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幼儿园教育工作划分为五大领域,并立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不同教育建议。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也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且活动时间长,是强化幼儿身体素质、建立运动习惯的最佳途径,对其动作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指南》背景,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进行探讨,从活动时长、动作发展、年龄特点、器械选择、安全教育五个视角出发,立足3—6岁幼儿活动特点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一、《指南》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建议
《指南》将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划分在“健康领域”教学中,并提出:“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間不少于1小时;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开展丰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等多项教育建议。总而言之,户外体育活动应立足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身心发展阶段,教师应创设有目的、有计划的户外活动内容及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活动时长,科学调整教育模式,为幼儿提供丰富且自由的活动空间,实现锻炼身体、提升素养的目标,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策略
(一)合理安排活动时长,尊重幼儿成长差异
《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长提出明确要求,即“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气温过冷或过热的季节或地区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活动时间”。3—6岁幼儿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能力、思维、经验等具备较大的差异性。基于此,结合《指南》精神建议及幼儿年龄特点,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应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特点合理调整户外体育运动时长,逐渐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从而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在3—4岁小班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南》提出要求: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运动经验及活动技巧掌握较少,在体育运动中的专注力也较为短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指南》精神,教师可适度调整户外体育活动时长,根据幼儿年龄减少活动时间,将户外体育活动划分为多个环节,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将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放在首位,随着其能力提升逐渐延长活动时长,打造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方式,逐渐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
在4—5岁中班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南》提出要求:能在较热或较冷的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中班幼儿能力经验有所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和活动欲望也得到提升。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教育要求,以“单次半小时”为活动基础目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及运动质量适当调整活动时长,一日创设两次活动契机,从而逐步提高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适应力,达成活动教育目标。
在5—6岁大班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南》提出要求: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大班幼儿已具备丰富的活动经验,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已具备自主游戏的能力。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可将单次活动时长设定为半小时至一小时内,让幼儿自由成长、自主玩耍,满足其对游戏及体育运动的需求,达成活动开展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活动时长的调控层面,教师应结合本地区的气温进行调整。如在我国南方夏季气温过热或北方冬季气温过冷,要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活动,并适当缩短活动时间,使用“室内外活动融合”的运动方式,使户外体育活动更具科学性。
(二)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发挥体育活动效能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户外体育活动的根本教育目的。幼儿的能力是在不断应用与实践中得到成长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利用好周围环境资源,以不同项目提升幼儿能力,进而达成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
1.挖掘环境资源,提升平衡能力。
幼儿年龄小身体平衡能力较差,尤其在小、中班幼儿户外活动中常常出现摔倒、绊倒、跑步倾斜等情况。在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时,教师需明确体育活动的培养目标,挖掘环境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开设趣味性的游戏活动,通过玩耍的方式提升幼儿平衡能力,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
首先,利用现有资源。“平衡木”是幼儿园较为常见的活动器械,教师可利用这一道具创设“独木桥”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依次走过“桥面”,安全抵达桥对面则视为游戏成功。随着幼儿能力提升,教师还可提高游戏难度。如游戏“小马过河”,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提高难度,让幼儿扮演“小马”,双臂伸直拖着物品“过河”,手中物品不可散落在地,安全送到桥对面则视为游戏成功;游戏“负重训练”,在“小马过河”游戏的基础上增加幼儿腿部负重量,再度提高游戏难度,既要保证下半身的平衡还要稳住手中的物品,进一步提升幼儿平衡力。这一系列游戏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平衡力,通过游戏难度的提高幼儿挑战欲成功被激活,在游戏中达成体育锻炼的目标。
其次,对园所环境再开发。部分幼儿胆子小,在经历“独木桥”游戏失败后自信心受挫,对该游戏项目产生了抗拒心理。此时,教师可带领幼儿沿着地面直线行走,双脚交替前行,也能实现发展身体平衡力的目标;“独木桥”游戏人数较多,幼儿出现“消极等待”情绪时,教师可利用“路缘石”构建活动,用环境中的资源构建体育活动,带领等待的幼儿一同脚踩路缘石前进,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也可促进幼儿动作发展。此外,偏远农村地区会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教师可开发自然资源,带领幼儿在田埂上行走,这也是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途径。
2.开设专项练习,动作协调发展。
《指南》提出教育建议: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开阔、自由的环境中,幼儿跑、跳、爬、抛掷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可关注幼儿的成长状态,在户外体育运动中开设“专项练习”,打造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幼儿身心发展。基于此,教师需观察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创设户外体育活动,捕捉幼儿活动短板创设体育游戏活动,在玩耍中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观察到幼儿“跑跳”能力较弱时,教师可将球类游戏融入幼儿体育活动中,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游戏,向幼儿讲解正确运球方式及基本的游戏规则。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创设竞技比赛,利用比赛游戏发展幼儿的跑跳技能,在游戏中实现能力提升;在发现幼儿身体灵活度较低、钻爬能力较差时,教师可利用攀爬网、滚筒创设体育游戏,引导幼儿有序穿过不同游戏项目,在游戏中提升运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创设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为幼儿打造游戏情境,将园所中的活动器械及场地空间串联起来,在主题游戏中实现跑跳、钻爬、躲闪能力的同步发展。比如,开展“我是小小解放军”游戏活动,让幼儿扮演解放军人,利用元素中的活动器械创设不同体育项目,在情境游戏中提高幼儿身体灵活性。教师还可以开展翻越雪山——攀登网、攀爬架;穿越沼泽地——沙坑匍匐前进;勇闯铁索桥——平衡木;跨越炸弹区——投掷沙包等游戏活动。可见,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快速点燃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将不同训练活动融合在一起,实现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的发展,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户外活动的教育优势。
3.开发民间资源,丰富游戏活动。
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玩法简单且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将其合理开发并运用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既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还能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质量。教师应加强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幼儿提供更多契机,丰富其活动选择,提高幼儿的运动主动性,积极践行《指南》中的教育要求。
踢毽子、踩小高跷等民间游戏对身体平衡能力、灵活性、思维反应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相关游戏素材,并向幼儿讲解基本玩法,鼓励其自主展开游戏,为幼儿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发展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力。民间游戏跳房子、跳皮筋、编花篮、斗鸡等,包含体育项目“单腿跳”,教師也可将此类游戏融入其中,打造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不仅如此,民间游戏跳竹竿、滚铁环可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与灵活性;民间游戏丢沙包可提高幼儿思维反应速度;民间游戏三个字、警察捉小偷、老鹰捉小鸡可培养幼儿跑步能力;民间游戏拔河、丢手绢可提升幼儿体能爆发力……总而言之,教师需加强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为幼儿打造“寓教于乐”的户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玩耍中提高身体素养,达成户外体育活动的培养目标。
(三)立足幼儿年龄特点,科学评价幼儿活动
幼儿与幼儿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同一项活动中会产生不同的游戏结果。教师应立足于幼儿年龄特点,科学评价幼儿游戏活动,不可使用“一刀切”评价模式,要将评价重心放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更准确地捕捉幼儿的成长状态,获取更多有效的教育信息,以在后续活动中调整户外体育活动方向。
例如,在拍球、跳绳等技能性运动中,教师不要过于关注幼儿的活动数量,需让幼儿自由发展,尊重每一名幼儿的成长速度。在评价幼儿力量和耐力时,可结合《指南》中动作发展目标二部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日常活动状态科学合理评价,并针对不同幼儿情况进行适当引导与教育,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及身体素质,在下一次活动中调整教育方向及培养目标,使户外体育活动更具针对性与指向性,以提高教学活动整体质量。
(四)注重游戏器械选择,合理投放体育材料
户外体育活动虽以幼儿自主游戏形式为主,但教师要注重对材料及器械的选择与投放,确保活动内容、游戏方式能满足幼儿年龄特点,使户外体育活动更具科学性。
首先,教师需选择合适的户外体育运动器械。在器械选择与使用方面,需将安全、耐用放在首位。教师可投放攀爬网、滚筒、攀岩架、轮胎、梅花桩等器械,此类器械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操作需求,同时也满足体育运动的基本需要。不仅如此,器械选择要突出层次性,既要满足小班幼儿的活动需求,还要满足大班幼儿的游戏难度,确保活动方式可面向全体幼儿。
其次,在户外体育活动展开时,教师需观察幼儿所选择的游戏材料是否适用于其年龄特点及活动能力,观察、记录、分析幼儿与活动材料间的互动性,捕捉幼儿的活动兴趣。若器材损耗率较高,教师则可在活动后投放更多素材满足幼儿需求;器材消耗率较低,教师则需对材料进行再开发,挖掘全新玩法或对原材料进行改装,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多变性,进一步优化活动整体质量。
最后,在场地以及器械的应用上,教师要减少各个区域空间的隔阂,让不同运动器械相互渗透,鼓励幼儿自主创新游戏玩法,开发全新活动器械,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
(五)及时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幼儿自保能力
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也要在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户外体育活动空间开阔、视野宽广,随着幼儿游戏情绪的高涨不可控元素会频频发生,摔倒、碰撞是游戏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指南》指出: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基于此,在户外体育活动展开前,教师需向幼儿讲解基本的游戏规则,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状态,让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而营造更安全的户外体育活动氛围,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秩序。
在体育活动展开前,教师可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询问幼儿相关问题,如在xx区/xx游戏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要遵守哪些游戏规则?引导幼儿结合活动经验,自主讲述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确保后续活动的安全有序;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观察不同区域幼儿的活动状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指正,并告知幼儿所面临的危险,增强幼儿安全意识,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制定哪些游戏规则?在师幼共同总结中同完善游戏规则,从而打造一个更安全的游戏环境,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指南》精神对户外体育活动教育从多个视角出发提出可行性教育建议,诸如合理规划场地空间、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运动感知世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身为幼儿教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需利用积极践行《指南》精神,激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其年龄特点、发展阶段创设不同的体育游戏模式,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