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学习理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探析

2023-09-13 06:02姚灿灿邓菲菲孙业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遗产地农耕研学

姚灿灿,邓菲菲,孙业红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演艺与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3.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4.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是研学旅游的热点。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特别提到建设一批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2022年农业农村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工作,公布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其中作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农耕文化实践基地成功入选。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1],其蕴含丰富的社会、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发展研学旅游正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体验传统农耕活动、传统智慧和民俗活动,能够使游客学习特色民族文化与传统农业知识,体会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而且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可以为研学游客提供不同的农耕文化体验。目前大多数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观光阶段,研学产品开发不够深入,游客体验感较弱,对遗产内涵认识不足,遗产地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研究基于有效学习理论对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研学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

1.1 研学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研学旅行最早出现在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后多采用“研学旅游”进行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研学旅行特指学生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开展的研究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2]。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一切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参与的旅行活动[3]。以上概念都强调研学旅游的教育功能。教育性是研学旅游最突出的特点。研学旅游作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不同学段素质教育的需求,制定具体的研学旅游课程,通过旅游的方式,将课堂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合。作为一种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校外补充方式,学生可以在研学旅行中学到不同于课本内容的额外知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环境教育等功能。

1.2 研学旅游的国内外发展

研学旅游在国外发展较早,国外学者认为研学旅游潜在的客源群体十分广泛,幼儿群体、青少年群体以及老年群体等处于人生各个阶段的旅游者都可以参与研学旅游中,成为研学旅游活动的主体,并利用旅游资源针对不同人生阶段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儿童森林研学[4]、青年跨国留学及成人考察计划、考古挖掘、生态考察等研学活动[5]。老年旅游者通过参与研学旅游项目可以体验更多富有积极意义的实践活动及体验项目,丰富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6]。Petroman等[7]通过全日班、短期讲习班等形式,开展插花、特色农场烹饪、传统啤酒和葡萄酒酿造等活动,对儿童进行农耕教育。以Ponidzie地区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托当地草原、水域生态系统等自然资源以及文化遗产资源,面向居民开展研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居民对所在地区自然及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我国对于研学旅游的研究多集中于研学产品开发与经营模式等方面。汪季清等[8]针对黄山市研学旅游提出了休闲与研学、综合性与创新性、遗产地保护与研学旅游相结合以及研学主体参与的开发原则。杨崇君[9]提出,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合制定当地研学旅游发展策略,并针对鄂西研学旅游设计“游三峡学汉语”等10个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王传武等[10]对曲阜市研学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研学旅游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开发更为多元的研学产品。杜丽卿[11]认为,研学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体验性和针对性。

对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关于研学旅游的研究十分丰富。在研究主体上,国外学者认为研学旅游主体包括从儿童到老年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国内多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在研学产品设计上,国外研学产品更为多元,包括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研学形式的研学产品,注重趣味性与教育的结合,国内更倾向于中小学生群体的研学产品开发,更偏重文化教育。在实践层面,缺乏具有中国农业大国鲜明特色的研学形式。通过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丰富农耕体验,增强农耕意识,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2 有效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有效学习”源自学习理论,是相对于“无效学习”或者“低效学习”而言的[12]。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对周边环境对机体刺激的反应,而这种行为反应是学习者习得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通过创设可以强化学习者合适、正确行为的环境来塑造和矫正学习者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忽视了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否定了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与理解,学习效果只需要教育者通过学习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评价,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获取知识的过程。新知识的刺激激活了个体已有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为新信息的消化和吸收提供必要条件。通过测试学习者新知识获取的多少来评价学习结果。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忽略了环境对个体思维的影响,人为任务下的知识获取很可能脱离日常生活特性,难以在现实问题中发挥作用。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主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知识的主观性,是主体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与新知识经验融合的过程中建构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体现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内在思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学习的定义,学术界说法各异,目前还未实现统一的概念。从效果上看,有效学习是指学习者合理利用学习策略与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13]。从效率上看,有效学习是高效率的学习,指通过投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4]。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说,有效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注重学习的迁移。虽然不同学者对于有效学习的解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有效学习的特征是自主性、建构性和目标性,即在进行学习时带着明确目标、具有强烈自主学习欲望并在接受信息时进行积极的信息加工,特征越明显,实现有效学习的效果越好,在教学方法上可通过教师教学角度[15]、翻转课堂[16]、安排课后实践[17]等方式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研学旅游作为教育与旅游结合的实践,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旅游的同时进行学习。通过课程设计和旅游安排,实现教学方法、教学路线、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改变,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愿,实现知识建构,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3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学资源分析

3.1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类型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技术型、景观型以及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18]。其中,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当地居民传承至今的种植养殖技术和方法,同时又附属相关的祭祀、民俗、宗教等文化活动,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都是通过内部自然与生态结构协调、共生,以实现系统内部功能的完善。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包括山水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村落等在内的多种旅游资源[19]。景观型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当地居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方式改造地形、设计灌溉系统,如广西龙脊梯田和云南哈尼梯田。这类遗产地往往具有一定的景观规模与观赏价值。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哈尼梯田景观分布在该地区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个县,其中包括较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数不清的传统村寨,拥有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来开展研学活动。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是指由早期传承至今的,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农业遗址,如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深厚,景观上较为单薄,因此,更要重视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和利用。

3.2 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资源时空特征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农业物种、农业技术等主体旅游资源,以及遗产地周围山水景观等辅助旅游资源均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20]。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青田县除了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即稻鱼共生系统这一主体旅游资源外,还包括其他辅助资源,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知识与技术、特色田鱼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资源。与一般旅游地资源不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以农业为基础,注重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变化,与社区居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其旅游资源随着农事活动的变化而改变,故一年四季呈不同的形态。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是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普及与教育的最佳案例。农业文化遗产内含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不只是农业技术、农业知识、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活动的体验与实践,还包括体现在稻鱼共生系统中的农业思想、农业智慧等。潜在的客源群体涉及到遗产领域、农业领域、水产领域、生物领域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与爱好者以及乐于接受环境科普与教育的青少年群体等,研学旅游开发市场十分广阔。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但是现在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旅游,可以对农业基本知识的缺乏进行补充,同时丰富农耕体验,增强农耕意识。农业文化遗产地因农事活动呈现四时不同的旅游资源,不同时节具有不同的农耕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农业知识的理解,增强根植于农耕的文化自信。

4 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模式

4.1 知识科普型

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以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和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典型案例。二者分别是谷物粟、黍栽植和稻作起源地之一,丰富了生物基因库(保护了种质如抗寒、耐冷、耐瘠、抗病虫、高产、优质等种质基因),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特有节庆民俗活动体现了悠久的特色农耕文化。但不可否认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景观较为单一,不适宜开展参观游览类的旅游活动。因此,基于其较为明显的历史文化价值,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应开展以知识科普型为主的研学发展模式。

通过带领研学游客走进田间地头,直接观察农业的相关生产方式、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农业知识科普教育。在研学旅游开始之前,对学生们提出一些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问题,让其带着问题开始活动;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地现有的科普展馆,组织参观游览,并举办知识讲座,聘请当地学者对农业文化知识与当地特色文化等农业文化遗产地相关知识进行讲解;除此之外由当地村民带领学生们走入田间地头,对当地农民进行的农事活动进行讲解,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除农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外,还可带领研学队伍对当地传统建筑、名人故居、特色民俗活动进行参观与观赏,加深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进一步了解。加强和当地科研院校的合作,组织研学团队进研究院校活动,通过参观实验室、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不仅增长农耕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对未来从事农耕研究、发展农耕事业的兴趣。

4.2 文化体验型

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技术的优秀代表,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因地制宜”的传统中国乡土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原理。同时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景观规模较小且表现形式单一的特点,更适宜开发以文化体验型为主的研学发展模式。以农耕体验为主要活动内容,通过直接参与农事活动,更加直观地体验当地农耕文化,提高农耕意识。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由当地村集体牵头,专门为研学队伍留出可进行农事体验的田地,研学团队按照传统节气进行插秧、放鱼苗等,平时由村集体组织村民进行养护,并一定时间对梯田秧苗等情况进行上传,让研学队伍可以了解到梯田的变化,更深刻地感受农耕文化,并产生梯田资源与研学者之间的联系,有效提高研学者重游遗产地的概率。除此之外,针对研学队伍还可以组织扎稻草人、摸鱼、扎鱼灯、舞鱼灯等体验活动。

设计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依据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研学主题,以遗产地相关人物故事设置相对应的大型游戏或剧本扮演。通过研学者对扮演角色的选择,按照其角色设定设置不同的任务,研学者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游戏通关。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该遗产地除了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即稻鱼共生系统这一主体资源外,还包括其他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知识与技术、特色田鱼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辅助资源,因此,在游戏开始前角色设置均为普通村民,通过设置一系列任务丰富角色内容,如一直种地的农民、要出国务工的村民、归国的华侨、无意发现具有医疗功效野草的医生等,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耕文化、华侨文化等。除了农耕体验外,还可组织研学队伍对于当地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了解,通过实地采摘、辨认当地植物种类,了解是否具有食用价值;进行中草药种类的辨认,了解其功效,加深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了解。

4.3 寓教于乐型

景观型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景观范围大、规模壮观等特点,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主要分布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总面积约546.67 hm2,其中包括原始森林、数不清的村落、河谷、梯田,特殊的地理构造形成了红河流域少数民族和谐共处的特色文化与制度,蕴含深厚的研学价值。景观型农业文化遗产因规模较大,具有更广阔的研学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索型研学活动。如通过组织森林探险等活动,具有冒险性的活动更能激发研学者的积极性,同时体会大自然的神秘,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森林中的动植物,达到知识科普的作用。通过对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冲肥法等农业知识、刻木分水、沟长制等传统制度、寨神林、长街宴等祭祀节庆活动,结合学校课本知识,针对研学资源设计适宜的研学活动,使研学者更能将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应用,实现对知识的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更使研学者认识到“因地制宜”的传统农耕文化思想(图1)。

图1 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发展模式

5 结论与讨论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农业知识与技术的传承、传播、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户外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实地体验农耕文化,更有利于亲身体验农耕知识与技术,感受先人的智慧。可见,在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研学尤为重要。科学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与旅游资源特征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模式的前提,也是对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利用、保护的基础。本文基于有效学习理论,通过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类型与旅游资源特征,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模式展开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旅游可以帮助研学群体弥补农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体验教育的缺失、丰富农耕体验、提高农耕意识。

2)农业文化遗产地类型多样,可以提供不同的农业文化知识与不同的农耕体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为研学者带来丰富多彩的研学体验,意识到国家的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发展研学旅游的优势。

3)基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结合有效学习理论,开展合适的研学旅游发展模式:知识科普型、文化体验型、寓教于乐型研学旅游模式,有效加强研学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农业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

以技术、景观、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为主要遗产类型,基于其旅游资源对研学旅游模式进行了探究,但未能囊括所有遗产地类型,其结果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将开展基于其他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具体研学旅游发展模式未能展开详细探讨,因此,未来研究将针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具体案例展开探讨。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除青海、西藏没有入选,其余省市均有覆盖,其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的区域(如浙江、江苏、江西)数量较为集中而形成极核区[21]。基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理位置和分布,选择不同的研学旅游发展模式。如位于浙江、江苏、江西等省份,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较为密集,可结合周边遗产地,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系列旅游;位于发达城市周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可以发展研学旅游以带动亲子游为主要群体的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内容开展不同主题系列研学旅游,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其中有些主题不免重复,如蚕桑主题、稻作主题,联合相同或相似主题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主题系列研学旅游,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农耕文化和农耕思想。

猜你喜欢
遗产地农耕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