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芳 _ 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语文课标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明确两个目的。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二是强化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其次,落实三个环节。一是训练三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探究作业,训练学生收集、分类及概括知识的能力。课中:训练学生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自主分析与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训练学生关注、发现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是操作三环节。环节一:课前预习探究,明新知,巧质疑。课前预习探究包括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两项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前移,使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环节二:课中合作探究,明方法,会合作。第一步,做好预习探究学习报告。第二步,开展课堂讨论与评价,梳理探究主题,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合作探究主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第四步,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环节三:课后实践探究,重应用,提能力。该环节重点在于了解学生掌握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六六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六看”,即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情况、合作效度、课堂展示、评价质疑能力、学习效果。对教师的评价采取“六观察”:观察是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三环节教学,是否有课堂作业,是否坚持使用学习探究作业,是否培养科学知识、价值观念、学习能力和生活方式。
表格原则。课题组通过课例研修和教学观察,制定了指导可持续的课堂“教与学”评价量表。师生借助评价表开展师生、生生等多元评价,促进师生通过反思提升教与学的能力。
一是,聚焦课堂。创新落实国家课程,落实课堂40分钟高质量要求。按照三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二是,聚焦实践。落实国家课程规定的10%学科实践活动要求。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主题式、实践性和体验式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学科内部和外部的世界,挖掘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三是,聚焦创新。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科视角,提升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