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香榧生态种养技术

2023-09-15 03:34黄龙飞
园艺与种苗 2023年8期
关键词:养鹅薄壳香榧

黄龙飞

(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安徽池州 245100)

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为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植物,是榧树(Torreya grandis)的变异类型,经人工嫁接培育而成的优良栽培种,适宜在山区栽植,是皖南山区实现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途径之一。随着香榧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不断刺激林农调整和提升香榧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现阶段香榧产业迅速发展[1]。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当地栽植户缺乏对香榧生态栽植管护的理论知识,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酸化,林下过度清灌、清草导致水土流失、纯林模式易发生病虫害等突出问题,遏制了香榧产业的发展[2]。

针对香榧结实迟,前期收益低的经济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而且造成山区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需通过造林营林生物方法,林地生态及土壤的有机改良方法(土壤改良、生态治虫、整形修剪、香榧-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林下养殖等),达到增加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地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缩短香榧林地生产回报周期,提升生态效益的目的,促进山区香榧产业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种植技术

1.1 废石灰石调节酸化土壤pH 技术

由于前期经营管理方式不当,早期香榧造林时施用了大量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导致肥料在土壤中分解产生香草醛、阿魏酸、香豆酸等化学物质,为土壤输送了大量的有机酸,成为土壤酸化过程中H+的重要来源。土壤酸化使得林地土壤pH 由4.8~5.5 酸化至4.8 之下,而香榧最适宜生长在土壤pH 5.2~6.5,酸度的增加严重影响了香榧的正常生长[3]。

石灰石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十分显著,其主要成分碳酸钙首先解离为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Ca2+),碳酸根离子继续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H+)发生反应,解离为二氧化碳和水[式(1)],调节土壤pH,改善土壤条件。

从表1 可以看出,酸化土壤(pH 4.8~5.5)易致香榧生长不良,抗性减弱,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为了使土壤pH更加适合香榧栽培生长,利用废弃的石灰石粉碎成直径0.3~1.5 cm 的颗粒后铺撒于香榧树冠下的表层土上,根据树体大小铺洒质量为1~2 kg/株,可有效改良土壤的酸碱度,调节土壤pH 为5.2~6.8,改良后的土壤pH 水平更接近香榧生长的最适pH 范围,香榧地径、株高和冠幅提升显著。

表1 石灰石不同使用量下土壤pH 与香榧生长状况

1.2 茶枯饼浸提液防虫害技术

茶枯饼是油茶加工废弃物,安徽省油茶种植面积约18 万hm2,每年产油茶籽约10.13 万t,茶油约2.5 万t,油茶籽在生产茶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茶枯饼,平均榨出100 kg 茶油会产生约60 kg 茶枯饼,山区农户通常将茶枯饼当燃料烧掉,或随意丢弃,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茶枯饼中富含茶皂素,能够有效触杀害虫,并且自动分解后无毒无害[4]。将茶枯饼和水按照质量3∶5 的比例浸泡2 个月制成原液,后加清水稀释2 倍后进行灌根、叶面喷施,平均每年施用7 500~10 500 L/hm2,可有效防治香榧的蚜虫、螨虫、金龟子幼虫等害虫。茶枯饼浸提液原料丰富,制作过程简单,防治效果显著,同时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施用量,保护当地环境,是一种生态经济的防治手段。后期可对比浸提液施用浓度对虫害防治效果及对树体的影响,探究更适宜的配制方法。

2 行状“榧+薄”复合栽培模式

香榧苗木幼期对光照较为敏感需要适当遮阴,有研究表明当叶表面温度高达35℃时,香榧会停止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因此夏季需要适当遮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遮阳网对其进行遮阴,需要一定的资金;而利用薄壳山核桃夏季营造自然避光的条件,有利于香榧的健康生长,培育出优良壮苗[5]。但如果薄壳山核桃栽植密度过大,容易形成过度郁闭。当薄壳山核桃的栽植密度为60~90株/hm2,香榧的栽植密度为480 株/hm2时,可营造出自然避光的环境,提高光资源的利用率。为了避免薄壳山核桃后期枝条过密对香榧春末、秋初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在薄壳山核桃周围3 m 处不予种植香榧。香榧生长至结实期后对光照需求增加,为了确保香榧结实生长,复合种植6 年后,间行移出部分香榧大苗上山造林,林内保留225~270 株/hm2香榧与60~90 株/hm2薄壳山核桃复合造林(图1)。

图1 “薄-榧”复合空间分布示意

3 林下“榧-鹅”种养技术

在香榧林下养鹅,充分利用香榧栽植的立地环境,高海拔的优质空气,宽领域的活动场地,为白鹅提供了优良的养殖环境。与此同时,白鹅可除去基地多余的杂草以及害虫,预防香榧病虫害的发生,鹅群产生的粪便可作为肥料直接回归于林地,为土壤提供有机养分,促进林木的生长。因此香榧与白鹅复合种养,符合当代对于生态种养的发展要求。

“榧-鹅”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为香榧的生长、白鹅的活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环境。林下养殖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改良土壤性状,为植物提供养分;另一方面,林下杂草为动物机体提供食物来源,满足动物生长需求[6]。如图2 所示,通过对比不同的养鹅密度模式[纯林模式、养鹅模式1(60~90 只/hm2)、养鹅模式2(120~150 只/hm2)],发现养鹅能够增加土壤电导率,以及土壤中C、N、P、K 元素的含量。但随着单位面积养鹅数量的增加,土壤pH、土壤含水量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试验地鹅活动区土壤容重相对高于香榧纯林,可能是因为鹅是群居动物,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踩踏活动使得土壤紧实度增强,单位面积含水量降低;加之鹅以草为食,地面植被覆盖率降低,不利于水分涵养。而香榧纯林由于没有受鹅活动的影响,地表草类较繁茂,地下根系发达,加之土壤动物的共同作用,使得土壤疏松,渗透性好,与养鹅后含水率略下降吻合。香榧纯林由于地面植被的覆盖率高,减缓了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和分量。林下养鹅模式中,由于鹅群的践踏,导致土壤密实度增加,土壤含水率下降,长此以往可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香榧的生长。但在养鹅模式1(60~90 只/hm2)的情况下,土壤容重增加和含水率降低的不明显,同时对土壤pH 的影响不大,还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土壤中元素含量,因此养鹅模式1(60~90 只/hm2)为基地放养白鹅较适宜的密度模式。同时为避免鹅的群居性活动对土壤、苗木产生影响,采取间歇轮地养殖,即养殖2 年停养1 年,更换至别的基地,并及时进行松土抚育,有效消除长期养鹅可能会对香榧林造成的消极影响,做到真正的生态种养。

图2 不同养鹅密度模式对土壤的影响

测定不同养鹅模式下9 年生(2+7)的香榧苗木生长情况,结果如表2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养鹅区域的香榧苗木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未养鹅区域,这可能是由于鹅在食杂草、捕食虫类的过程中为香榧提供了相对健康的生长环境,杂草被啄食后香榧成年树冠幅较大,接触阳光面积广,光合作用增强;部分害虫被啄食,有效控制了香榧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鹅粪为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养分,香榧根系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整体生长水平拔高。

表2 养鹅与未养鹅香榧苗木生长状况

4 生态种养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香榧不同经营模式下的造林成本如表3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香榧纯林造林当年成本包括苗木、整地、栽植、抚育和肥料等费用共计95 250 元/hm2,次年以后每年管护投入47 250 元/hm2,香榧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造林当年成本106 500元/hm2,次年以后每年管护投入64 500 元/hm2,香榧+鹅模式造林当年成本96 180 元/hm2,次年后每年管护投入47 460 元/hm2。

表3 香榧纯林与复合经营成本对比 元/hm2·年

香榧进入稳产期后,每只鹅(包括鹅蛋)收益200 元,香榧100 元/kg、薄壳山核桃60 元/kg 的平均价格计算,香榧纯林与复合经营预期收益如表4 所示,可以看出,在香榧与薄壳山核桃达到稳产期时,香榧纯林每年净收益252 750 元/hm2,香榧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下每年净收益157 500 元/hm2。香榧鹅复合经营模式下每年净收益270 540 元/hm2,相较于纯林净收益提高了7.03%。

表4 香榧纯林与复合经营稳产期收益对比 元/hm2·年

4.2 生态效益

香榧多种植于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山区丘陵地带,其寿命长、根系广,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且香榧树冠浓密,叶面积指数高,与薄壳山核桃套种,不仅增大了林间树下落叶层厚度,而且香榧树叶不含树脂,容易腐烂,对改良土壤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在香榧林下养鹅,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相较于使用除草剂除草,更加绿色无污染,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土壤板结及水土流失现象,从长远角度上可改良土壤性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7]。

猜你喜欢
养鹅薄壳香榧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林下养鹅的特点和生态养殖技术
香榧驱虫述古今
薄壳山核桃培育与栽植技术
鸡蛋与薄壳建筑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引种与产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