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永楠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实验幼儿园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幼儿园应关注“五爱”教育实践,从小从早启发幼儿爱国情感,尤其是运用幼儿身边的节日情境,增强幼儿对爱国主义的感知和体验,真正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为此,加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中节日主题素材融入,逐步成为当前教学实践的重要选择。
主题活动历来受到幼儿园广泛欢迎,其特点在于根据明确的主题实施教学,通过规范的教学设计和完整的教学过程,突出主题教学的鲜明特点,避免出现盲目教学的问题。同时,基于节日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及能力特点,让幼儿可以通过主题目标了解爱国主义内容,使爱国主义雏形在幼儿心中落地生根[1]。
例如在端午节时,幼儿园可以将端午习俗作为主题素材,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进行合理的教研与教学设计,将生活素材做成幼儿可以看懂的短视频,以动态方式展现端午赛龙舟、包粽子等传统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幼师需要为幼儿营造出活跃的互动氛围,让孩子更愿意参与节日活动。如此一来,幼儿园举办传统节日相关活动,引领幼儿体验节日活动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点睛之笔。
针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重视教学活动在其中的作用,教学活动需要符合幼儿学习的天性,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潜移默化地实现家国主义内容转化[3]。传统节日既是一种教学载体,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情结,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拉近幼儿与家国的距离,帮助幼儿真正感受祖国的强大,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例如,以“建军节”为契机组织教学活动,幼儿园可以创设“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如模仿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等,利用幼儿园教具模拟出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可以在其中体验挫折、困难,从而理解当年红色长征的艰苦,以塑造出良好的意志品格。
综上所述,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文化的积淀也是对光辉历史的铭记,更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将节日注入幼儿园家国主义教育之中,有助于丰富教育素材,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幼师应通过各类教学方法、环境及活动的呈现,推动幼儿教育方式创新,保持与新教学目标的有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