫感和屈辱感交织在一起,“生”的苦闷和“情”的困惑不时涌起于心间,离家的情愁、学业的压力和民族的不幸,使他们常常产生无法排遣的情绪,郭沫若在给郁达夫的信中写道:“如今转到福冈来,无名的烦恼依然纠缠着我。前礼拜去上了几天课来,那种刻板样的生活真要把我闷死。”(《海外归鸿·一》,《创造》季刊1922年5月第1卷第1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郭沫若与郁达夫便时常互相邀约到小酒馆中畅聊,一边喝着日本的清酒,一边谈论对时事、对理想、对人生的种种不满,以解心中的郁积。创造社成立后郭沫若与郁达夫为首的青年人在创造社成立后四面出击,着实在“五四”文坛风光无限,他们与文学研究会抗衡,指责胡适的翻译,讽刺鲁迅的小说创作,可以说真正掀起了“五四”新文坛的惊涛骇浪,但是在大浪翻滚的海洋中,他们有着别人不知的苦闷,在狂放不羁的外表下,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压力,此时“借酒浇愁”也成了生活的常态。四马路泰东图书局的编译所,就是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仁暂时的栖居之所,胡适、徐志摩等人也亲历过此处,见证了郭沫若落魄的生活环境后,习惯于优雅度日的徐志摩惊叹道:
然以四手而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竟窘,无怪其以狂叛自居。
诚然如此,创造社能够创立、发展乃至维持,其中的艰辛估计只有身处其中的郭沫若等同仁深有体会。四处出击必然带来的是遍体鳞伤的伤痛,身体的伤痕可以复原,但是他们辛苦编印,被寄托上无限希望的《创造》季刊却出师不利,首刊的销量不佳,有四分之一的刊物滞销,并没有形成理想中被抢购一空的胜景,失落之情溢于言表,而此带来的是更大的心灵创伤。作为创始人,又是《创造》季刊编辑者的郭沫若与郁达夫,得知此消息后,也无力改变目前的局面,只能徘徊在四马路的酒店之中,在觥筹交错间三十几壶酒瞬间穿肠而过,他们俩自比饿死在首阳山的“孤竹君之二子”。以此来表达他们悲愤、郁积之情,奋发、斗争之感。
郭沫若喜爱喝酒既然成为日常生活过往中的一环,那也必然融化到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了。在郭沫若的诗作、小说以及历史剧创作等各体文学作品中,时时都会有酒的意象与情节。
在古体诗中酒的意象比比皆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将进酒,杯莫停”的豪情,都是作诗与饮酒的完美结合。喜爱饮酒的郭沫若在诗歌创作中自然也少不少对酒意象的表述。郭沫若在少年诗稿中就存有多篇以酒为题的古体诗,如《苏溪弄筏口占》:
临溪方小筏,游戏学提孩。
剪浪极洄泝,披襟恣荡推。
风生荇菜末,水激鹁鸂媒。
此地存苏迹,可曾载酒来。
诗作较为平实,写景抒情,直抒胸臆。描写了作者在苏嵇河上学习划竹筏,与同学一起嬉戏玩乐的场景,诗作中由自然景致转换到人文情怀,以酒来感叹物是人非,时光不复的情感。郭沫若为傅抱石所画《渊明沽酒图》的题诗中也有酒的意象,诗中写道:
村居闲适惯,沽酒为驱寒。
呼童携素琴,提壶相往还。
有酒且饮酒,有山还看山。
林腰栖宿雾,流水响潺湲。
此意竟何似,悠悠天地宽。
诗作在对画面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和阐释。“呼童携素琴,提壶相往还”与“林腰栖宿雾,流水响潺湲”两句用写实的手法对描述了画面中的景致,但是如果仅此而已,仿佛缺乏了生机与活力,景致也略显呆板,于是郭沫若便借助于酒的意象,盘活了全诗,“有酒且饮酒”的生存方式,使得景致与人生有机和谐融合在一起,以此达到了畅游无阻的至高精神境界。
郭沫若所创作的《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等历史剧中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场景构思也多有“酒”的意象,他时而借助“酒局”推動情节发展,时而运用“酒事”渲染戏剧氛围。《蔡文姬》是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创作的一部著名历史剧,该剧借助于舞台艺术的手法重新演绎了文姬归汉的经典历史故事,重塑了蔡文姬、曹操等著名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在这部历史剧中就多次出现了酒宴的场景,描写出了以酒话别、把酒临风、借酒接风等场景与情节。第二幕就着重描写了蔡文姬在离别前单于为她所举行了欢送酒宴,“自穹庐中时有胡婢捧出羊糕、马潼酒或干果之类,置主客席前。酒须时时斟添。”因为是送别的酒宴,因此该幕的语言较为轻松自然,口语化成分较多。
单于??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唐唐……
去卑??须长四尺,声如洪钟。
周近??(抚掌大笑)呵哈哈哈哈,(向去卑)你们说的完全不对!
这种简短、通俗的语言恰恰就是酒宴中闲聊式的话语表达方式,以此也勾画了轻松愉悦的戏剧氛围。随着酒宴的进行,气氛逐渐由轻松转为了紧张,单于误会了左贤王,吩咐士兵捉拿左贤王,此时将第二幕的戏剧冲突推向了高潮,但很快误会解除,酒宴继续进行,戏剧的氛围再一次转向了轻松自然,在依依惜别中结束了本幕的剧情。可见,《蔡文姬》第二幕情节的进展、矛盾的产生、冲突的高潮以及舞台的平衡等关键戏剧创作手法的背后都是以酒宴为背景展开和推进的。
郭沫若的酒局与酒事展现他丰富多元的生活态度,在人际交往、为学为文、日常生活中都渗透着通透自然、达观豁达的文化品格,其间自然也凝结成了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历史点滴,值得后人去思索。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