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距离对企业全球供应链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2023-09-13 04:50付秋芳林梦
供应链管理 2023年3期

付秋芳 林梦

关键词: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外部冲击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934(2023)03-0007-11

一、引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政府开始反思产业链政策,跨国企业们也开始考虑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可控性上升到战略高度。2018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双方互相施加进出口关税的逆经济全球化行为,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往来,也破坏了两国长期努力打造的全球供应链。

企业的全球配置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更好的融资机会,更大的产品市场,套利机会以及东道国政府为吸引外资而提供的额外诱因[1],使得全球供应链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同时随着现代商业环境变得几乎没有边界,相应的供应链战略应运而生。然而,当企业走向全球的同时,可能会面临着比国内更加复杂的问题,如组织合法性和外来者劣势等问题。当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配置中时,面对制度距离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全球供应链战略,以克服外来者劣势和获取组织合法性,深深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竞争实力的提升。

关于制度距离已有的研究中,主要聚焦的是东道国地域选择、跨国企业战略和跨国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问题。学者Xu and Shenkar[2]的研究发现异质性较高的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与母公司所在地区规范相似的东道国进入,全球化特征明显的跨国企业则倾向于选择与母公司所在地区规范、认知相似的东道国进入;Pattnaik and  Soonkyoo[3]的研究揭示了制度距离越大,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成本越高,由此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绩效表现越差。Benton and  Maloni[4]基于汽车行业,研究供应链中不同来源的权力对供应链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发现权力—满意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鲜有研究将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放在同个框架中进行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拥有全球供应链的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选择问题为研究视角,将在中国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中从事供应链管理岗位的中高层领导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基于获得的问卷数据,探究制度距离对供应链权力以及企业全球供应链战略选择的影响作用,同时考虑外部冲击在企业进行全球供应链战略选择时所起的调节作用。在理论方面拓展关于全球供应链战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实践方面为拥有全球供应链的企业对于中国供应链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二、概念界定

1.制度距离

制度是为规范社会个体间相互关系而制定的游戏规则[5],作为影响企业的一个外部因素,制度对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或地区间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存在制度上的差异,学者便将国家和地区间制度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称为制度距离[6]。学者Estrin[7]将制度距离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两个维度,其中正式制度距离是指法律、法规等具有强制性、成文性规则方面存在的差异;非正式制度距离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社会规范、信仰以及文化认知等文化及心理方面的差异[8-9]。

2.供应链权力

“权力”一词最早在1962年由社会学家Emerson提出,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对其它人或组织的影响能力[10]。在一个二元关系中,权力来自于不平等的依赖关系,即强势企业影响目标企业做出期望行为的能力[11]。在渠道关系研究中,权力是渠道成员影响其他成员决策与行为的能力[12];在供应链关系中,权力是指供应链中企业影响其他企业决策的能力[13-14],当企业拥有了对关键资源的使用权和控制权,相对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而言便拥有了相应的权力[23],因此Charles[15]等人将供应链权力分为价格权力、库存权力、渠道权力、库存权力和信息权利五大维度。

3.全球供应链战略

Hishleifer[16]于1956年率先提出了全球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指出全球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节点成员的跨国合作,以此实现总成本的最小化以及总利益的最大化。1980年Michael E.Porter提出企业的三大竞争战略,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实现方法,供应链战略便是其中的一种[17]。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经济全球化的脆弱性与局限性,许多国家开始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的“备份”问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管理、运营、生产、供应链等活动转移或下放到各国的当地市场,逐步推动本地化战略。受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跨国企业们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纷纷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减少对某一国家或某一供应商的依赖,全球供应链短链条、本地化、近岸采购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18]。综上,本研究将全球供應链战略分为本地化战略、近邻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4.外部冲击

技术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全球供应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一方面依赖于全球经济优势资源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将供应链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主要是运营风险及中断风险。运营风险与供应链的日常干扰有关,而中断风险则是低频高影响的,是“天灾人祸”带来的,比如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供应链中断会导致一些生产工厂、配送中心以及交通运输暂时中断,由此导致的材料短缺和交货的延迟会传播至链条的下游,产生的连锁反应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收入、服务水平和产能的急剧下降,对整个供应链网络设计结构产生强大和迅速的冲击。

三、理论假设及模型建设

1.制度距离与供应链权力

制度距离反映了影响企业战略选择和执行的国家之间法律法规、价值观及信仰的差异[19]。不论国际制度还是国内制度,多数都是由或显或隐的权力建立和维持的[20]。制度距离使公司难以在新的制度环境中获得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认可,利益相关者可能不承认该公司是合适的社会参与者,因为他们不了解该公司,或者是不信任该公司[21]。但由于利益相关者们拥有或控制着企业的关键资源,这就使得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了不对称的依赖,依赖程度随着不信任的加深而加剧。两个组织间权力不平衡的程度越大,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越大[22]。

H1:制度距离与供应链权力呈正相关关系,制度距离越大,供应链权力越大。

2.供应链权力与全球供应链战略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运作,无法做到资源的自给自足,必然要与外部的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企业进行资源交换[23]。企业通过互补性的资源交换,相互产生依赖关系,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转移至供应链内。但是供应链上常存在权力强势的企业,它们拥有很多机会发展自己的相对优势,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取供应链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成员企业的利益[24]。它们的决策也对整条供应链长期、有序的发展起着显著的作用[25],这就是权力的体现。

H2a:供应链权力与本地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供应链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本地化战略;

H2b:供应链权力与近邻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供应链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近邻化战略;

H2c:供应链权力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供应链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战略。

3.制度距离与全球供应链战略

拥有全球供应链的跨国企业,常常会将自己暴露在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之中[26],外来者劣势带来的信息缺失、合法性缺失和嵌入性缺失又会引起企业面临隐性、难以预测的社会性危害,如不熟悉危害、关系危害和歧视危害[27]。由于与供应商之间存在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在目标市场中获取合法性和转移组织惯例时需要支付较高的隐性成本[28],企业在海外经营的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

H3a:制度距离与本地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本地化的供应链战略;

H3b:制度距离与近邻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近邻化的供应链战略;

H3c:制度距离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呈正相关关系,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供应链战略;

H4:制度距离以供应链权力为中介,对全球供应链战略选择产生间接效应。

4.外部冲击对于制度距离与全球供应链战略之间相关关系的调节效应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短期影响而言,表现在供应链中断带来的生产规模下降和订单交付迟滞,但深层次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供应链结构和关系的变化——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性考虑,未来拥有全球供应链的企业第一会增加或替换供应商,调整全球投资布局,推动多元化的全球采购,增加中国大陆之外的采购或是通过多国投资,来提升供应链的多样性;第二是促进制造业的回流,加强本地化的生产,减少关键产业对中国的依赖[29]。

H5a:外部冲击对于制度距离—本地化战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5b:外部冲击对于制度距离—近邻化战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5c:外部冲击对于制度距离—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对象是在中国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中,从事供应链管理岗位的中高层领导,调研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问卷的发放途径主要是通过“腾讯问卷”平台,向大学的MBA或EMBA学员发送问卷,最终收到有效问卷113份。为确保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以国内外现有文献成熟量表为基础,并结合研究目的加以修正。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以及外部冲击四个变量的测量均采用Likert七级量表计分,1 表示完全不同意,2 表示很不同意,3 表示有点不同意,4 表示不确定,5 表示有点同意,6 表示很同意,7 表示完全同意。

(二)变量度量

1.制度距离

借鉴万妮娜[30]的研究成果,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剔除了因子载荷值小于0.5的题项,制度距离的测量由19个题项变成7个题项,即“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高效的执行”“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的司法体系能够有效地保证财产安全和个人权力”“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比较公正、透明”“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具有相对安全、可靠的公共环境”“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具有相对公平、公正的贸易政策”“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具有相对公平、公正的外资政策”“我认为客户所在的国家/地区具有相对公平、公正的金融管制政策”。

2.供应链权力

借鉴Charles et al[15]的研究成果,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剔除了因子载荷值小于0.5的题项,供应链权力的测量由18个题项变成12个题项,即“该客户经常要求本公司提供低价”“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寄售货物”“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提供特定的包装/集装箱”“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提供独特的批量”“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进行质量的改进或通过ISO认证”“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为其实行简单的退货政策”“该客户会要求本公司为其提供独特的定制服务”“该客户会跨越过零售商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该客户会要求与本公司与其建立独家关系”“该客户要求本公司与其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该客户要求我们与指定的二级供应商进行合作”“该客户要求我们使用其信息系统,如供应商管理系统等”。

3.全球供应链战略

借鉴顾学明等人[18]的研究成果,全球供應链战略的测量由三个题项组成,分别是“今后本公司将选择把供应链缩短,把多数的供应商/采购地等都集中在中国,采取本地化战略”“今后本公司将选择把供应链适当缩短,把多数的供应商/采购地等集中在与中国相邻的国家,采取近邻化战略”“今后本公司将选择把供应商/采购地等分散在多个国家,采取多元化战略”。

4.外部冲击

外部冲击通过供应链中断的量表来测量,借鉴Bode et al[31]年的研究成果,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剔除了因子载荷值小于0.5的题项,外部冲击的测量由6个题项变成5个题项,即“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对本公司采购项目的采购成本/价格产生了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对本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使本公司对客户的需求响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对本公司的交付可靠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对本公司的销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三)样本信度和效度

对理论模型中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外部冲击四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根据调整指标和因子载荷,剔除掉未达标的题项后,所有变量的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514,最大值为0.895,且均显著,组成信度(CR)最小值为0.811,最大值为0.945,平均变异数萃取量(AVE)最小值为0.370,最大值为0.709,符合Hair et al(1998)[32]等所提出的标准,故理论模型中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外部冲击四个变量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逐一计算所有变量的平均变异萃取量(AVE),数据如表1所示,发现理论模型中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最大平方值为 0.027(0.165×0.165),小于最小的AVE值 0.370,即理论模型中所有因素的AVE值均大于因素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值,表明本研究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最后,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的范围为 0.645~0.879,表明信度良好。以上分析证实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表1 变量平均变异萃取量

五、假设检验

1.直接效应路径检验

本研究一共构建了“制度距离→供应链权力”“制度距离→全球供应链战略”“供应链权力→全球供应链战略”,三个直接效应的研究假设,通过检验后,三个路径的P值均小于0.05,三个假设均得到支持。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直接效应检验

采用SPSS21.0对因变量的具体维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制度距离和供应链权力,分别对本地化战略、近邻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均有正向的影响,同时假设均得到了支持,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假设检验

2.中介效应的路经检验

供應链权力在路径“制度距离→全球供应链战略”中介效应的检验,采用由Taylor et al[33]提出的自举检验(Bootstrapping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以供应链权力为中介变量的制度距离和全球供应链战略的相互关系中,制度距离对全球供应链战略的间接效应P值小于0.05,于此同时在95%的置信度下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Method间接效应信赖区间均不包含零,且供应链权力的中介效应占比26.39%,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供应链权力在制度距离与全球供应链战略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但由于制度距离对全球供应链战略也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故供应链权力在制度距离和全球供应链战略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表4 供应链权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5 供应链权力的中介效应占比?

3.调节效应的路径检验

本研究采用温忠麟和吴艳[34]提出的方法,检验变量外部冲击在路径“制度距离→全球供应链战略”所起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第一步先将多的题项进行“打包”处理,因为制度距离的测量题项有7个,外部冲击的测量题项有5个,为确保题项数量的一致性,将制度距离的题项进行“打包”处理,第一个测量题项与第二个测量题项合结果并求均值,第六个测量题项与第七个测量题项结果合并求均值;第二步将“打包”后的制度距离测量题项与外部冲击的测量题项进行去中心化处理;第三步将处理后的题项形成五个交互项。最后通过AMOS 24.0统计软件得出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的p值大于0.05,该调节效应并未检验通过,调节效应路径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调节效应路径检验?

六、研究結论与启示

本文以113份来自于在中国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中从事供应链管理岗位的中高层领导的问卷作为样本,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全球供应链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剖析供应链权力的中介作用效果和外部冲击的调节作用效果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供应链权力在制度距离与全球供应链战略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即,制度距离存在的外来者劣势,会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依赖程度的高低会进而影响到企业做出相应的供应链战略选择。

(2)外部冲击引起的供应链中断等因素,目前在制度距离与全球供应链战略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成熟的产业工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些全球化企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与中国脱钩的。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4至202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逐年增加,即使在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期间,中国的整体制造业水平也始终保持高位。

本研究得到的实践启示有以下两点:

(1)制度距离带来的外来者劣势,会使拥有全球供应链的企业面临隐性、难以预测的社会性危害,提高了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管理成本,对关键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因此变大,这就使得拥有或控制该关键资源的企业获得了相应的权力,权力意味着有了可以对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成员制定企业决策产生影响的能力[24]。权力的产生来源于不平等的依赖关系,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战略调整来减少对某一个供应商或采购地的依赖,单一供应商模式可以适当逐渐转变成多供应商模式,以减少制度距离带来的危害。

(2)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显著提升,成为传统最终品贸易和简单供应链中最重要的枢纽。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使得生产环节细分越来越细致,工业品的制造工序越来越复杂,国际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对于复杂产品的供应链而言,其供应链体系构建经历了较长时间,牵涉到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供应商,并且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复杂产品的供应链是各家供应商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逐步磨合形成的体系,在短期内改变这类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和关键环节,中国离不开全球供应链,全球供应链也离不开中国;其次,资源丰富、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产业聚集使得中国拥有极具竞争优势的综合生产成本;最后,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一系列商业流程在国内即可完成,近些年研发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质量、成本、及时性和安全,是供应链建立时四个核心的考核标准,若是全球供应链想要“去中国化”,将既有的成熟供应链移出中国,完全是与这四个原则背道而驰。

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有不足之处:

第一,样本量较小,由于涉及战略层面的调查,需要寻找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填写,在资源及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本研究的有效问卷仅为113份,今后的研究中将选取更多的样本,以得出更为科学的研究结论。

第二,在样本的选取上没有进行行业的区分,研究结论对于制药和医疗器械等关系到国家产业链安全的行业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后续研究可以从医药、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入手,以便得出更具体适用的结论。

参考文献:

[1]KOGUT B, KULATILAKA N. Operating flexibility,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the option value of a multinational network[J]. Management science,1994.40:123-139.

[2]SHENKAR O, XU D.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w,2002,27:608-618.

[3]PATTNAIK C, CHOE S. Doinstituional quality and institutional distance impact subsidiary performance[R]. Working paper, 2007.

[4]BENTON W C, MALONI M. The influence of power-drive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 on supply chain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 1-22.

[5]NORTH D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KOSTOVA T. Success of the 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with inmultinational companies[D].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6.

[7]ESTRIN S, BAGHDASARYAN D, MEYER K E.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and human resource distance on international entry strateg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7):1171-1196.

[8]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M].Beverly Hills:SAGe,1980.

[9]JOHANSON J,VAHLNE J 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1):23-32.

[10]EMERSON R M.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27:31-41.

[11]HART P J, SAUNDERS C S. Emergig electronic partnerships: antecedents and dimensions of edi use from the supplier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on systems,1998,14(4):87-111.

[12]GASKI J F.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conflict in channels ofdistribu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84,48(3):9-29.

[13]BROWN J R,LUSCH R F, NICHOLSON C Y.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their impact on marketing channel member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retailing,1995,71(4):363-392.

[14]GOODMAN L E, DION P A. The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in the distributor-supplier relationship[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30(3):287-300.

[15]CHARLES L, MUNSON M J, ROSENBLATT Z. The use and abuse of power in supply chains[J].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ant review: a reprint journal for the engineering manager,2000,28(2):81-91.

[16]HISHLEIFER J. On the economics of transfer pricing[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56,29(3):172-184.

[17]潘皓青.供應链战略对企业供应链绩效影响分析——以宏发股份为例[J].财务与金融,2022(1):73-78.

[18]顾学明,林梦.全方位构建后疫情时期我国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J].国际经济合作,2020(3):4-15.

[19]吴晓云,陈怀超.制度距离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管理评论,2013,25(4):12-22.

[20]王金波.制度距离、文化差异与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权力因素——基于1980~2018年美国对外贸易争端数据的定量研究[J].当代亚太,2020(2):40-74, 152.

[21]KOSTOVA T, ZAHEER S.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under conditions of complexity:the cas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64-81.

[22]CANILS M C J, GELDERMAN C J.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buyer supplier relationships: a purchasing portfolio approach[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7,36(2):219-229.

[23]PFEFFER J, SALANCIK G 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M].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4]郑静静,邓明荣.制造企业资源依赖与供应链权力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为例[J].软科学,2009,23(9):16-20.

[25]CONNELLY B L, KETCHEN D J, HULT G T M.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ly driven research agenda[J].Global strategy journal, 2013,3(3): 227-243.

[26]EDEN L, MILLER S R. Theorie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diversity,complexity and relevance[M]. Bingle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4.

[27]蔡靈莎.外来者劣势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0,5(Z2):88-96.

[28]吴小节,马美婷.制度距离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购经验与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J].国际商务研究,2022,43(2):13-24.

[29]贺俊.从效率到安全: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应对[J].学习与探索,2020(5):79-89,192.

[30]万妮娜. 制度距离、进入模式与跨国企业合法化战略选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1]BODE C, WAGNER S M, PETERSEN K J,et al. Understanding responses to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insights fro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54(4), 833-856.

[32]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1998.

[33]TAYLOR A B, MACKINNON D P, TEIN J Y. Test of the three-path mediatedeffect[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8,11(2):241-269.

[34]温忠麟,吴艳.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演变与简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306-1313.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Distance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EnterprisesGlobal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upply Chain Power

FU Qiu-fang, LIN Meng

(School of Busin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420)

Abstract:What kind of supply chain strategy choice wil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ake in the uncertai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 data from enterprises with global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build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global supply chain,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upply chain power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external sh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stitutional distanc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upply chain power and the three 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ic choices of localization, proximity and diversification, and supply chain power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ic choice. Supply chain power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nd 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ic choice. Howeve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xternal shocks on institutional distance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global supply chain i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 institutional distance; supply chain power; 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y; external shock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平台企业自有产品引入与信息披露/获取的竞合策略研究”(7217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