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尚
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沛县 221600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40~60 岁,目前国际医学界尚未发现其发病的核心机制,但大数据研究其与原发性的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管损伤性炎症等有着密切联系[1]。颅内动脉瘤不仅会诱发颅内压升高,且当其破裂后还会直接导致颅内出血,其中超过90%者并无前兆性反应,病情骤然突发,严重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临床既往多采用开颅夹闭手术的方式治疗,虽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但术中存在的风险性也相对较高,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退化等并发症,远期预后效果相对较差[2]。介入栓塞手术则属于微创外科技术,在近几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应用逐渐拓展,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也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3]。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 年1 月—2022 年12 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 例,对比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 例进行研究,根据病案编号随机抽选结果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38~79 岁,平均(51.29±3.25)。观察组男14 例,女16例;年龄39~79 岁,平均(51.31±3.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疾病,符合《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专家共识》[4]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同意参与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脑部疾病者;伴血凝障碍者;伴恶性肿瘤者;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患者选择开颅夹闭手术方案治疗。术前行全身麻醉干预,协助其取平卧位。针对颅顶手术区域皮肤给予常规消毒,选择在Yasargil 翼点作为切口起点,至颧弓上缘耳屏前侧1 cm 处,切口整体呈弧形,长度控制在12~18 cm。在分离皮瓣的过程中需注意对皮下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的保护,重点在于颞侧浅动脉、面部神经等。固定分离后的皮瓣,选择在冠状缝和颞上线交会位置钻取小孔,并去除相应的骨瓣。随后使用骨钳将颅骨分离,并剪开硬脑膜,打开侧裂池后观察动脉池、视神经交叉等的情况,明确血管的关系,并充分暴露脑动脉瘤病灶,在此过程中需严密监测颅内压的变化趋势。确认颅内压无明显波动后,利用专用瘤体夹将病灶周围的血流通常予以关闭,以此控制跨壁的血压。再挑选相应规格的瘤体夹,将动脉瘤彻底夹闭,期间配合止血操作,并缝合脑膜。如患者合并颅内血肿情况,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去骨瓣加压干预。待手术结束后,对头皮进行缝合。
对照组患者选择介入栓塞手术方案。术前同样行全身麻醉,同步开展全身肝素化。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注射肝纳素,剂量控制在1.25 g/h,共给药2 h。术前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以便正确选择Onyx 胶或弹簧圈的栓塞方式。手术中需先取导管,将其置入动脉瘤所在同侧的股动脉内,并根据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诊断选择置入的具体角度,参考路径图的方向,再使用塑形后的微导管置入瘤体病灶内,前端需置于1/3 处,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使用Onyx胶、弹簧圈等填塞。填充完成后松弛导管,再观察微导管的造影情况,以确认瘤体病灶内远端血管的分支情况。随后使用适温生理盐水溶液对导管进行冲洗,再使用二甲基亚砜缓慢注射入导管内,吸取部分Onyx-19 胶后向瘤体内注射。注射过程中如发生返流的情况,则需暂停注射操作,观察造影确认栓塞的致密性。经静脉通路为患者匀速滴注尼莫地平,并对穿刺介入部位采取沙袋加压包扎的方式处理,患者在术后24 h 内需保持绝对卧床静养。
围术期指标记录。包括:手术总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
炎症因子水平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予以检测,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介素8(interleukin 8, IL-8)。
并发症及预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包括:观察记录颅内感染、水肿的发生率。预后恢复情况,根据情况分作良好、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两组患者均接受6 个月随访。
采用SPSS 2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住院总时长、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
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
?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 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恢复情况比较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最有效治疗方式,其不仅病情缓解速度快,且对于多种并发症状均可大幅缓解[5-6]。其中开颅下的动脉瘤夹闭手术是最传统的术式之一,应用时可清理颅内血肿病灶,并可快速调整颅内压强,缓解各类急性病症。同时该术式还可开放蛛网膜下腔,通过释放部分脑脊液的方式,以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的效果[7-8]。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术式虽然操作简便,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术中脑组织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暴露于空气状态下,使得术后感染、二次出血、脑动脉痉挛等的并发率大幅提升[9-10]。且如主刀医生自身技术不够熟练,也可能在分离瘤体时导致瘤颈发生破裂,继而引发术中大出血的情况,大幅降低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且如患者自身合并心、肺原发性疾病或年龄偏大等,其对于外科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低,也导致该术式应用的限制[11-12]。
介入栓塞手术属于新型微创治疗术式,其优势在于创面较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可有效保护颅内脑组织及周围软组织,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二次出血的风险性[13-14]。该术式的原理在于对动脉瘤周围血管给予栓塞,从而阻断周围循环系统向瘤体内提供营养和养料,使动脉瘤可以自行坏死,并逐步被周围健康组织所吸收,其优势在于避免了对病灶组织的切除,可控制瘤体破裂所引发的大出血症状。加之栓塞范围有限,并不会给其他血管的功能造成影响,术后患者脑组织供血、供氧状态基本保持不变。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还可同步开展血管造影检查,以确认栓塞的致密性,从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发现问题后可及时进行补救和处理,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该术式的耐受群体进一步扩展。另外同步造影检查还可确认远端分支血管在介入栓塞后的血流状态,最大程度确认瘤体供血的阻断效果。注射栓塞制剂时还可根据是否返流等特点判断操作情况,相比于开颅手术更加简便。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手术总用时为(120.31±5.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3.94±5.31)min,且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介入栓塞手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长,还可减小切口长度,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的恢复时间[15-16]。同时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此项研究结果与马志君等[17]文章结果研究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84.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00%相一致。微创手术操作对于瘤体病灶周围的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和影响均相对较低,因此并不会过多诱发脑神经损伤,术后残疾、生物生存等的概率便可得到更好地控制[18-20]。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介入栓塞术,相比传统开颅夹闭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炎症影响更低,并发症更少,且预后患者恢复良好,值得运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