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茜,庄礼兴
1.黔西南州中医院针灸科,贵州兴义 5624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 510000
人类病谱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由营养性疾病、传染病等转为与生活行为、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身心疾病。当代的医学也从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2]。相关资料显示,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多数心身疾病患者,目前医院心身疾病患者在总患者数量中占比可达25%~35%[3]。
现代医学认为心身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各种因素间有相互影响联系,目前主要认为其发病理论包括心理生物学理论、心理动力学两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多种身心疾病中发生作用,潜意识心理冲突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变化,对特殊的器官进行作用,从而致病。但心理动力学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在于其片面夸大潜意识作用,将躯体疾病中的多种症状均解释为潜意识中情绪反应象征,进而影响对其他发病原因的研究。心理生物学的理论认为,情绪对躯体疾病影响较大,且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某种器官或系统影响尤为明显;强调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也强调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机体对疾病易感性、适对抗性、适应性等概念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中医学将“心身疾病”归为“情志”等范畴,并将其分为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心身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脏腑相关论”,其中“形神合一”是为心身统一论理论基础[4-5]。神调控、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能调控机体脏腑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李时珍[5]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中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人体高级精神活动之所在,主人的精神活动。王清任[6]也在《医林改错》中提到:“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把人的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皆归于脑。《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论第一》中强调,“神”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大量针灸治疗心身疾病的处方[7]。
庄教授认为,所谓调神针法,就是以针刺治神,所有与神志相关的疾病,都可以用调神针法治疗。庄教授将精神心理因素等导致的躯体异常统称为“心身疾病”[8]。
①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单一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身心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类疾病可以出现头痛、胸闷、睡眠障碍、颈肩痛、腰背痛等症状,庄教授在治疗上以调神为主,可以缓解全身症状[9-10]。
②身心疾病是由于个体身体出现生理变化,由此引发的心理、行为变化,如帕金森病、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阿尔茨海默症[11-12]。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改变,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调理与。庄教授认为这一类疾病除了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辅以调神治疗,疗效明显。
“调神针法”是庄礼兴教授在继承靳三针调神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针刺方法,渊源于《内经》“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理论,是在原有疗法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经过多年来临床的不断实践、总结,主要用于治疗情志病、脑病、痛证等疾病,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3]。随着社会进步、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情绪波动也越发明显,对心身健康造成影响。目前,精神健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整体健康的主要问题。庄教授运用调神法,将效果最佳的调理神志穴位进行组合,并可依据个体情况辨证取穴,精简取穴,疗效确切,是为调神针法。具体组穴——主穴: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根据不同病证、症状灵活加减配穴,如:睡眠障碍加申脉、照海,情绪不稳加合谷、太冲、内关。根据不同病证、症状灵活加减配穴。
督脉与脑关系密切,同时为阳脉之海,百病皆主,“神”的维持需要阳气作用。《针灸大成》中谈到:“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为之督纲,故名曰海焉。”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诸阳经联系密切,头顶为阴经、阳经汇合处,故督脉能调整全身。《难经·二十八难》中督脉“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可见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与脑有密切关联。《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的“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提示“神”需要阳气的温养。四神针在百会穴前后左右1.5寸,其中左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前后穴均位于督脉,督脉、膀胱经与脑相络属,故四神针与神志活动关系密切[14]。与四神聪比较,四神针与百会距离相对远,刺激面也较广,故有显著的开窍解郁、安神醒脑的作用。头部督脉排针是庄教授总结经验而成,以“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为主要理论基础,神庭、印堂均为督脉穴,头部督脉排针着眼于调节头部督脉经气的运行,通过经络腧穴的进治作用发挥调节脑部气机、调节神志的功能。
心藏神、主神明,因此心对神而言很重要。心包为心脏外包膜,能护卫心脏,一旦邪气犯心,则必先侵犯心包络。神门为手少阴心经腧穴,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有沟通心包的作用,外邪侵犯心包干扰神明,很多经典记载内关对于心烦、失志等身心疾病有显著治疗作用,如《针灸甲乙经》等“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内关穴主要起重镇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调节肝、脾、肾功能,通足三阴经的经气,可滋补肝脾肾之阴血,三阴气血通达则能滋养心神,故能发挥安神调神的作用[15-16]。四关穴,即双侧合谷、太冲。合谷属于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属阳主表,气能升降、血能宣通。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的腧穴和原穴,肝藏魂、安神定志、解郁除烦。二穴相配,相互为用,协同增效,促进全身气血畅通。因此取四关穴可通过疏泄肝气、通调周身气血来调神安神[9]。
庄礼兴教授继在临床针刺治疗中重视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促使其使树立信心,始终坚持“调神”的理念。其强调重经不重穴,根据施术时患者体位的不同取督脉上不同的穴位,不完全拘泥于印堂、神庭等督脉穴位。如俯卧位时可取后顶、脑户、风府、哑门,仰卧位时也可取素髎、人中等。
庄教授非常重视“得气”,强调“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后可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调神针法的补法要求重按、轻提、徐入;泻法要求轻按、重提、徐出。迎随补泻在四神针的针刺方向上体现。四神针针尖向百会,能聚神、守神,为补法;针尖背离百会穴可散神、开窍,为泻法。无明显虚实偏向或病机为经脉气乱的则行导气同精法。调神庄教授在《灵枢·五乱》及东垣针法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运用了导气同精手法,治疗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气机不畅各类病证。操作时,庄教授强调应“徐入徐出”,即进针退针的速度为6次/min,穴位不分层次,重在指下用力,进退针时可略微弯曲针身,增强得气感。“得气”后,可以暂停运针,但指不离针,仍能达到得气的目的。“补泻无形”在于该针法不是补泻手法,亦不是平补平泻,而是使营卫之气协调,以达“阴平阳秘”。提插过程医者缓慢进针、退针,“意在针下、手如握虎”;患者集中精神体会针感,若能做到“两神合一”,医者针下有“如鱼吞钩”,患者有酸麻重胀感,并向患处放射,达“气至病所”,则疗效最佳。如在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疾病时,庄教授善于在合谷处行导气同精手法,使患者针下酸胀感从合谷循经传导至手臂、肩部甚至到对侧口鼻旁、面部,可达最强针感。
调神针法渊源于《灵枢》的针灸调神思想,庄礼兴教授传承应用了靳三针疗法的调神组穴,将之应用于各类疾病,充分发挥了针灸理、 法、方、穴、术的诊疗特色[17]。
(1)调神为主: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调神针法可以直接起作用,取穴以调神针法为主,辨证或随症配穴。
患者马某,男,47岁,两月前因自觉头昏就诊,发现血压偏高,诊断为高血压病。此后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每晚睡眠时间不足3 h,伴胸部憋闷、心慌,烦躁不安,偶感头痛。无胸痛、呼吸困难。纳差、二便调。就诊时主诉平日心情烦躁,夜晚难以入睡且伴有潮热,盗汗,坐卧不安。白天感到精神疲倦,工作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任何事情都无法提起兴趣,食欲减退且体质量下降,心慌,烦躁不安,容易紧张,胸前如有石头堵塞般感觉。心脏彩超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就诊时见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失眠(心神失养)。
针灸治疗处方:①电针:四神针,神庭,印堂。②留针:申脉,照海,三阴交,内关,神门。③红外线治疗。
经针灸治疗3次后,患者自诉睡眠情况有所改善,每晚可保持5 h睡眠,情绪波动有所缓解,但仍存在入睡困难,烦躁不安等问题。予以继续治疗,治疗半月余后患者自述已恢复正常睡眠,每晚可熟睡6~7 h,且情绪稳定,烦躁感减少。
按语:失眠多种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患者夜间入睡难、易醒、早醒,日间精神状态差,常常感到疲劳、困倦、想睡觉,进而持续影响工作生活、身心健康[18]。在中医的认识中,失眠又名不寐,《内经》中称“不得卧”“目不瞑”。失眠总的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阳盛不能入于阴或阴虚无以纳阳。庄教授取四神针可升阳气,调元神,充分体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理论。督脉穴位结合排针法,不仅取通督调神之效,还有排针通经活络之功,使得安神助眠作用倍增[19-20]。
(2)以调神为辅:各类慢性病或疼痛性疾病,久病出现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神志症状,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以调神法辅助治疗,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以获得最佳疗效。
患者宁某,男,45岁,主诉:反复右侧面痛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难忍受。于外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片2片/次,3次/d,加针灸、中药等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现症见:右侧太阳穴周围、耳前、颜面部疼痛,呈刀割样,洗脸、刷牙、说话等动作时疼痛加重,自觉情绪烦躁易怒,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边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面痛(邪郁少阳)。
针灸治疗处方:①电针:四神针,神庭,印堂,风池。②留针: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夹承浆,合谷(导气同精手法),中渚(均取右侧)。③红外线治疗
针灸治疗2次后,患者自诉右侧面痛减轻,继续巩固治疗2次后,患者逐渐停服卡马西平片。半月后,患者再次就诊诉右侧面痛反复,但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疼痛部位不变。予继续治疗4次后,患者面痛未再发。
按语:三叉神经痛病是指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疼痛[21]。患者发作时出现灼烧样、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每次疼痛可持续数十秒,突发突止,不发作时与常人无异,但发作严重的时候可能出现同侧面肌抽搐、流泪、面部潮红等情况,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2-25]。三叉神经痛病属中医“面痛”范畴,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寒冷刺激或是情绪刺激等诱发,发作次数不定,突发突止,间歇期无症状。发病部位以上颌支、下颌支多见。庄教授认为该患者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致气机不畅,气郁化火,肝阳化风,风火上扰头面,发为面痛。庄教授在长期临证中发现,不少面痛患者除了面部阵发性疼痛外,还常伴有情绪低落或情绪紧张、烦躁易怒等精神情志改变,精神情志改变又易诱发面痛,二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与神志有关,可用调神止痛法来治疗。
身心疾病危害人们健康,现阶段的生物、医学模式尚不能满足当今医患需求,因此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理念变化。针灸治疗是一种身心同步调节过程,针灸疾病谱与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故针灸治疗心身疾病具备一定优势,临床应当探索身心疾病的原因,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身心疾病中医学治疗的开展,发挥针灸治疗心身疾病的强大优势。调神针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病种广泛,疗效显著,不仅是“心身疾病”,由于其对脏腑功能有整体调节作用,所以对于各类病位在脑、与“神”相关的疑难重症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共同挖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