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2023-09-16 13:00黄丽仙王银灶张洪景
中外医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弹性情绪康复

黄丽仙,王银灶,张洪景

仙游县总医院急诊科,福建 莆田 3512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多发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些年,基于人口老龄化浪潮来袭的背景,老年慢阻肺患者数目愈加庞大[1]。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除干扰患者的休息外,还存在进展为慢性呼吸衰竭等疾病的可能。随着对老年慢阻肺认识的深入,研究认为,慢阻肺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而且与心理障碍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3]。老年患者对慢阻肺疾病普遍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并且自我护理水平较低,受到疾病本身、治疗、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上述情绪致使患者的心理弹性下降,进而导致其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病情控制效果大打折扣[4-5]。以往予以老年慢阻肺患者常规护理的形式,但是未能重视对其心理层面的干预,并且没有从认知方面给予帮助,最终导致整体干预效果不佳。与之不同的是,心理干预从心理出发,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情绪,并且还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本研究随机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仙游县总医院收治的80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心理护理应用其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参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4.03±4.56)岁;病程2~13 年,平均(7.48±1.05)年。研究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60~84 岁,平均(73.85±4.46)岁;病程3~15 年,平均(7.52±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经由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6]中慢阻肺诊断符合者;②知情同意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肺结核者;②伴有恶性肿瘤者;③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针对急性期的患者,予以其24 h 的病情监护,采取持续性吸氧疗法,注意防寒保暖。疾病稳定期,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适当锻炼。予以患者体位指导,让其以半坐位、坐位等为主,指导其合理正确排痰。饮食方面主要是让其以低糖、低盐饮食为主。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目的是促进其肺功能的提升。告诉患者慢阻肺有关知识,为其讲解药物应用的正确知识。

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前提,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主动向其介绍入院后的相关事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护理操作前告诉其操作的必要性、目的等,操作期间多与之沟通,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控制呼吸的正确方式,以此帮助其减轻焦虑的情绪。与患者沟通期间应做到态度亲切,并予以其适当的安慰。向患者强调积极治疗对改善肺功能的积极意义,以此提高其依从性。②同伴支持。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邀请患者参与其中,并邀请慢阻肺康复效果优异的患者分享自身的康复经历,提供相应的经验指导。同时,鼓励患者互相沟通,宣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学会心理调节的对策,如听喜爱的音乐、阅读、冥想等。③家庭支持。与患者接触期间,护理人员应确保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并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除安抚其家属的情绪外,还应让其知晓自身情绪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家属从经济、精神等多方面予以患者支持,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此外,还可嘱患者家属、亲朋等录制激励视频,目的是让患者受到鼓舞,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信心。④合理设定沟通频率。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确保口径一致,尤其是患者病情、预后情况的有关问题。同时,还应增加与患者沟通频率,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治疗的想法。主动关注患者思想波动的情况,注意在巡视期间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主动与之聊天。重视对患者的鼓励,让其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掌握患者思想顾虑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造成当前情绪状态的因素,并予以其适当的安抚。⑤随访。患者出院后,定期开展电话、微信随访。随访期间,借助微信群向患者推送有关慢阻肺心理减压小技巧、肺功能康复锻炼知识的文章。让患者阅读后在微信群中打卡。定期组织患者在群内沟通,引导其互动,使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各量表均为20 个项目,正向评分为1~4 分,反向评分为4~1 分。各题目分数相加,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为总分。各项最高分为100 分。焦虑评分:≤49 分为无焦虑;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抑郁评分:≤52 分为无抑郁;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心理弹性:评价项目涉及乐观、坚韧、自强等,以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总计25 个条目,各条目最高分为4 分、最低0 分,各维度分值为16 分、32分、52 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良好。

②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评价选择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涉及自我概念(32 分)、健康知识(76 分)、自护技能(44 分)、自护责任感(20 分)等维度,共有条目43 个,单个条目计0~4 分,分数值越大表示自护能力越优异。

③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简表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涉及3 个维度,各项最高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心理弹性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负性心理情绪、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低于参照组,乐观、坚韧、自强等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对比[(),分]

?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等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分]

?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

3 讨论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此类疾病的典型特征即为气流不可逆、气流受限。该病好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病情呈现出持续性进展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7]。慢阻肺发生后,患者会伴有喘息、咳嗽等症状,若干预不及时,则在疾病进展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诸多全身多系统并发症。特别是年龄较高的患者,存在较高的失能风险。同时,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他人照顾期间,普遍存在严重的自我感受负担。在此情况下,患者的疾病治疗难以顺利开展,并且其生活质量也会下降[8]。为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效果,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护理方案的实施。

常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满足患者基本的临床需求,但是对患者心理舒适度的关注不够,并且未能重视到患者临床舒适度对疾病康复的积极意义。因该种护理模式忽视了患者普遍存在的社会属性需求,所以难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其治疗效果不够理想[9]。近些年,社会-生物-心理医疗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使得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心理护理强调以患者为本,利于减轻或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影响其不适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10]。此种护理模式借助于解释、诱导、调整环境等多方面的操作,利于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减轻不良心态。有关报道显示,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弹性作用显著,并且还可提高各维度自护能力,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负性心理情绪,SAS 评分为(26.85±2.15)分,SDS 评分为(29.59±3.45)分,均低于参照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相关研究指出,将心理护理作为慢阻肺患者的干预对策,患者干预后SAS 评分、SDS 评分分别为(25.48±3.74)分、(28.60±3.21)分。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12]。究其原因,心理干预的应用,可为患者建立积极的思维,重视对其的引导。通过此种方式,患者能够以积极思维克服消极观念。在此情况下,患者的康复信心、希望水平提升。而患者应用积极情绪体验改善疾病治疗期间的痛苦,对减轻其负面情绪作用显著,进而达到增强其心理弹性的目的。此外,通过组织病友交流会的形式,患者还可获得情感、需要、榜样、利益等层面的暗示、支持,这就改变了患者面对疾病的想法。基于此,患者能够对自身的健康行为进行规划、调整,最终减轻疾病所致的自我感受负担。特别是同伴支持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利于从精神层面为患者提供支持[13]。而患者之间互相分享自我管理经验等,也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

本研究结果可见,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的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等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增加沟通频率等,均属于开展心理护理的主要项目。基于上述操作的引导,患者自我效能提升,进而表现为正向行为,这就促使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开展随访工作,可对患者的情绪调节、康复锻炼等进行监督,这就使得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而加快其遵医行为的形成速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生理、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研究指出,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促进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14]。考虑因素为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能够予以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而患者情绪改善后,其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等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此情况下,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改善,接受肺功能康复的意愿提升,这就使得其肺功能提升的速度加快[15]。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肺功能改善之后,其正常生活受到的影响也会减轻,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尤其是院外随访的开展,借助于微信平台的优势,可向患者传递有关慢阻肺自我护理、康复、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患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疾病知识职能等,能够减轻担忧、焦虑的情绪,从而改善其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

综上所述,予以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模式,对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还可促进自我护理能力、肺功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心理弹性、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弹性情绪康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