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地域之限和空间视野,它更是一种糅合了人的记忆、情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符号象征。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以下简称“山小”)深入挖掘千年山塘史、三百年陕西会馆史、百年校史等“三史”,创生和实施具有山塘特色的乡愁文化课程,在实践中形成了多样的、分层的活动课程。同时,基于新课标,“乡愁教育课程”与“课程中的乡愁教育”齐头并进。
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城阊门外有一条河与一条街,一直延伸到七里(约3500米)开外的虎丘,这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山塘河与山塘街。1200年前,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带领百姓修河筑路,开通水陆两道,将当时已富盛名的虎丘与阊门连为一体,“七里山塘”由此而生。1200年山塘文化传承不绝,此谓“千年山塘史”。
山塘自古以来商贸发达,明清时全国各地商会纷纷在此建馆,旧时称“会馆街”。山小的校址是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 年)的陕西会馆。学校借陕西会馆旧址办学,“三百年会馆史”让教育文化与商业文化合为一体,校风“立诚立信”一语双关。
山小创立于1912 年,紧邻山塘街、依傍山塘河,“山塘”这两个字可谓“同校名、双世遗”。学校自创办以来已有111 年历史,可谓名副其实的“百年学堂”。
山小的乡愁文化课程包含物态文化、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观念制度文化等,旨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山塘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状况,培养其认同感、责任感,注重引导山小学子增强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文化个性。乡愁文化课程打破乡土之界,从小家到家乡再到家国的延伸,升华和凝聚学子根植于家园故土的乡愁情结,打下深刻的家国烙印,进而从个人情怀上升到开放、包容、大爱的家国情怀。
物态文化课程是乡愁显性的、可触知的承载形式,是一种具备静态特征的实体存在。山小参考清代地方风土笔记《桐桥倚棹录》,从中择取适用于乡愁课程的载体和点位。山塘的地域山水、名胜、寺院、宅第、古迹及手工艺等,可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乡土物产等。
其一,基于自然景观的课程。自然物质元素组成乡土文化存在的空间实体,自然空间的独特性决定着地域文化的特质。轻淌的山塘河是流动的自然景观课程,耸立的海涌山(虎丘山)是静默的自然景观课程。
其二,基于人文景观的课程。人文景观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是乡愁的“活化石”。人文景观是学校物态课程的主类型,街头巷尾、桥头水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桥一景,都是山塘的文化遗存。得益于“三史”,人文景观课程资源在校园的方寸地域内随处可得。比如校内苏派盆景园“秦园”的地基原是会馆内关帝殿的旧址,学校正门是气势恢宏的陕西会馆牌楼,透过金山石制的门框可以看见校舍门厅前悬挂的“山塘中心小学”牌匾。
其三,基于乡土物产的课程,包括地方特产、民间手工艺品、美食、服饰等。学校基于新课标,自编了校本材料,将山塘的丰富物产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如百年老店朱新年的汤团、荣阳楼的馄饨、丹凤楼的小笼包和马佩栋的烧卖等。
一是民俗,主要指山塘地域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包括传统礼仪、节庆等。这些与岁时节令、人生重要节点密切相关的乡土民俗背后有着浓厚的伦理观念、人情意味和文化内涵。山小以清代记录山塘民俗的著作《清嘉录》为组织课程的蓝本,在不同的时令开展相应的活动。
二是民艺,即民间艺术、工艺和杰出艺人。学校设有多种非遗教育项目,包括校友王珮瑜的京剧、李少鹏的书法、发源于山塘的苏派盆景技艺、“皮老虎”技艺等。
三是地方语言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民谣、神话传说、民间谜语、谚语等。除了吴侬软语,山塘民间故事众多,名著《红楼梦》、弹词《玉蜻蜓》中均有叙述。山小搜集并将之整理形成课程资源。
山小将山塘所在地域的发展脉络、名人轶事、地名沿革、红色资源等纳入历史文化课程,如白居易修河筑堤、朱元璋洪武赶散、刘伯温造狸镇河、曹雪芹借景著书、五义士反抗暴政、南社三杰结社立说、贝聿铭不忘祖祠等。另外,诸多杰出校友脍炙人口的求学故事,也被融入课程内容。
观念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山塘地域在一定历史影响下形成的处世规则和相处之道,是当地族群普遍予以认同、推崇、践行的思想行为标准与模式。山塘有大量的会馆、公所、祠堂、牌坊和纪念馆等,在这些历史遗存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公序良俗值得学习和传承。山塘的学堂有自己的“三风一训”,作为中国较早形成“商会”的会馆之一,陕西会馆也有其独特的商业观。山小的校风是“立诚立信”,这既是教育之道,也是经商之道,其交融共通的部分,学校称之为“商教一体”,并将其融入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