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闻书法集评

2023-09-14 09:59
中国书法 2023年7期
关键词:闻先生法度风貌

王蘧常:

刘君篆刻得天厚,熔秦铸汉龙蛇走。大如巨刃摩天扬,细或欲与爪鳞偶。技进于道乃如此,家学天才钟一手。曾许老朽制巨印,梦想斯冰列前后。十兰狂言君能践,坐待古色照户牅。

谢稚柳:

闻印人年少好学,尤邃于印学。此册可以概见其篆刻出入秦汉唐宋,下逮明清各家,靡不涉猎,发为自创。于此可见治学之道,借鉴愈深,则其自创也愈高,于一闻之治印足以证之。

方介堪:

刘君一闻擅长篆刻,所作不背遗制,且能别出新意,颇得前人矩矱,与时下流派之粗犷薄俗而沾沾自喜者迥异。盖其渊源有自,好学不倦,有以致之,诚后起之秀也。

冯其庸:

我读别部斋,如饮白堕酒。才饮心已醉,婉转意绸缪。久读愈更好,把卷不释手。众口交相赞,皆云世之尤。或曰是秦篆,或曰是汉缪。或曰镕唐宋,或曰铸元秀。或曰宗文何,或曰丁黄俦。或曰师悲庵,或曰摹萍叟。众论皆有得,众议皆未周。奇哉刘一闻,食古而吐秀。初现皆古趣,细审新意稠。举世凿石手,君称第一流。况兼书与画,真上最高楼。

张海:

刘一闻是当今众多书画篆刻家中,作品最具古典风格之美者。从取法上看,刘一闻于魏晋书风、唐人写经、简牍诏版等古代遗存多悟其旨。他向来十分注重对历史碑版法帖作深入的研究,而入手正途,乃取魏晋而下的诸家风神。他对前人的继承并非邯郸学步,无论技法、风貌乃至审美理念,他都有自己的创作立场。他主张执笔不必一味中锋,侧锋和正侧锋交并使用而不失稳重洒脱的笔调,这是他最具创作魅力的地方。同时,他又善于在行草中融入篆隶的体势和笔意,因而通篇更显古朴典雅,令人感受尤深。

『古雅逸趣』四字,是刘一闻对自己艺术风貌的总结。他的『古』,是气质上的苍古,韵味上的醇厚。他的『雅』,是一种不落常格的超尘之气,这在形态上尤其气质上是伪饰不出来的,是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学识和性情的自然流露。这一点,我觉得在当代书画篆刻家之中,刘一闻可说是一个代表人物。

陈燮君:

一闻先生长期自学,进博物馆以前就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早已名声在外。自学成才非常不容易,当然大师中自学成才也是不少的,但像一闻先生这样,能达到现在这么高的造诣、这么高的艺术成就,恰恰证明他同科班出身、同学院派在绝对意义上讲绝不逊色。

一闻先生的书法造诣和他在博物馆的这段经历,使他在对历史文脉的梳理、书法古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史延伸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成就,而这些研究也促进了他的创作。

维护古典尊严

刘一闻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是体現一个人的精神气质、风采神韵的艺术样式,在这里熔铸着每个作者对传统文化及艺术传承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说,创作风格既是个性化的体现,也是对历史认同的一个标志。

中国书法是以古、朴、雅、逸之风貌,作为其艺术特质的。它的这些特质,可说是渗透并表现在古来经典作品之中的。传统创作历来就有越古越醇、越古越厚之说,追求古气,是为了使创作负载着某种历史感,有了古气,才会使作品具有浑朴、苍茫的审美特征。故而,『古』不是退化,而是中国书法艺术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趣味的突出显现。

书法创作在总体上说,是一个作者在学识、修养各方面知识储备的折射,故而胸罗万象、腹有诗书在历代都被看作是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就具体创作形态而言,一个人的作品毕竟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故而,时代气息既不可免,也不可或缺。有了丰厚的内质之后,那些所谓现代的、演绎抽象的创作手法皆不难获得。

艺术实践必须具备法度,这是创作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先决条件。法度本身,应是一个引领创作的前提。所以我认为,法度不是如何去破,而是如何去理解,历史上那些获得成功的书法名家,成就大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艺术创作既是对自身的考验,也是对历史的挑战,这种困惑、痛苦和付出的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是由于这种艰难性和超越性,才使得无数实践者在艺术长廊中乐此不疲、留连忘返。

『在艺术上,认识是第一位的。只有认识精准,那围绕于整个艺术的创作活动、思维活动才会准确。这样,结合实践,临摹或创作时就始终有一个准绳,这个准绳的灵魂不是别的,就是你自己。』这是我在多年前所发表的拙文《别部余话》中的一段见解,我至今仍然坚持这种看法。

猜你喜欢
闻先生法度风貌
魏榆晓:遵循法度,方为上乘
《法度与美》写作指导
闻一多先生上课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闻一多先生上课
闻一多先生上课
闻一多先生上课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