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刘兵
老家的小姨阿珠已年满五十,在护工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个年头。起先她在老家医院招呼病人,后来竞争者趋多,为谋更大发展空间,阿珠来省城探路,终以过硬的专业素质,细腻的服务,做成了劳务外派公司的金牌护工,还引导一帮县城的老姐妹组成优质服务团队。
那年,由于没有高文凭和其它技能,阿珠从县棉纺厂下岗,摆过菜摊,倒腾过水果。恰巧在这期间,在工地做砌墙工的姨夫出了工伤事故,从十几米高的跳板上摔下来,当时丢了一条腿。事后,经过律师的周旋,只得了三万多元的赔偿。瘸了腿的姨夫从此一蹶不振,两个上学的孩子正是用钱时,还有身体不好的公婆要照顾,阿珠点了意气消沉老公的脑壳,鼓劲道:“你就用赔偿款开个小卖部吧!能挣多少算多少。我联系了几个主雇,帮助带孩子,招呼生病的老人。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们都要振作起来,一起撑起这个家啊!”
这就成了阿珠事业上的起点。县城居民要求不高,只要能做开胃的饭菜,孩子老人不出事就好。阿珠工作认真,做事麻利,慢慢地积攒起好口碑,几家给的报酬合起来不是个小数。没曾想,由于门槛低,县城居民收入有限,雇人挑挑拣拣,保姆间相互压价,阿珠不得不跟进。到付出跟收入完全失衡时,我提供省城好几家大医院缺护工的信息,阿珠把家里的杂事托付给姨夫,只带了简单的行李,转入到护工这个较为熟悉的行业,以图有更大的发展。
社会上对护工有些负面的印象:一些护工没资质,要价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期待值相差甚远,更有甚者,还有些护工“贪污”病患家属的食物和慰问品;有些劳务公司管理混乱,护工鱼目混杂。为打出自己的牌子,阿珠经过认真甄别,找了一家非常正规的公司,沉下心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实打实地拿到了从业资格证。
第一次上岗,她选了一家三甲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做特级护工。那里工作环境特殊,任务繁重,要求护工穿密不透风的工作服上班,在无菌环境下劳作,代替家属招呼重病患者,有时还需要提供临终关爱服务。虽然报酬稍高,但一般护工不愿意去。
那一阵,阿珠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上岗,一百倍地小心,不厌其烦地给病患者喂流质食品,配合护士给病人吃药打针,扶其上卫生间,甚至导尿,用温水擦洗身体,柔声说些安慰语,设法满足病危患者的最后愿望。后来,对于失语或根本不能动的病人,她又琢磨出用简单的图形作提示,譬如,眨巴下眼睛或动下嘴唇,阿珠就能领会其意思。经阿珠“服侍”过的一位老者,在临终前,用枯槁的手紧紧地拉着她不肯松开,眼里滚出了一行热泪。
这次实战,阿珠做出了名声,被所在的医院评为金牌护工,好多病患家属慕名预约,单子都接不完。当然,她得到的报酬也是业内最高的。后来,为分担预约单的压力,阿珠引来几个老家的嫂子入业,增加和提升了护工团队品牌的含金量。
现在,阿珠也开了一家护理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由此,我对不服老的小姨深感佩服。她那种遇逆境不低头,勇闯市场和事业上的坚韧劲,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