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意识的增强,“垃圾分类”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幼儿时期是能力、观念、意识建立的关键期,加强垃圾分类观念的培养,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对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结合教育经验且立足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对培养大班儿童垃圾分类习惯展开探讨。
一、环境创设: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利用环境加强渗透
环境对幼儿具有隐性教育作用,《纲要》中也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养大班幼儿垃圾分类习惯时,教师要利用好环境创设优势,挖掘周围隐性教育资源,利用环境加强教育渗透。
(一)宣传区
培养大班幼儿垃圾分类意识,教师可利用环境帮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垃圾分类宣传中,教师可以对“垃圾桶”进行趣味分类,通过班级走廊墙面创设相关知识,根据垃圾桶颜色、特征将其“卡通化”,利用儿童熟悉的形象展开教学,达成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
垃圾箱共分为可回收、厨余、毒害、其他垃圾四类,教师可以根据垃圾桶的颜色特征进行转化,利用幼儿感兴趣且具有标志性的形象加强教育宣传。如厨余垃圾为绿色,教师可以选取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故事《一园青菜成了精》中的人物进行装饰;可回收物垃为蓝色,教师可以利用“可回收”的特性向幼儿渗透此类垃圾“二次利用”的作用,突出环保主题,选择大海中的“鲸鱼宝宝”用来装饰;其他垃圾为灰色,对教师可采取幼儿熟悉的“乌云”元素进行装饰;有害垃圾为红色,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七星瓢虫”形象进行美化。趣味性的卡通人物能快速激活幼儿兴趣,在环境中展开教育渗透,能给予幼儿别样的情感体验,突出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讲解区
良好的分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间养成的,需要长久坚持与有效引导,不断丰富幼儿认知才能达成理想中的教育目标。在利用环境培养幼儿习惯时,教师可以利用墙面环境设置“讲解区”。
“讲解区”主要目的为“渗透分类工作”,其教育效果更具直观性,能利用丰富的画面吸引幼儿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该区域中张贴一些“垃圾分类宣传海报”,通过海报中内容向幼儿展开讲解;投放相关短篇漫画故事,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社会目的,做好习惯培养的渗透教育。除此之外,大班幼儿综合素养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和幼儿一同绘画有关“垃圾分类”主题漫画,选取一些优秀作品并将其粘贴在墙上,通过具有直观性的教育引导,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规范幼儿的生活习惯,达成培养目标。
(三)操作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践也是幼儿获取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的最佳途径。在利用环境展开教育时,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操作性的小游戏,通过“分类游戏”让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累积经验、建立习惯,在以环境构建的互动中区分不同垃圾,并学会正确的分类方式。
如在操作区中,首先,教师可以将墙面分为四个板块,并在四个板块中贴上具有标志性的卡通图案,规划出“垃圾分类区”。其次,教师可利用磁铁、毛毡板、胶贴等物品,在墙上投放不同类型的垃圾图标及贴纸,让幼儿根据不同垃圾的特性将其正确摆放在“垃圾分类区”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全新的分类经验,在活动中认识不同垃圾的特性,通过与环境互动的机会为幼儿营造独特的学习氛围。
二、区域活动:游戏中探索,玩耍中总结,活动中渗透
(一)角色扮演区
角色扮演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在表演区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角色的特性在游戏中渗透“垃圾分类”主题,让幼儿学会如何“分类垃圾”。
比如,在表演区中,教师可在区域内投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讲解完垃圾内容后,引导幼儿扮演社会中不同角色,将垃圾交给“垃圾回收员”,为幼儿构建情境游戏主题活动。在垃圾选择上,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庭、社会环境中收集一些垃圾,如饮料瓶、吸管、旧报纸等多种实物,借此机会向幼儿讲解此类垃圾的特性及类别;针对一些厨余垃圾,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道具进行代替,在角色扮演中模拟“垃圾分类”过程。
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能在玩中获得亲身体会与实际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在区域游戏中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二)益智区
益智区活动以开发幼儿思维为主,通过实际操作、趣味讲解等方式促使幼儿思维逻辑得到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在利用此区域培养儿童分类习惯时,教师要立足于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合理投放活动素材,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
比如,在材料投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如纸盒、塑料袋、易拉罐、胶皮水管、玻璃瓶等,并根据其材质设计不同的分类桶,如木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让幼儿根据物品的材质进行分类,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垃圾的本质,在分析材质与特性中提升幼儿思维逻辑能力,从而保证后续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性,在区域游戏中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铺垫。
(三)图书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绘本故事在幼儿教育中具有较强的教育优势,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及鲜艳、夸张的故事插图,能给予幼儿丰富的社会经验及生活技能。在区域活动中,图书区也是幼儿最喜爱的区域之一。在培养大班幼儿垃圾分类习惯时,教师可以利用图书区的教育优势,在区域中投放相关绘本故事,丰富幼儿认知,让其在自主阅读中掌握垃圾分类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投放《垃圾怎么变多了》《可回收物之装修垃圾》《挑食的垃圾桶》《垃圾不见了》等图书。此类绘本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通过趣味性的插图及详细的文字讲解,能让幼儿认识到不同材质的垃圾及其分类的方式,在阅读中学习全新的分类技巧,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对其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美工区
“可回收垃圾”在垃圾分类中具有一定的特性,具有“二次利用”的优势。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美工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展开“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意识到生活中的垃圾废品的独特用处,让其在分类垃圾的过程中了解“可回收”的概念与意义,这也是养成正确习惯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收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并在区域中投放易拉罐、快递箱、塑料瓶、罐头瓶、一次性纸杯、吸管等多种废旧材料,鼓励幼儿自主分辨可回收垃圾的特性,并引导其利用此类垃圾的独特性制作全新玩教具,在操作中不断提升幼儿对可回收物的了解,在区域游戏中学习分类垃圾。
三、领域课程:构建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有计划性的教育
(一)语言领域——儿歌学习来渗透
语言领域以培养幼儿说话与听话为主,通过明确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向,提升幼儿语言表达技能。课程作为幼儿获取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师需利用好领域学习的特性,选择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课题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引导增强大班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比如,在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儿歌进行讲解,利用儿歌的押韵性丰富幼儿对“分类”的认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生活习惯。儿歌如下:
“小朋友,讲文明,垃圾分类要分清。剩饭剩菜瓜果皮,厨余垃圾放绿桶;纸巾手指塑料瓶,可回收物放蓝桶;电池农药杀虫剂,有害垃圾放红桶;垃圾分类要牢记,文明行为我做起!”
朗朗上口的儿歌非常适用于大班儿童,教师利用儿歌特性渗透分类知识,不仅能快速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其以主动、乐意、积极的心态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从而达成培养习惯的教育目标。
(二)艺术领域——手工海报共设计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特有方式。艺术领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通过绘画、唱歌、跳舞、手工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及认知,在大胆创作中释放自己的内心情绪。在该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唱歌、手工、绘画等多种形式构建“垃圾分类”艺术主题课程。
比如,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利用“可回收物”展开“宝贝变变变”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认识可回收物并进行再创造,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其环保意识;设计《设计垃圾分类海报》绘画活动,让幼儿使用绘画的方式突出“垃圾分类”主题,在海报设计中增强分类意识,从而养成正确习惯;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展开教育,如选择音乐《垃圾分类歌》,鼓励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创编律动,在演唱和律动中丰富幼儿的分类意识,构建别样的教育课堂。
(三)科学领域——垃圾分类我能行
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在培养大班幼儿垃圾分类习惯时,教师时可利用科学活动的特性构建实验类教学,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垃圾的类型、特性及社会危害,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让其在实验中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垃圾分类意识并养成正确生活习惯。
教师可以以“纸制品”为话题,让幼儿感受“同一类别物品的不同分类原因”。以“报纸、杂志、卫生纸”为例,教师可通过“水溶性实验”向幼儿展开讲解,让其了解到“报纸、书刊等物品水溶能力较弱,便于工厂二次与利用”,其属于“可回收垃圾”;而为“卫生纸具有极强的水溶性,无法被工厂回收分解,利用效率较低”,所以衛生纸属于“其他垃圾”。此类实验类活动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垃圾的种类及特性,并在实验中学习到更多垃圾分类的原理。
(四)社会领域——社区宣传我来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基健全人格的基础过程”。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倾向,对于外界环境及社会组成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垃圾分类”习惯培养时,教师可利用社会实践性教育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感知社会生活中的情景,通过宣传、实践等方式提高大班幼儿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在实践中促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分类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将“宣传、实践”作为活动主题,与附近的社区取得联系与合作,让幼儿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周围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在园区内捡垃圾,要求其根据捡来的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并投放到各个垃圾桶中。此类实践活动能够满足大班幼儿好奇心,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幼儿能树立全新的分类意识,从而保证领域课程的有效性。
四、日常及家园:注重常规培养,携手幼儿家长,养成正确习惯
(一)常规培养,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分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尝试与经验累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常规意识培养,通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加强教育渗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比如,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拾区域内垃圾,并让其根据垃圾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合理地投放到各个垃圾桶中,给予幼儿实践分类的契机;在幼儿用餐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将餐盘中的菜汤及使用过的卫生纸投放到“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桶中,利用日常活动增强幼儿分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收集“可回收垃圾”,并将其带到幼儿园中,鼓励幼儿展开手工活动。由此可见,一日生活中的多个环节都可展开教育引导,使其幼儿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家园合作,携手引导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并非仅是幼儿园及教师的工作,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引导也尤为重要。因此,在培养大班幼儿垃圾分类习惯时,教师需突出家园合作的教育优势,及时与家长沟通渗透,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使用相同的教育策略,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给予幼儿垃圾分类的契机,让其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此外,家长也应耐心地向幼儿讲解环保教育知识,告诉孩子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社会价值,在家庭环境中不断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总之,各方应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促使幼儿养成正确垃圾分类的习惯,拧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构建更加积极的生活环境。
五、结语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意识,对其身心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及教师需充分意识到“垃圾分类习惯”的重要性,合理利用一日常规、教育环节、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契机,给予幼儿丰富的实践探索机会,让其在分类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与环境的互动和交流中塑造良好品质,让垃圾分类成为幼儿自觉、自愿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树立环保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