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苏轼由徐州调任到湖州,按照惯例要向皇帝谢恩,苏轼因此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然而,正是因为这篇谢恩表,引出了对苏轼一生影响极大的一件事:乌台诗案。有人弹劾苏轼在表中有讥讽朝廷之言,苏轼因此被监禁了起来,长达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对苏轼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终,苏轼免遭一死,但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毫无实权的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到达黄州后,生活贫困,不得不倚靠朋友的帮助,才从官府里要到了几十亩荒地耕种。苏轼在《定风波》中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要归去何处?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和几位好友一起出游,结果在路上突然下起了急雨,他们一行没有雨具,朋友们被雨水淋得颇为狼狈,然而,旷达的苏轼,却并不在意。雨很快停了下来,太阳紧接着出来了。就是这一场普通的道中遇雨事件,给东坡带来了不一样的感悟。苏轼因此写下了这首旷达通透,在后世名声极大的千古佳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之一,他的文章、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佳,而最为难得的是他在颠簸起伏的命运海洋中,无论风光还是低落,始终表现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尤为可贵,《定风波》无疑是一首能反映苏轼豪情的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