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植根的文化沃土。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音乐现代化,因而中国式音乐现代化建设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音乐已经成为音乐创作和音乐消费的主流,中国式音乐现代化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从音乐产业、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推进,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回答時代之问。
中国式音乐现代化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国家形象、建构国家认同、助力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就是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第一,坚定音乐文化主体性,增强中国音乐文化自信。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塑造出中国音乐文化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式音乐现代化建设。因此,必须坚定中国音乐文化主体性,才能增强中国音乐文化自信,这也是建构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核心所在。
第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术理念。多年来,西方音乐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凌驾于中国音乐之上。西方音乐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来源于西方的实践,不能解决中国音乐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西方的范式,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替代我们的创造。在构建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过程中,必须与中国本土的音乐本质与内涵相适应,以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第三,秉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特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音乐技术和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进步,形成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吻合的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
第四,树立守正创新、顺应时代的学术风格。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特别是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音乐的创作、生产以及消费均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有关文件对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推动数字音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式音乐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