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羽
在美国的那些年,我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性格、生活背景、思考方式,还有共同的身份——留学生。在异乡,有时会感觉到孤独,当夜寂无声、月色正浓,多少游子望向窗外,思绪却飞回遥远的故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觉得孤独,因为有一群相似的人,互相给予着温暖与关怀。
留学的记忆随着岁月的冲刷,很多变得模糊而黯淡。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仍旧记得2016年8月底,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前的种种细节。
当我得知被美国西北大学录取后,便找到了同届中国留学生的群,有幸认识了准备从上海出发的同学,为了互相有个照应,我们约好搭乘同一趟航班,准备到时在机场见。
我和父母一起到达机场,走到约定的地点,远远瞧见几个年轻人,还有围在一起或坐或站的家长们。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玉米——一个中等个头、长相敦厚的男生,后来他成了我很好的朋友。他正表情沉静地蹲在一件打开的大行李箱前,耐心地听着最后帮他确认行李的母亲临行前的叮嘱:“在飞机上就要记得插上电话卡,降落了记得马上给家人报个平安……”玉米妈妈絮絮叨叨说到一半,突然抿紧了嘴唇,然后豆大的眼泪就顺着消瘦的面颊流了下来。她别过脸去,不再说话。
“妈,你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玉米蹲着往前挪了挪,轻轻拍拍妈妈的后背,还是没有看出什么情绪。直到出发前一刻,家长们在国际出发口向我们挥手道别,他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告别家人,我们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天,只有玉米独自一人走在最前面,我快走了几步赶上他,没想到看见的是一双哭红了的眼睛。不知怎么,看到他这副模样,原本一直告诉自己“不过是出去学习一阵子,过一段时间就回来”的自己,原本没有酝酿出太多离愁别绪的自己,突然鼻子有点酸。
坐上飞机,玉米眼含热泪望向窗外,良久,我在朋友圈刷到他写的一段话:“我的亲人们,我会照顾好自己,勿念,勿念。”
刚到美国时,反而没怎么想家。一方面,初来乍到的我们都忙着在新环境中尽快安置好小窝;另一方面,各种新鲜的人和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年轻的我们带来许多兴奋与期待。
后来,我们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日常平淡而忙碌,谁也没有主动提过想家。但乡愁藏在埃文斯顿街上伫立的几家中餐馆里,藏在去中国超市买来的火锅底料里,藏在从家带来的酱菜、茶叶里,你的味蕾会告诉你,你想家了。
西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本就不算多,庆幸的是我们三个西安老乡找到了彼此——另外两位,一位是与我同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一位是高我们几届的学长。学长有一手好厨艺,他经常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隔一段时间,学长就会摆开架势做一次肉夹馍和水盆羊肉,我们围坐在餐桌前,吃着熟悉的家乡味道,那是在埃文斯顿最幸福的时光。
有时候,玉米也会邀请我去他们宿舍吃饺子。我不怎么会做饭,更不会包饺子,玉米见我捏了几次不成形的饺子,以后每次我去都让我在旁边闲着不许动手。我也乐得清闲,拿着他在美国重金购得的外星人笔记本打几局游戏,等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出锅,去厨房捧来一大碗饺子汤暖胃。几个中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现做水饺,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纽约见同学,刚好赶上感恩节,同学带我去了他在当地生活的一个叔叔家过节。叔叔已经在美国生活几十年,很多习惯融入了当地,但仍有个中国胃。当香气腾腾的火鸡端上桌被切开时,我发现火鸡肚子里蕴藏着不一样的乾坤——传统的美国烤火鸡都是囫囵一个,切开后是白花花的柴肉,而这只火鸡的肚子里,被酱料、姜蒜和各种蔬菜填得满满当当。多年后再回想起来,那哪里是火鸡,那是即使时光流逝,仍旧深入骨髓的、浓浓的中国情结。
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无论你踏上世界的哪一片土地,总能或多或少地寻到同胞的身影。虽然西北大学的中国学生不算多,但也占了留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看起来更为孤独,他们的思乡情绪也更难为外人纾解。
比如我们班的印度留学生,他能在校园内找到很多印度的伙伴,一起自习、吃饭。但是他们的课表往往会有冲突,这时他就会独自一人热好带来的咖喱,或坐在楼下的实验室里,或坐在教学楼内便利店的椅子上,慢吞吞地享用午饭。他好像从未在食堂吃饭或者在便利店买个三明治解决问题,咖喱对他来讲似乎是神圣的,每每遇到午餐时间与他攀谈的同学,他都会用勺子搅着咖喱安利这种美味。但是我实在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天天吃咖喱吃不腻呢?
由于同选了几门选修课,我和一个非洲女生走得比较近。她是一個非常认真的人,有时我们会一起做项目,其中有些环节点到为止,我并不会去深究,但她会抓住某一个细节,很用心地查资料、问教授,直到彻底弄懂为止。后来,我也被她的这种精神所感染,陪她一起去图书馆找书、去教授办公室请教。我无意间和她讲起我很佩服她的这种学习精神,她摇了摇头,略带严肃地说她没有选择,她一定要拼命努力留在美国。
我有些不解,她这么热爱美国吗?她又摇了摇头,和我说起她的祖国和她的家人。她说她的祖国很小也很落后,女性在当地的地位很低,但是她的家人很好,在发现她的聪慧与天分后,拼尽全力让她读书,把她送来美国。所以她必须留下,与其说这是她个人的梦想,不如说是她全家人的期待。我问她想家吗?她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只说家乡的人都很淳朴,她偶尔会想念以前的生活。
我看到她出去做项目、做活动,总是独来独往的,便有意带她去参加我的朋友聚会。她去了两三次,我再邀请她时她都淡淡地推却了。只有一次邀请她去参加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我和她讲春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我们举办“春晚”是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在异国他乡多一份与祖国母亲深深的联结。她若有所思地答应了,到了“春晚”当天,她早早就来催我同去,比我还积极。
我是晚会的组织者,当晚忙得脚不着地。席间,充斥着许多中文歌曲和中文小品,我料想她都没有听懂,担心她无聊,正准备去座位找她,却在自助取餐的地方看到她安静地靠在桌前,吃着各式中式炒菜,时不时抬起握着叉子的手背抹一下眼角——她哭了,为什么哭了?我没再走过去打扰她,但她的眼泪,我直到多年后孤身一人踏上瑞士的土地才了然。
“春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一次我问她,一个人在美国是否感觉孤单。她还是摇摇头,冲我抛了个媚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哪是一个人,我不是有你吗?”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释然了。是的,我不也一个人在美国吗?但我同样,也并不是一个人。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在美国的那段时光,有了温柔的底色。
他们是谁?皆是远游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