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传统文化的扭曲利用

2023-09-13 01:56
南风窗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易经研修班”“國学实战”,这类许久不见的广告,又通过各种渠道推到了眼前。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热潮”似乎又在酝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寻求长远和平共处、共荣的重要选项。它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的成长之间,是相互支持、互相成全的关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扶持、鼓励与传承。

我们也应当正视一个庞大社会通常具有的一种特点,那就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一部分人的生存与发展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投机性。比如在文化领域,很多人在吃“文化”的饭,而这些人“吃文化饭”的方式又突出表现为进行风向投机。过去的经验证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会唤起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一些投机人士就会用各种形式主义的包装,把传统文化转变为一种与其本身意义相关度很低的牟利产品,误人子弟,甚至让腐朽重生。

在过去,这种商业化的、价值甚微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有几种表现方式,值得我们审视和牢记。

一是神圣化和神秘化。自赋道德价值,不容置疑,单向灌输,谓之神圣化;任意解释,故弄玄虚,带有迷信色彩,诉诸超自然力量,谓之神秘化。这两者往往是一体化现身,互相加强,对人产生一种PUA效果,目的是让参与者自觉地花钱,达到其利益目的。

二是鸡汤化。这是所谓“爱好传统文化”者最容易陷入的误区,也是“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当中最经常呈现的面目。各种微信群、讨论组、自媒体账号、来路不明的写手文章,热衷于假借圣贤之口,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刻意曲解,将所有“古人智慧”都解读为一种精神按摩、心灵鸡汤,将传统文化“愚蠢化”。个人爱好者尚且如此,如若有所谓“权威”“导师”出现,揣摩社会心理,进行商业话术包装,往往信者甚众,从者如云。

三是庸俗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表达,与历史、现实故事结合,进行一种阴谋论演绎,并且自己生造一些新名词,伪装成一种现代实用理论,用以指导商业管理、人际相处、阶层攀援、职场制胜。这种情形之下,圣贤往往以一个“管理大师”“社交牛人”的形象出现,深通世故,预测未来,无所不能,一切皆可运之掌上。

四是政策表象化。表现方式有几种。一是安排扶持资金,将财政资源浪费在一些没有生命力的事物之上; 二是动辄拿教育做实验,把一些与现代通识教育无关的所谓“传统文化”内容,塞入必修课程或课外活动;三是地方性逆现代化,规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班穿民族服装或所谓唐装(有经验事实为证),建立一种整体怪异形象,使得外人摸不着头脑,不利于投资进入和与其他地方的交流。这几种表现方式往往还会制造商机,形成明显的人为利益链。

五是沉渣泛起。女德班、“豫章书院案”,以及诱导家长让孩子脱离义务教育而专门研习“国学”等等,都是前车之鉴,应当尤为警惕。

如是种种,归根到底都是无视“优秀”二字,刻意利用社会人心焦虑的角落,放大取利;或者将个人半懂不懂的所谓“知识”与其自身独特癖好、宗教情结联系起来,肆意夸大。

面对传统文化,面对产生于过去特定时代的观念、意识和文艺形式,我们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审视眼光,应当明确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服务方向,理解其基本精神、基本逻辑以及现代性因素,审慎拿来,为今天所用,而不是任意抓取、僵化照搬,甚至刻意扭曲,服务于自身观念与利益诉求。

就这一认知而言,未来面对市场化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首先有提问的精神,对照审视。远离那些背离常识的东西,远离那些自谓高古玄奥之人,远离一切厚古薄今的说辞,远离一切与现代化背道而驰的“文化”,自己做主,清醒传承。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