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辰 朱仕文
近些年的国内外骨科学界主张,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要尽早手术治疗,因为延迟手术会使老年人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老李今年86 岁,平时身体硬朗得很,虽然也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一直吃药控制得好好的。老李每天的日常活动是跟几个老伙伴一起遛弯、打太极拳,再聊聊国内国际大事,生活十分惬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雪后的早上,老李照常出门遛弯,结果路面湿滑,一不小心摔了一个屁股墩儿,当时就感觉左边胯骨钻心的疼痛。老李站不起来了。孩子们赶忙把老李送进医院,拍片显示:左侧股骨颈骨折!
医生建议老李住院手术治疗,但是孩子們有些犹豫,老李岁数这么大了,手术风险是不是太高了?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们不做手术,在家躺着是不是也能养好呢?
髋部骨折,一般指的是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常因跌倒导致,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我国,跌倒已经成为65 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如果不加以治疗,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病死率很高,一年内死亡的概率可能超过20%,最高甚至能达到40% ~ 50%,超过了很多癌症。因此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多见于骨质疏松的70 岁以上高龄患者。据报道,2020 年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为16% ~ 20%。这么高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活动的能力及灵活性通常有所下降。现代生活中,独立生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发生摔倒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同时,老年人年龄越大,骨质中钙质流失越多,骨量丢失越严重,会导致骨质变得松脆、骨骼强度降低。一旦发生跌倒,老年人骨折的可能性也比年轻人高。而一旦发生骨折,在不进行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老年人只能卧床不起。
老年人本就不比年轻人强壮,还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卧床后,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此外,疼痛、卧床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影响排便及进食,更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可能诱发心衰、心梗、脑梗、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人的身体已经处在一种临界的脆弱平衡状态,髋部骨折就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体内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传统观念里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手术风险太大,宁愿选择卧床牵引为主的保守疗法。但这种保守治疗的效果通常并不令人满意。老年人因疼痛迟迟不敢下床锻炼,骨折局部难以愈合,或者即使局部畸形愈合也会影响关节的功能。近些年的国内外骨科学界主张,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要尽早手术治疗,因为延迟手术会使老年人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如果患者身体状况经评估后无手术禁忌证,主张在骨折发生后48 小时内手术,这样可以帮助老年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尽早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降低病死率。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高,围手术期管理复杂,这给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的问题,医院的手术技术及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理念不断推广,部分医院还先行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救治模式,设立了专门的老年髋部骨折病房,采用老年内科- 骨科- 麻醉科多科协作共管的模式,提高了检查和治疗的效率,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大大降低,并提高了伤后的生活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方法是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部分患者在术后早期也可以开始活动。“生命在于运动”,保住了自主活动能力,也就保留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守护。
认识到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危害后,家庭成员应学会保护老年人避免发生髋部骨折。
预防髋部骨折首先要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平时应多食用富含钙质、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充足日照,避免过量引用咖啡及碳酸饮料;定期检测骨密度,发现骨质疏松及时干预治疗。
其次,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进行方法科学、强度适宜的锻炼,增加关节、韧带的灵活性,保持肌肉容量及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整体身体素质,减少跌倒的发生。
再次,老年人要杜绝家中的危险因素,比如移走行走路线上的障碍物,保持地面平坦、干燥。老年人穿的鞋要防滑,必要时使用拐杖等步行辅助工具以防止跌倒;在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意外摔倒的发生。
髋部骨折是危及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即使在科学进步的今天仍然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应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让老年人远离髋部骨折这个隐形“杀手”。而采用适宜的方法治疗骨折,也可以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