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星空文旅供应链构建研究

2023-09-16 13:21朱群芳董小虎孟超群韩春来
供应链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产业链

朱群芳 董小虎 孟超群 韩春来

关键词:星空经济;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934(2023)05-0039-09

一、引言

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文化逐步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旅游也成为文化最大的载体。2021年国内线下旅游总人次32.46亿,国内旅游总消费达2.92万亿元[1]。

文化旅游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2],而且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3]。贺小荣和徐海超[4]从乡村文旅产业角度提出要立足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抓住市场开发机遇并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发特色文旅产品。文旅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朝阳产业,星空文化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是提升文化内涵,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创新途径。随着《流浪地球》系列大片热映,三体原著热销,搬上荧幕,观星热潮不断攀升,观星成为旅游发展的又一热门主题。位于英国诺森伯兰郡的夜空公园通过提供专业的天文台、特色的体验活动,如观星住宿套餐等,每年可为当地带来2500万英镑的“天文旅游”收入。此外,旅游路线规划也带动了星空经济的发展,如从开普敦出发的南非沙漠观星之旅、雷克雅未克出发的极光之旅等。我国宁夏自2019年起依托区域星空资源将星空文化赋予到景区、酒店、主题活动中,成功打造出“星星的故乡”文旅IP品牌。在国外,一些乡村通过减少当地光污染,保护星空资源,成为了良好的旅游观星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5-6]; Jacobs et al.[7]通过分析南非卡鲁乡村现有游客的旅游行为、经历和期望, 以及当地村民的期望, 探讨了该地区利用天文旅游, 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以及实践案例为星空带动城乡文旅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

随着夜空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内也涌现出关于夜空保护[8]、暗夜公园建设与演变问题[9-11]、以及星空旅行[12]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设立夜空保护区或者夜空社区以便满足在城乡内观星的需求。综上,现有研究多从环境、生态考察夜空建设方面,或者考察星空旅行、星空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鲜有从经济理论角度阐释星空经济。文章基于星空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方面,阐释星空经济基本概念与发展效益。进而通过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现有条件,提出城市副中心基于星空经济发展文旅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建议。

二、星空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星空经济

星空经济指以星空为概念创造出的产品、服务和市场构建而成的经济业态,其包括与观星相关的旅游、住宿、餐饮、文创、演艺、研学、休闲、会展、天文观测和摄影设备产销、社群等各种产业业态和经济关系。

供给端:随着城市化发展,过度以及不适当的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问题导致星空的“消失”。据2016年发布的《世界人工夜空亮度图集》,全球约8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天空下,超三分之二的人无法看到夜空银河[13]。基于此,1988年国际夜空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IDA)成立,旨在宣传黑暗天空保护理念,推动光污染防治策略的立法,保护全球脆弱的生态体系。协会通过建立国际暗天空场所分级体系、教育社会大众、认证灯具、出版书籍、政策游说、设立奖项等方式来提高人们对光害的认识和保护黑暗的意识。自然夜空的保护促进了星空旅游的发展,随后文旅行业转型升级,英国、美国、日本、新西兰、玻利维亚等国家大力发展星空经济。

在我国,星辰夜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浪漫追求和灵感来源,有诸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浪漫神话,有如《授时历》《甘石星经》等的天文学著作,有测天仪器浑仪、纪限仪等天文仪器,可以说神秘的星空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无与伦比的自然资产。此外,多样的地理风貌和生态环境为观星文旅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各个地方也不断发展自身星空资源,来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夜空保护地——阿里夜空保护地,凭借着自身优势打造出集绿色、科研、旅游多效益的星空文化产业。而即使是像深圳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也开始重视开发星空资源。2021年9月,深圳市正式发布实施《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建设大鹏星空公园,打造夜空保护示范区。成都、杭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加入建设夜空城市的规划中。逐渐改善的夜空环境为观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星空也愈加憧憬,以观星为目的衍生出天文观测、星空讲座、天文摄影、夜空徒步等活动,星空旅游、星空观测不断发展起来。在某些良好的观星地点还提供了帐篷和房车野营、主题民宿、科普讲座、天文设备、文艺表演等服务,为保证白天的客流量,许多观星地结合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依托村镇,打造了温泉、滑雪、漂流以及婚庆等众多旅游休闲消费活动,成为了全天候都宜游的旅游目的地,以星空为主要资源,延伸至旅游、文化活动、研学课程、天文设备研发产销等的星空文旅逐步发展起来,并在供给端不断扩大。

在需求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经济在保持了30多年持续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以高通货膨胀和“硬着陆”为代价的“增长后遗症”[14]。物質生活的提升与市场环境的稳定为更高的精神追求提供了前提。而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不断取得成就,星空文化在影视、旅游、研学、会展等领域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全民的天文热情也不断高涨。具体体现在:

(1)观星需求。携程《2019天文旅行报告》指出观星是目前天文旅游的重要主题。2021年我国发布的关于“星空旅游”的首份报告——《中国星空旅游报告》——表示我国的星空旅游群体黏性强、基数大、消费能力强。除此之外,随着民用摄影、望远镜等相关设备技术不断发展,且价格不断亲民,人们越来越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星空美。

(2)摄影需求。早在1923年就兴起了以学习交流自制望远镜为主要活动的星空大会——“Stellafane”。随后望远镜制造商以及天文爱好者的增加,许多为了观测星空、天体摄影、展示自制的天文器材的天文爱好者定期举办Star Party。从2005年开始中国也开始举办了每年一届的星空大会。大型的Star Party会吸引许多天文爱好者与天文器材制造商,促进商业贸易。日本的胎内星空聚会每年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国高达2万人的参加者来这里观测、拍摄和展销天文器材、二手器材交易。另外,各地也会举办相应的摄影大赛,如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北京天文馆天文摄影师大赛、ZWO ASIWEEK 天文摄影大赛等,丰富的奖励和星空景观会吸引大量天文摄影爱好者去往世界各个人烟稀少的角落,用时长达几个月来拍摄一张照片。

(3)教育需求。随着教育双减改革推进,规范课外培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课外关于星空文化的研学课程和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素质,形成求真质疑的态度。同时越来越多的天文学者呼吁中小学开设天文课程。近年也有部分学校通过设置校内天文台、引入天文望远镜、组织科普活动周等方式加强学生天文科普教育,但是目前学校天文教育还是存在师资缺乏、教材陈旧、设施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天文课程引入困难重重。同时,诸如像科技馆、天文馆等有教育、科普价值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具有更好观测效果的地方却集中于边远地区,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导致星空经济供给的不充分,难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4)人才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后期任务的全面展开,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经启动,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的航天航空人才。2020年教育部启动的“强基计划”,将天文学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此外诸如天文地理中心、科技馆也需要更多的天文专业人才。而我国14亿人只有不到3000名职业天文学家,全国开设天文专业的高校仅有三十余所,高端人才供不应求。

(5)精神需求。从星空房到星空帐篷,再到观星酒店、观星旅游,观星逐渐从小众爱好演变为热门,拉动了一系列文旅产业链的发展。根据携程《2019天文旅行报告》,一年内搜索预订国内外天文旅游相关产品的旅游人数增加了60%。而中国“天眼”向外界开放参观后,相关产品一年内销量增长50%以上。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发射连续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即将在轨建造完成,大众对于星空文化的需求将愈演愈烈。同时,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调查得出疫情发生后,人们对选择中短途周边游的意愿从疫情前的20.8%提升到75.9%。周边短途旅行需求的不断上升,城市也需要营造多样化的文化场景,形成可持续的文旅产业发展。星空经济的供需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星空经济供需关系

(二)星空文旅产业链

文旅产业链指的是以文化为源泉,并对其不断发展和创造,以旅游活动为载体,形成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特定对象的精神物资需求。星空文旅全产业链属于文旅产业链下的子系统。从横向来看,星空文旅产业链指的是上游环节以星空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为前提,进行IP原创研发;中游对星空文化资源加工和改造,提升文化价值与经济属性;下游形成与观星相关的文旅产品供给。从纵向来看,指的是依据星空文化以及相关文旅产品,形成集住宿、餐饮、文创、演艺、研学、休闲、会展、社群等各种产业和业态的集合。

(三)星空文旅供应链体系

基于星空经济、星空产业链特征,从引入/创造、生产、宣传推广、消费四个方面构建星空文旅供应链体系(如图2所示)。星空文旅产业供应链的节点组成:第一,星空文化IP供应链。由文化企业开发方、发行推广方一同创建并推广星空文化;第二,星空文艺活动供应链,舞美工程企业、文艺表演企业、演出经纪机构;第三。星空旅游服务供应链,涉及酒店、餐饮、摄影设备、野外用品供应等多个服务型企业;第四,星空研学供应链,包含天文馆、研学公司、文创企业、数字科技企业等从内容和形式上传播星空文化和天文知识。同时基于星空资源的公共属性,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在区域规划、法律条例等方面给予“暗夜保护”。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首先星空经济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文旅方面重要的驱动领域。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经营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从规模看,活力十足的中国旅游市场为星空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片沃土。Collison and poe[15]考察发现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有10%的访客会参与夜晚的天文活动,并指出游客为体验星空活动会多逗留数天,增加该地的消费;其次,星空经济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星空经济方面的资源禀赋相对较好,发展星空经济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协调发展;从产业属性看,星空经济是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星空经济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而由星空又可进一步带动当地酒店业、餐饮业、旅游业发展,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最后,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利用自身资本、人力、资源优势,加速星空產业聚集,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图2 星空文旅供应链体系

(2)文化效益。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家喻户晓,二十八星宿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密不可分。天文历法对于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西方的星空文化中,有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十二星座、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的88个星座。丰富的星空文化为天文科学教育提供了良好资源,而星空经济发展势必会推动传统天文学进一步的发展,丰富天文文化内涵,满足公众的文旅新需求,创新业态发展。

(3)生态效益。“绿色发展、遥望星空”就是要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从多角度深层分析,发展星空经济则是顺应这种和谐;星空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减少光污染,维护地区自然景观。青海海西发布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该法规不光有利于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对保护当地雅丹地貌、促进星空旅游和夜空保护相结合都有重要意义。

(4)社会效益。当前许多观星台利用自身星空文化,开发出关于星空的研学课程。美国的天然桥国家公园是世界仅有的4座暗夜公园之一,白天人们可以观测太阳黑子的活动,夜晚可以尽情欣赏上百颗星体组成的夜空。公园还设计了观星节,方便儿童观星、学习星空知识,形成全天候的学习体验。以往天文馆作为天文教育的主要场所,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各地通过开发星空产业,营造星空旅行,拓宽了天文教育的供给渠道、优化供给方式、提升供给质量,推动社会对于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和科普教育。

三、城市副中心星空文旅现状

(一)北京市发展现状

星空文化是人类最古老,也是为人类发展贡献最大的悠久文化之一,而北京作为文化之都,也在不断挖掘自身星空资源,逐步打造星空产业。早在2005年以来,北京天文馆每年举办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组织数千人(次)共赴美丽的星空下,去交流、去学习、去摄影、去观测,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天文馆还积极举办天文摄影师大赛,制作《宇宙大爆炸》、《消失的土星光环》等影片,不仅有助于培养群众的天文兴趣,还推动天文方面人才要素的流动。研学方面,北京天文馆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和北京古观象台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疫情期间,天文馆依托“云”,开展云看展、云中课堂等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方面,北京延庆区旧县镇地处于北京的上风口,空气质量优良,远离光污染。在这里诞生了北京市首家天文农庄——SKYLINE天文农庄。农庄有着占地面积500亩的天文农庄、可容纳500人就餐的绿色生态餐厅、30间标准客房、30间豪华客房、拥有德国、美国、加拿大引进的高级天文望远镜十余台。除了旅游观赏,农庄还会举办星空大会,邀请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们一同交流学习,向民众科普教育。农庄还与学校合作,成为中小学生的课外科技实践基地,为当地就业和增收提供新增长极。

(二)城市副中心发展优势

通州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发展星空经济、传承星空文化、推广天文科普是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责任。通州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发挥其文化旅游的主导功能,能够形成区域星空文旅产业,实现与行政办公、商务服务功能的融合发展。

(1)地区条件:通州区内有较多自然公园、乡野农村,这些地方受光污染影响较少,视野空旷,适合作为观星短途旅行的景点。如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台湖演艺车间、宋庄、通州区漷县镇纪各庄村、北京第五季龙水凤港生态露营农场等地本身拥有丰富的露营设施和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星空经济的基础。目前,通州区西集镇沙古堆村地处运河畔,是古村中良好的观星地。

(2)資源条件:通州目前已经具有于家务神舟绿鹏的太空种业基地及于家务的国际种业产业,永乐店镇的永乐航天航空科普馆和天文学家郭守敬修建的大运河等设施与景点,成为副中心星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资源基础。结合通州区大运河沿线文旅产业带,可以为星空文旅提高良好的文化资源、产品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运河周边的公园、乡野村庄增加星空旅行的可游玩水平,弥补白天游玩的空档时期,增强文旅的多元性、体验性。不同个体文化体验达到整体体验的多元,延长过程中的体验感,进而增进区域文化认同。同时立足北京,还拥有许多观星资源,如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观测时间持续最长的天文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这里包含大量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以及天文历法资料。在观星之余,也能使游客更加了解中国传统天文技术。

(3)文化优势:2014年至今,由通州区科协、通州区教委和潞河、梨园等学校共同打造的天文全民普及活动,一直活跃在通州区大运河畔。较好的文化科普基础可以带动文化体验需求不断升级,同时原有基础淡化了教育教化与文化体验的界限,从而能够深化文化体验,塑造游客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2023年通州区政协会上,笔者以在民盟党派的大会发言中积极倡导培育副中心的星空经济新业态,得到政府关注、委员们的共鸣,强调充分利用北京市教育优势,将国家天文台和国杰研究院的院士和专家们引入城市副中心,整合利用国家级专家队伍和其专业观测基地的资源,带动城市副中心星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发展星空经济存在障碍

(1)通州区以往对天文科普重要性认知和共识尚未形成,星空文化环境和天文观测氛围明显不足,星空文化传承意识、星空资源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2)副中心的中小学校严重缺乏天文师资、教辅资料,天文观测器材及运维投入不足。目前,通州除了潞河、梨园等少数学校开展天文科普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天文科技大赛外,少有学校涉足,星空观测、天文科普活动很少,很难支撑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战略发展,严重制约了天文航天人才的培养。

(3)通州区缺乏星空经济意识和优惠政策支持。“双减”后,中小学生第二课堂,主题特色不鲜明,专家指导不充分,社会化服务多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星空营地及科普品牌活动少,无法满足人们观测和星空文化的消费需要,乡村星空虽有更好观测效果却未被开发,未形成星空经济的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城市副中心星空文旅供应链构建建议

以航天强国、科技之都建设引领城市副中心天文科普、航天科技产业、星空文化的长远发展规划。从政策支撑体系、产业发展体系、标准支撑体系等多维度开展工作,建立星空经济的多元生态。

(一)营造良好自然星空环境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星空经济对副中心文旅业带动作用和双碳达标的促进作用,构建通州星空经济新业态的顶层设计。尽早出台推动星空经济发展的《通州城市照明专项规划》,重视保护性开发星空资源,科学划定“夜空保护区”,重点保护大运河星空和三大小镇及乡村自然星空,助力通州“双碳之城”建设。

(二)倡导星空文化全民教育

充分利用北京科教优势和通州已有的永乐航天科普馆和神州绿鹏太空种业研学基地,将国家天文台和国杰研究院专家请入通州,借助国家级专业观测站点,加强天文科普和文化骨干工作者的师资培训。加强中小学航天航空和星空观测课内外教学,主管部门配套资金设立星空观测专项,落实师资培训和观测设备配置,扶植多家示范校和观测示范点,在学校和文化馆打造运河星空、月球通讯、天宫课堂、太空育种等系列主题活动。助力城市副中心科普教育上档次,打造其科普教育的新品牌。

(三)建立国内多馆联动共建

整合国家级专业观测基地资源,星空文化活动与文旅研学基地相结合,组织高端星空研学旅行,助力通州全民科普教育紧跟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拓宽供给渠道、优化供给方式、提质增效,丰富市民的文化活动内容。争取尽早建成天文航天科普示范区,大力培养科技、科普、星空文化推广人才。吸引国内外的星空爱好者来参与活动,并进行星空文化交流,举办星空摄影大赛及成果展览,加强相关衍生产品开发,引领通州星空经济发展。

(四)加强天文人才培养交流

引进相关科研教育资源,在公共服务系统中加强通州星空IP打造,利用多媒体、元宇宙手段,搭建副中心星空的元宇宙教育、研学、科普和文旅平台,培养百姓天文认知与兴趣,形成星空文旅与航天航空科普研学融合的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乃至国内外的星空观测大赛和国际星空大会,参与国际星空文化交流,举办副中心国际星空大会,彰显通州国际交往影响力。

(五)做好星空经济产业布局

建设大运河星空文化公园。将航天航空模型广布其中,建成与三大建筑齐名的航天航空地标型科普馆,成为通州学生课外天文科普实践基地,聘请国家天文台专家为顾问,配备高端天文望远镜,定期组织天文科普讲座,实现真宇宙与元宇宙真融合,白天沉浸式学习,夜间星空观测体验。

依托运河文旅景区、绿心公园、台湖演艺车间和稻小蟹艺术农场等自然公园、乡野别院,以及农村已有的露营设施、旅游资源为基础,筹建通州乡村星空研学、观星帐篷和房车营地等多类型的观星网点,完善住宿餐饮配套服务。加强相关衍生产品开发,

(六)创建星空经济产业品牌

从产品开发和配套服务入手,加快打造星空旅游精品线路、品质服务。重点推出“赏运河、住小院、宿帐篷、乘河船”活态运河景观的观星体验游精品线路。策划运河星光下的朗读、摄影、夜跑、徒步、培训、讲座、品酒会、音乐会、民宿观星等活动,打造出运河星空文旅IP新品牌。充分利用星空旅游群体黏性强、基数大、消费能力强的特质,出台扶持星空产业的优惠政策,通州聚集星空相关的天文科普、航天育种、研学、演艺、观测设备交易与会展等产业,并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合力,就业增收成为新增长极,促进通州乡村星空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品牌助力文旅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通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如今,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娱乐活动成为主流,白天有阳光维持工作的运转,晚上有各種灯光驱赶黑夜。但与之伴随的还有人们对原始生态的怀念,黑夜成为来之不易的资源。相比于如何开足马力的消耗资源发展经济,不如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绿色生态、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当前中国文旅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文旅业的发展打破了固有边界,形成广泛、全面、连贯的服务场景,强化了用户文化体验,传递文化价值。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增速转轨,文旅产业愈加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星空这一具有源远流长文化价值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并形成具有文旅、研学、文创、景区等具有经济效益的星空经济是未来文旅业发展的可行之路。目前星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萌芽期,与之关联的星空研学、星空景区建设、星空产品推广、星空文化传承等方面也亟需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星空经济需要适应公众的文化旅游新需求。不仅要借鉴发扬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现传统文化魅力,更要不断文化创新、业态创新,为文旅融合提供新内涵。目前,应基于本地星空资源、地理环境,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引进人才、技术和资本,加强相关利益主体合作,产生行业多方协同发展效应,打造城市副中心自身星空IP文化品牌,积极构建星空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雪.文旅融合视角下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关系——基于全国省域样本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22):65-68.

[2]WEAVER DAVID B.,KWEK ANNA,WANG YING. Cultural connectedness and visitor segmentation in diaspora Chines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17,63:302-314.

[3]CONNELL JOANNE. Film tourism-evolu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s[J]. Tourism management,2012,33(5):1007-1029.

[4]贺小荣,徐海超.乡村数字文旅发展的动能、场景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11):163-172.

[5]AUREA L. O. RODRIGUES,APOLONIA RODRIGUES,DEIDRE M. PEROFF. The sk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case study of a dark sky reserve implementation in alquev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5,17(3):292-302.

[6]GREZES VINCENT,MATOS WASEM RAFAEL,GRèZES SANDRA. Co-creation of shared values in the aim of reinvigorating a mountain region through night tourism: case study in French-speaking switzerland[J]. Revue de géographie alpine,2018(106):1-13.

[7]LAETICIA JACOBS,ELIZABES A. DU PREEZ,FELICITé FAIRER WESSLES. To wish upon a star: exploring astro tourism as vehicle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2019,37(1):87-104.

[8]張继力,杜雁,高翅.夜空公园:演变﹑实践与启示[J].中国园林,2020,36(1):60-64.

[9]周昆.城市星空青岛城市星光公园[J].走向世界,2014(7):78-83.

[10]李军红.基于低碳旅游的夜空公园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106-110.

[11]张天骋,杜雁,高翅.国际夜空公园管理和实践[J].中国园林,2016,32(5):124-128.

[12]张芸祯,李力.暗夜星空旅游研究进展——基于2001—2021年英文文献的综述[J].中国生态旅游,2022,12(1):65-83.

[13]FABIO FALCHI,PIERANTONIO CINZANO,Dan DURISCOE,et al. The new world atlas of artificial night sky brightness[J]. Science advances,2016,2

[14]张军, 范子英, 方红生. 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FREDRICK M. COLLISON,KEVIN POE. “Astronomical tourism”: the astronomy and dark sky program at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3,7:1-1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of Starry

Sky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Sub-Center of Beijing

under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ZHU Qun-fang,DONG Xiao-hu,MENG Chao-qun,HAN Chun-lai

(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 101126)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rives the ongoing growth of Chinas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Moreover,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related sectors fost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chain. Starry Sky serves as a valuable resource that integrates culture and tourism, offering economic,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to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raw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rry sky econom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ttributes of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tourism, accommodation, cater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leisure,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It elucidates the nod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levels within the starry sky industry supply chain, integrating them into a value cycle system. Additionally, it establishes a comprehensive starry sky supply chain system comprising four stages: introduction/creation, production,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and consump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dvantages, and obstacles faced by the starry sky industry in Beijings sub-center,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rry sky economy in the sub-center.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infuse fresh vitality into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of the sub-center, foster an innovative model of the starry sky economy within the citys sub-cent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vibrant "future city." Ultimately, it seeks to provide new direction and momentu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sub-center.

Keyword:starry sky economy;the whole industry chain;supply chain system;Beijing sub-center

基金项目:校级智库项目“基于百姓需求促进城市副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研究”(2023XJKY11)

猜你喜欢
全产业链
和粮: “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的践行者
爱伲集团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研究
构建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全产业链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基于全寿命周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模式竞争优势理论推导机理
里斯:“全产业链”时代的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