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繁体形象为“師”,从垖(duī),从帀(shī)。在这里,“垖”为“堆”的本字,是小土山的意思;“帀”為“匝”的本字,为环绕、包围的意思,读“shī”时多用作“师”,泛指军队。《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小司徒》中有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说文·帀部》中也说:“师,两千五百人为师。”由此得知,在商周时代,两千五百人组成的“师”是最大的军队编制;而在我国现行的军队编制中,“师”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下设若干个团,统帅陆军一师的军官被称为“师长”。不过,这里的“师”与“老师”的“师”意思不一样。那么,“师”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先来看看下图中“师”字的演变过程:
观图可知,“师”乃会意字,篆文、隶书等字体的形状与金文差别不大,至此,“师”字已基本定型。本义为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
“师”字目前最常用的意思是“老师”。郑玄为《周礼·司徒第二》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这是说,“师”是一个名称,指的就是那些教人们懂得事物道理的人。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师”在后来逐渐演变成在一定领域里受人尊重的学识、道义、技能方面的传授者和施行者。正如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教师、画师、技师、律师等。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师”中之“垖”代表知识和理论高度,“帀”代表学术的范围,因此,“为人师”是指在一定的领域内的。所以孔子才会发出这样的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