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数字化教材成为近年来探索和开发的一种新型教材模式。相对于纸质教材而言,数字化教材不仅能够随时随地更新内容,而且形式上更加丰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教材还能够实现人机互动,促使教与学之间的实效性更强。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数字化教材建设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学;数字化教材
互联网的普及与科技的创新让世界开始迈向数字化,高校中有很多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探索和开发融合富媒体资源的数字化教材。目前,数字化教材已经开始被部分高校课堂使用。实践中发现,将数字化教材运用到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有效改进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让知识创新与共享得到更快速的推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数字化教材正伴随着教师的运用与实践,逐渐普及。高校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
一、数字化教材概述
(一)数字化教材的内涵
数字化教材,即以数字形态存在、可装载于数字终端阅读、可动态更新内容、可及时记录交互轨迹的新型学习材料[1]。需要明确的是,数字化教材并不是简单将纸质教材处理成电子版,将教材内容完整呈现出来,一般来说,还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材中引入辅助数字教学资源,如简单易懂的动画展示、丰富有趣的视频资料、详尽的例题解析、多元化的思考练习、拓宽视野的课外知识等,并且可以实现学習过程中的交互和学习行为的跟踪。例如,蓝墨MOOT云教材就是一种融入多介质富媒体资源,可以实现立体交互与学习行为跟踪的数字化教材。它融合微课视频、3D动画等数字教学资源,通过交互式学习及社交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学习过程跟踪和学习效果评价[2]。
(二)数字化教材的优势
数字化教材与纸质教材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几大优势:第一,数字化教材可承载的内容资源量巨大,传统纸质教材由于要考虑定价、携带便捷性等因素,一般会对篇幅进行一定控制,所容纳的内容相对有限,数字化教材可以跳出篇幅局限;第二,数字化教材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编辑,出现错误可以及时修改,相关理论和技术如有更新可以及时上传,教师有了新的教学想法也可以及时补充和调整;第三,数字化教材方便携带,学生只需要一台电子设备,即可存储所有教材,无需像原本的纸质教材时代,上课需要背多本教材;第四,数字化教材使用起来,呈现方式更加生动直观,多介质富媒体资源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实践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在建设高校数字化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开展相关工作。统一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展示形式要相统一相匹配,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设备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为教材提供更多生命力。
(二)及时性原则
教材应结合教育政策导向、学科前沿发展及教学实践反馈等,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例如,工科相关专业应按照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将学科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及时融入教材,根据教学设计及教学需求更新补充课程思政案例及工程应用案例等,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三)交互性原则
数字化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交互性,学生可以与教材进行一定的互动,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建设数字化教材,教师有必要对交互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出交互性的特点,使用更加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实现教与学的实时、高效互动。
(四)便捷性原则
便捷性即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呈现出更加方便学生使用的数字化教材。建设数字化教材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操作习惯、日常需要,同时,便捷性还意味着教师要加强教材整体设计,要考虑建设并不断完善课程与课程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五)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教材。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信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材内容、难度和形式的个性化调整。个性化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个性化的数字化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进行智能化调整,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六)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建设数字化教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教材内容应具有更新迭代的能力,能够随时跟进教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教材的设计和制作应考虑技术的更新和替代,确保教材的长期可用性和可更新性。此外,教师和教育机构应建立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字化教材,以适应教学需求的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学生学习需求。可持续性原则还包括教材的经济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教材的制作和分发过程应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采用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教材的生产和传播,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实践思路
要建设数字化教材,高校首先应当对数字化教材的优势、特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建设数字化教材的重要性。再者,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特色、优势资源,通过开展立项等,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或从局部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例如,首先开发新兴领域专业数字化教材,随后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整体数字化教材建设。当然,要在高校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工作,最重要的是明确如何建设数字化教材,下文将针对数字化教材编制所需要重视的环节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探究。
(一)数字化教材的设计
数字化教材的设计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细致的了解,能够将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导向,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案,优化教材内容。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步进行:
1.教材顶层设计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梳理出教材的顶层架构,搭建好教材的“四梁八柱”,确定好教材的主要定位和核心内容。在进行教材设计时,需要思考清楚应当使用什么逻辑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各个章节应该如何安排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从系统的角度设计和关联各个知识点等,只有明确了整体框架,提炼出关键内容,教师才能在后续进行数字化教材编制时,明确目标与方向。
2.教材细节设计
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等,针对教材开展进一步的细节设计。教师需要明确教材各章节内容、重难点知识分布,及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根据不同内容匹配与之相适应的数字资源和呈现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字化教材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加便捷、贴心。此外,教师可以在把握课程重难点的基础上,安排若干拓展章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对该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数字化教材的编制
在进行数字化教材编制时,应当围绕前期教材设计的内容展开,具体内容编制步骤如下。
1.提升自身素质,利用现有资源
教师要完成一部教材的数字化建设,就必须对数字化教材的编制方式以及所使用的技术有一定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数字化技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当下已经发展比较完善的教材设计平台,积极尝试和开展相应的数字化教材编制工作。教师不仅要对现有的数字化教材编制技术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应对数字化教材编制艺术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感受的方式,融入教材编制过程之中。
2.进行准备工作,设计脚本素材
脚本编写即为教师在课堂上所想要实现的过程與效果的前期假设,需要教师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与设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脚本编写工作时,需要教材的总体说明、内容的表现形式、整体结构的安排、背景设计等。素材的准备方面,需要教师提前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收集和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字化素材,如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为了避免后期因为素材的缺失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在进行素材准备的过程中,可根据章节或类型进行素材的分类。
3.整合所有内容,形成数字化教材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便可以根据自身安排,利用工具进行内容的整合,形成完整的教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对于素材的简单罗列。事实上,数字化教材要兼顾传统教材的建设要求以及数字化表达方式的特点,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规范进行。
第一,教师需要确保数字化教材中的文字、公式、图表、数据等是准确的,是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是能够通过科学性检验的;第二,教师在进行页面安排时,背景颜色与前景颜色最好能够有一定协调性,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从视觉上感觉更加美观,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学生因页面色差过大而在学习过程中分心;第三,由于部分环节需要安排音乐,教师有必要对背景音乐进行一定了解,确保背景音乐不会干扰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第四,应尽量避免在同一页面中,安排多个动态事物,避免学生感到眼花缭乱,也能够让页面整体更加美观;第五,在教材中所安排设置的操作方法应当符合学生日常的软件操作习惯,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操作技能;第六,在进行内容的呈现时,教师应尽可能选择丰富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快融入学习过程之中;第七,数字化教材中的展示应当是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展示教师为其安排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浏览一些扩展内容等[3]。
(三)数字化教材的检测
在编制完成教材后,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核查相关内容是否合格。同时,还可以通过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机制进行检测。通过发现不足、完善提高,不断改进和优化教材内容[4]。
1.教师自查检测
通常情况下,对于教材的检测主要包括内容是否存在错误、功能是否完备、是否能够实现想要的效果等。整体检查完成后,教师便可以对其进行封装与打包。为了确保安全,也为了后续使用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将编制成的数字化教材制作成独立的文件包,并通过外设硬盘存储、刻录光盘等形式,进行保存。
2.使用反馈检测
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教材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分享其使用感受或者对教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为后续的教材完善做进一步的准备。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教材中写明自己的邮箱等联系方式,如果数字化教材被扩大传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四)数字化教材的应用
要推动数字化教材建设,不能将教材建设停留在制作上,更应当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要让数字化教材的教学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仅依赖教师的力量难以实现目标,重要的还是高校以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案,让数字化教材能够运用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1.开展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培训,明确数字化教材运用到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和技术化水平,让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让教师打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方式,愿意尝试在课堂上使用数字化教材,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化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率[5]。
2.开放教材平台
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等渠道,向学生公开数字化教材,方便学生通过自身移动设备或计算机等进行学习,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材的一大特点是便于分享,在当今互联网较为普及的时代,数字化教材能够帮助更多不方便获得教材的人、不愿意使用纸质教材的人,更为便捷地使用教材内容。
3.择优进行出版
对现有数字化教材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质量较为优秀、适用范围较广、学生反馈良好的作品,进行正式出版,以推动数字化教材迈向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率,让更多人可以从中受益。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让教材的学术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能够进一步调动编者的积极性。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数字化教材出版业务,因此,高校有必要与出版社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教材建设。
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前各高校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数字化教材建设趋势已成为必然。但是要推动数字化教材建设,还需要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数字化知识,积极掌握数字化技术,转变固有学习观念,数字化教材才能早日建成,教育数字化战略才能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牛楠森.数字教科书:教育转型发展的必选项[N].光明日报,2023-1-5(14).
[2]康东,董阁.蓝墨MOOT平台下的高校开放式数字化云教材开发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1):90-92.
[3]王斌.关于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3):73-76.
[4]崔伟.大学教材数字化出版创新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3(3):131-134.
[5]王建虹.高校数字化教材开发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2):21-24.
作者简介:毛莹(1981— ),女,汉族,辽宁凌源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编审,硕士。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