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3-09-14 16:30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初级中学王小强
家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减育人政策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初级中学 王小强

“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优化教育质量,使教育回归育人本源,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所以新教育背景以“全民体育意识”为重要目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与学校教育体系息息相关。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初中体育教学相关条例中明确指出“初中应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双减”政策明确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将体育重要性与智育重要性持平,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主张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培养兴趣或参与体育运动。本文结合“双减”政策背景,深入探究“双减”政策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并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展开探究。

一、“双减”政策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双减”政策下,全面育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教育的天平从“智育为主”逐渐转变为“全面发展”。所以学校教育主张德、智、体、美、劳相结合,落实全面育人的健康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学校硬件设施和环境建设也需与之同步,卫生条件、体育设施和健康教育水平等都需完善,并以现代化的标准进行建设,保障了学生体育发展需求。针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不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容易出现课堂氛围不活跃,体育训练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训练是被动的,因而学习效率较低。体育育人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应注重内在育人价值。体育的价值应从心理、生理、意志品质、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体育意识才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双减”政策要求“减负增效”“全面发展”,因而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奠定了一个全新的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

二、“双减”政策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以往教育模式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学习时间紧张,学生缺少自主成长空间,不利于其全面健康发展。对此,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针对学校教育、校外培训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校外培训市场,并将学校教育重心向“全面育人”转移。“双减”政策还严禁“以升学率评价”,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一)“双减”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运动时间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在学校活动创设和学习时间安排上展开改革创新。所以,在“双减”政策下,学生有了更加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的重心一直偏向于智育,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所以,学生负担较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学生的课内外时间过多地被学习占据,从而缺少身体活动时间,导致睡眠不足、运动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双减”政策的提出明确了为学生减负的重要目标,对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等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学生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成长空间,可进行体育活动等等,因而更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双减”政策下,若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就能够解决学生体质问题和运动习惯问题。这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都是有益的。

(二)“双减”政策下学生有更多的运动精力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减负,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成长空间。如学校全面落实课后延时服务,让学生不带着作业回家,切实减轻家长辅导作业的负担。在课后延时服务中也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如篮球、羽毛球、合唱团、绘画、围棋等,学生可自主报名参加。从而培养其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实施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等措施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在课后有更多的精力去参加体育运动。长久起来,初高中生一直被“题海”所困,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锻炼身体,因而损害身体健康。“双减”政策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让学生有机会去“充值能量”,这对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双减”政策下体育培训机构发展广阔

“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打击了不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规范了培训市场。校外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大幅减少,而非学科的培训机构明显增加。如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等培训机构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减”政策强调全面育人目标,针对体育而言“阳光体育”成为校外培训机构争相落实的热点。但是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体育缺乏紧密联系,校外培训成为独立的发展空间,以迎合“全面育人”和“体育考试训练”等热点进行招生。可见,“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体育学习选择空间更多,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培养其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融入丰富体育文化,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双减”政策的目标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教育回归本源。“双减”政策并不只针对学校教育,更需要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合作。在学校教育方面,加强体育兴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体育意识。在家庭教育方面,则需要监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强调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家校协同育人,渗透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文化。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主题就是“热爱祖国,要从体育锻炼开始”。从中渗透体育运动的积极意义。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例,师生探讨体育思想,从中渗透公平公正、健康第一、重在参与等体育文化。学生认真学习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以实际案例举证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其次,学校应科学安排大课间活动,如安排在第一节课前,活跃学生思维,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再如设在下午第二节课以后,正是学生容易犯困和分神的时间段,借助大课间运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肢体,使学生一整天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通过科学合理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解决气温、气候和教学对学生身体产生的影响。如,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主题是“热爱祖国,要从体育锻炼开始”,从中渗透体育运动的积极意义。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例,师生探讨体育思想,从中渗透公平公正、健康第一、重在参与等体育文化。学生认真学习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以实际案例举证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如“同一起跑线上必须是同性别测试者才能够体现公平”,对于出发点和思考角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奥运会百米赛跑为例,教师讲解体育项目中的规则,从而验证体育项目的公平性。可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体育项目所蕴含的体育文化,可有效渗透体育精神。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自主锻炼精神

“双减”政策背景下,可结合“双减”政策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抓住课后延时服务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轮滑社、跳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更借机锻炼身心,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可结合初中体育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部分的操让学生进行自编自练,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创作,避免与其他同学出现雷同。同时,教师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平台,可引导学生自荐“带操”,借机锻炼学生自信心。教师为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可为学生准备相同的材料,放手让学生自主创设体育游戏。每个小组针对体育场地、材料、规则等积极讨论,最终创编属于本小组的体育游戏。教师可适时指导和鼓励,充分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体育精神。在上述两次教学组织安排中,教师并没有主导课堂而是充分发挥“导演”的角色,将课堂全部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给学生搭建更加自由、民主、生动、多元的体育教学情境,充分锻炼了学生手脑并用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拓展丰富实践活动,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应转变“以分数论高下”的教学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老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合理设计作业,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而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转变“成绩论”思想,结合“双减”政策要求,放松心情,减轻孩子的思想压力。实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配合学校教育落实“双减”政策。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展开实践活动,在进行弯道跑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构建具备竞争性的游戏。“跑圈接力赛”就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甚至与小时候的“丢手绢”游戏相似。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进行分组后,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意识增强了,并能够通过自主讨论和探究制定小组合作计划。游戏中充分考验学生随机应变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在小组竞争的环境下,学生在运动中通过自主体验和观察逐渐掌握弯道跑的技巧。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树立互帮互助和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同时,也在游戏互动中增进了学生情感,使其形成了克服困难的毅力、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和探究创造的学习力等宝贵的思维品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创编体育游戏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多元化思维,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注重家校合力引导,创建快乐体育氛围

在学校方面,“双减”政策禁止学校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突出家长监督引导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构建健康的家校沟通机制。如学校与家长同步“阳光体育”教学计划与进度,家长辅助学生完成“体质提升作业”。家长根据学习进度和计划与孩子一起锻炼,并监督完成锻炼打卡,将孩子阳光体育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减负不等同于“放养”。减轻校外辅导负担和作业的同时应解放学生课余时间。所以,学校与家庭合作丰富教育内容,可针对阳光体育课程内容开展“创客活动”。也可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为体育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家庭方面,学校可开办“父母学堂”,提升家长教育水平,实现全面育人。“家长伴成长”项目也是家校共育的热门项目。可根据家长对家校共育活动的贡献多少进行评分,积分计入“家长伴成长”项目中。积分优异的家长可对其进行表扬。通过丰富家校合作形式,深度优化育人模式。家校合育,共同强化阳光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终身体育意识,并切实提升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五)实施多元激励评价,落实全面育人目标

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压力有部分源于教师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更多注重检验和考核,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双减”政策强调减负增效。家校合育共同引导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强体质健康。

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精神,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特点建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如以积分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课堂积极表现的学生以积分奖励,参与体育相关活动的给予积分奖励;在课堂上表现消极,并且影响集体学习积极性的扣除积分。积分每周统计,每月评出“体育之星”“运动小将”等。再如:让学生参与到备课的环节中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理解对备课内容展开设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探究、思考、合作、创新等多方面思维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创新升级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如学校借助课后服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回家后,家长需给予孩子开放性的成长空间,鼓励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实践劳动等。家校合作制定《家庭品格养育支持手册》和《学校孩子成长手册》,家庭品格养育手册中包含游戏、亲子对话、家庭品格评价表等。学校孩子成长手册则包括课堂表现、思想品行、学习习惯等。在两本手册中都有“评价表”,记录孩子在校和在家的具体表现,从中体现了学校对品德教育的重视。最终,通过家校双方监督引导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六)设计多元体育作业,全民提升体质健康

“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多元化、趣味化和层次化,能够遵循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作业负担。通过体育锻炼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自主体育意识。

如布置调查类作业“你对中国女排了解吗?他们的排球技术怎样,有几种发球方式呢?”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实践调查搜集有关的资料,完成这项作业。趣味类作业“观看中国女排比赛视频,了解具体的发球规则。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尝试自主练习发球动作,如挥臂动作等。”将实践锻炼融入体育作业中,能够借机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游戏类作业“亲子游戏”中父母一方与孩子进行互动。开展掷垒球比赛等,前提是选择空旷的地面,保证安全。通过亲子类游戏增进亲子关系,缓解学习疲劳,更强化手臂挥臂能力。通过多元化的体育作业,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借机放松身心,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四、结语

总之,“双减”政策背景下,应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以体育文化氛围熏陶学生,以体育精神感染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课堂文化、课间文化、活动文化和资源文化等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体育精神。构建灵动的体育课堂,渗透体育文化认知,让学生能“文”能“武”,推动学生“体”“智”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育人政策
政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政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