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友
1978年,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不惜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将原本属于村集体的土地“分田到户”。这一按不但改变了小岗村村民的命运,更是影响了中国农村此后数十年的发展,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于小溪河镇,距凤阳县城40公里。改革开放之前,小岗地处偏僻,土地贫瘠,家家逃过荒,人人要过饭。当时仅仅是一个有20户、115口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村里很多人以常年在外要饭为生。1978年,安徽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农田布满裂缝,土地撂荒,农民外出乞讨者不计其数。在那个“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的年代,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年挣的工分只能分到百把斤粮食。饿怕了的小岗人心里明白,要想吃饱饭,必须分田干!
1978年冬的一个寒夜,在淮西平原一个叫小岗的村子里,18位农民秘密地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摁下红手印。这份契约寥寥数语,生死攸关,不仅关乎个人,甚至关乎一个时代,其内容为“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这片沉睡大地上震撼世界的一场惊天巨变,而且长达四十年,至今未曾停歇。
小岗村18位农民的冒险“大包干”,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大包干”的实践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保证国家和集体收入的同時,使农民有了充分自主、自由施展的空间,从而使自身得以富裕起来。小岗的做法很快改变了原来的贫困落后面貌,“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
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重温历史,“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依然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在中华大地上,这种精神将历久弥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