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及历史积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能有效丰富劳动教育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塑造幼儿良好的品格,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培养幼儿传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探寻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路径,以此在强化幼儿劳动能力与价值观的同时,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
一、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相关概述
幼儿园劳动教育,即立足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认知,为幼儿组织的劳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法的方式提供劳动机会,如构建劳动情境,让幼儿体验劳动成果等,充分激活幼儿的劳动兴趣,以此培养幼儿的实操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奋斗的习惯与意识,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借以记录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记事历法,既能科学预测气象变化,也能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其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并在幼儿园中进行渗透,既能使劳动教育的内容有所丰富,拓展幼儿的知识边界,还能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引导幼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结合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幼儿亲切地感知自然,获得身心健康成长。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来古人的智慧结晶,将自然气象与节律变化进行科学的总结。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可引导幼儿以劳动的方式丰富生活积累,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神秘大自然的好奇心,使幼儿与自然的亲密度有所提升,进而使幼儿产生更切实的自然感知,充分了解自然规律,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增强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体系,提升幼儿的多元能力。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中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的结合教学,不仅能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通过普及劳动知识的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等,可以深化幼儿对劳动知识的理解,有效充实幼儿的头脑,还能发展和提升幼儿的多元能力。
最后,有利于促进幼儿树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二十四节气知识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我国博大精深文化中的关键要素。将其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不仅能通过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使其树立正向的劳动观念,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对古人的智慧有所了解,切实促进幼儿对这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结合教学的路径
(一)重视环境创设,提高教学效果
“人创造环境,环境造就人”,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好的环境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其树立正向的思维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要重视环境这一教学资源,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为幼儿长足的发展奠基。”可见,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结合开展教学是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教师可立足各年龄层幼儿的年龄与发展特征,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以及经验,在班级中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与节气文化知识环境,并引导幼儿一起参与到劳动中,以此在激活幼儿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兴趣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首先,对班级主题墙进行环创。在布置主题墙面时,可将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相结合,将相关图片或者照片予以直观呈现。比如,在春季“惊蛰”快到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收集相关的墙面布置图片,如冬眠动物苏醒的图片、农民伯伯播种的图片等;“清明”节气将至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拍摄一些户外踏青或者扫墓的照片,然后与幼儿一起将其张贴在主题墙上,并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所准备的图片或者照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分享,幼儿对“惊蛰”与“清明”这两个节气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切实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豐富内涵。
其次,创设教室环境。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教室环创设计。比如,在“立春”或者“春分”时,与幼儿一起收集资料,促进幼儿彼此之间交流,布置心中憧憬的教室环境。这时,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裁剪绿草,画桃花,作柳条,从而让整个教室都洋溢着勃勃生机,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浓浓的春意;在“雨水”节气时,可为幼儿提供相关材料,让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以及“雨的形成”等科学现象,以环境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其发现大自然的趣味盎然。
此种重视环境创设、开展结合教学的方式,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让幼儿接受文化的熏陶。
(二)借助先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早已屡见不鲜。其因自身所具备的独特属性,能有效为课堂蓄力赋值。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不论是倾听能力,还是专注能力都处在培养阶段,若这时教师一味对幼儿进行按部就班、“口耳相传”的教学,很难吸引幼儿参与的专注力,甚至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厌恶的心理。因此,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想要有效实现本文所述的结合教学,教师可充分运用先进技术设备之力,为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基,以此为课堂带来别开生面的教学元素,使幼儿能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引导幼儿参与劳动,以提升结合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二十四节气知识点进行精准备课,将其整合成微课教学视频,在课堂上为幼儿展示。在“立春”节气时,教师可配合小花小草从一片“无色”变为绿色的视频;在“春分”节气时,教师可融合让鸡蛋立起来的游戏,以此起到良好的激趣效果,激活幼儿的学习感知力;在“立夏”节气时,教师可以呈现长满茂密树叶的大树以及在树下乘凉的小朋友等。
教师在播放这些视频时,不仅要让幼儿观看,还要配合适当讲解,向幼儿普及节气的特点以及节气时该做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幼儿的认知。为了达到更良好的结合效果,教师还可以基于二十四节气知识设计劳动教育活动内容。比如,在“谷雨”节气时,教师可让每个幼儿在园里的草地上种下一粒种子,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播种、施肥、捉虫等全过程操作,使其真切地观察和了解自然的美妙,提升幼儿的探究力。
此种借助先进技术之力开展结合教学的方式,为幼儿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活动体验,在充分激活幼儿对节气知识的理解后为幼儿设计劳动任务,以提升结合效果。
(三)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年龄尚小,思维意识还处在发展阶段,且动手能力也较为薄弱。这时想要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教师所组织的劳动活动必须要在幼儿的能力范围之内,才能达到良好的结合教学效果。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与二十四节气有紧密相关的联系,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来开展劳动教育,融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此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劳作习惯,形成劳作的意识,并使幼儿从小就明确劳动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应终身坚持。
以“冬至”节气为例,为提高结合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向幼儿普及“冬至”的特点以及具体的习俗,以此使幼儿对这一节气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其次,为幼儿准备充足的面粉以及饺子馅等材料,让幼儿积极参与包饺子活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认知发挥想象,包出各种样式的饺子。因为幼儿受年龄特征因素影响,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所以教师还可以开展包饺子比赛活动。幼儿纷纷参与其中,有的幼儿包的饺子像“太阳”,有的幼儿包的饺子像“月亮”,还有的幼儿包出了“动物形状的饺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与实操力,也使幼儿了解冬至节日吃饺子的习俗。
再以“清明”节气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力所能及的劳作,如鼓励幼儿进行班级的大扫除活动,让幼儿合理分工。有的幼儿负责扫地,有的幼儿负责整理玩具,还有的幼儿负责擦桌椅等。此时,教师应针对幼儿的表现,对其进行有效的赞许和表扬,以此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信,并促使其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家园同频共育,提高教学效果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补充。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开始就接受家庭的第一教育。若将教育比作“万丈高楼”,家庭教育就是搭建“万丈高楼”的根基,只有将根基打好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想要有效提高结合教育效果,教师应积极联合家长,与家长同频共振,协同育人,以此切实发挥园所与家庭的双重育人价值,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在这样的形势下,加深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理解,并在这些知识的熏陶下使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切实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
以“芒种”节气为例,这一节气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忙碌的季节,农民伯伯需要收割农作物,还要播种晚谷﹑稷、泰等作物。为了提高结合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一改往日的教学形式,基于“芒种”特有的节气活动,如煮青梅、安苗、送花神等,邀请一些农业专业能力较强的家长志愿者走进幼儿园,为其讲述这些活动的来源以及过程,以此使幼儿对“芒种”节气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其次,教师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幼儿在园所学的内容,并与家长同频共育,让家长利用周末或者其他闲暇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农村地区,设身处地地去观察农民伯伯的种植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锄草、浇水等劳动活动。
家园共育的结合教学方式,有效实现了理论加实践的教学,使幼儿对“芒种”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走进农村地区,切实感知种植过程,感受到农民的辛苦,进而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
(五)组织种植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种植活动属于劳动教育的一种,教师在开展结合教学时应融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农作物播种的重要指导书。基于此,教师可在渗透这一知识的同时开展相关的劳动种植活动,以此在深化幼儿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提升其劳动技能。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种植活动,如在“清明”节气时,常能听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名句,由此可见,这一节气雨水较多,是进行春种的绝佳机会。教师可组织幼儿一起在园所种植一些农作物,如玉米、丝瓜等,让幼儿在劳动中感知种植的乐趣。
其次,在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还可基于幼儿的认知组织开展有关种植的讨论活动,让幼儿回答“清明节气、芒种节气分别适合种什么?”以问题促进幼儿思考,即思考种植过程是否与二十四节气的规律相符。
最后,种植中出现病虫害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引导幼儿继续深入思考,如“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植物会生病,会被不同的虫子伤害,你们知道什么节气该防治什么病吗?”在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立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给予幼儿适时点拨,使其明确“立冬”节气,应预防小麦丛矮病;“大雪”节气,应预防小麦纹枯病等。
组织这样的劳动种植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实操能力,也能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助力幼儿接触更丰富的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階段,幼儿教育阶段是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途径,而二十四节气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落实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对幼儿树立劳动观、培养劳动意识有积极影响。因此,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深入挖掘结合教育的育人价值,积极探寻结合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创设良好环境、依托先进技术、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家园同频共育以及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有效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使劳动意识扎根于幼儿的内心,并以此深化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Q22-0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