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玲,沈 可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上海 200240)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将存货定义为: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1.2.1 存货风险管控的定义
存货风险管控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遵循存货风险管控的原则,对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企业存货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各种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正确有效地识别,评价存货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并根据评价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2.2 存货风险管控的内容
①存货风险管控的对象:存货风险管控的对象是企业在其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的采购(含运输过程)、存储和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存货资产风险、存货价格风险、存货规模风险。②存货风险管控的主体:就企业而言其存货风险管控的主体分为管理层、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③存货风险管控的过程:存货风险管控的过程包括对存货在采购、存储和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识别、估测、评估和控制等。④存货风险管控的目标:存货风险管控的目标是在与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以正确识别风险点为基础,通过分层次的风险管理手段,以最小的成本确保存货的安全。
军工科研某单位是我国大型航天器的主要研制基地之一,是卫星制造、总装、试验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卫星产业的重要责任单位。单位按照小产业集团建设目标,确立了以总装、试验为主的军品产业,并形成了以真空应用、试验测试和商业航天为三大重点发展方向的融合产业化发展格局。
军工科研某单位不同于其他制造企业的大批量流水线作业,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军工科研单位,其存货有着产品价值高、生产周期长、生产工序多和不易拆分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造成了某单位存货用量大、种类多,且存货的用量难以控制,存货已在某单位目前流动资产中占较大比例,从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负担单位的生产经营。卫星产品更是需要通过模样、初样到正样等阶段的研制、生产、试验和发射成功后才能取得科研收入,因此较一般制造企业,存在生产经营过程长、存货存量高、在产品比重大、存货周转率低等特点。
某单位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在产品两大类,在产品在某单位存货中比重极大,是存货风险管控的重点。在产品主要是由产品研制过程中未达到可确认收入状态产品的材料费、专用费、工装费以及按一定比例分摊的费用组成。 随着研制任务的逐年递增,未达到交付状态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因此某单位在产品成本挂账额也呈现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递增,近三年增长率达到29%。
2.2.1 风险管理对象
某单位目前制定的与存货风险管理相关的一级制度由物资处牵头制定《型号物资工作管理办法》和《非型号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科技处牵头制定的《型号产品外协外包管理办法》、质量处牵头制定的《质量工作管理规定》,目前存货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原材料采购和存储、在产品外协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材料及产品的质量风险。
2.2.2 风险管理主体
现行存货管理制度均将物资处作为物资采购的归口部门,根据单位《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规定》“各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执行机构,负责各自业务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由此确定物资处、科技处和质量处均是某单位部门层次的存货风险管理主体。
2.2.3 风险管理过程
(1)采购风险:《型号物资工作管理办法》和《非型号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两个管理办法对单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识别和控制,包括:计划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和验收管理等;《型号产品外协外包管理办法》对单位在产品中非标件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识别和控制,包括:外协技术文件控制、外协供方选用及管理、外协质量控制、外协合同管理等;现有制度已涵盖了单位对于存货采购风险中材料价格和质量风险点的管控。
(2)存储风险:《型号物资工作管理办法》和《非型号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两个管理办法对单位物资存储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识别和控制,包括:危化品和火工品管理、入库管理、发放管理和退库管理;《型号产品外协外包管理办法》对单位在产品中非标件存储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识别和控制,即外协验收与入库控制。现有制度已涵盖了单位对于存货存储风险中保管保养和出入库风险点的管控。
(3)加工风险:《质量工作管理规定》对单位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识别和控制,即型号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现有制度仅对单位存货加工风险中残次品多这一风险点进行了管控。
2.2.4 风险管控的目标
某单位目前存货风险管控的目标主要是满足科研生产物资配套需求,确保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稳妥可靠和万无一失的产品“零缺陷”理念,这与单位长期以来“保型号成功”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
3.1.1 存货风险管控内容不全
由上节内容可知,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内容不全,包括对象不完整、主体不明确、过程有缺失和目标不匹配。
(1)存货风险管理对象不完整:某单位对于存货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对存货中原材料在采购、存储和出库环节,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外协件加工和验收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各种可能发生数量或质量上的损失风险。某单位未对库存物资除数量和质量以外的存货贬值风险进行管控,库存元器件仍存在比例不低的贬值情况,近五年达到了50%以上。
(2)存货风险管理主体不明确:某单位在存货风险管理中对于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过程其存货风险管理的主体不同,对于存货中原材料采购、存储等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物资处,而对于存货验收的风险其管理主体是质量处,对于产品外协过程中的设计、加工和验收风险管理主体是科技处,因此某单位存货风险管理没有一个抓总的管理主体,各个业务部门分别管理各自业务范围内涉及存货风险管理的部分内容,无法对存货风险管理全局把控。
(3)存货风险管理过程有缺失:某单位对其存货风险管理的部分风险进行了识别,主要通过生产流程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对存货的原材料从采购到出库,外协加工到验收的不良存货资产风险、存货价格风险和存货规模风险,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也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措施去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缩小损失程度,但在风险识别过程中缺失了对某单位存货中占比较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风险识别,没有对产品从报价、设计、生产和运输等过程中影响产品价值的风险识别,但造成后续对这类风险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去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虽然某单位近5年来采取了存货风险管控措施,但在产品的存量近5年仍持续增长,某单位近5年的在产品或产成品余额达到单星600万元以上。
(4)存货风险管理目标不匹配:某单位现有的存货风险管理目标是基于保证卫星产品无质量问题的经营目标制定的,单位的主要经营目标是保证卫星型号研制成功,其产品的社会价值高于为单位带来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单位经营目标的转变,由单一的“保成功”转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经营目标,有的存货风险管理目标已经与之无法匹配了,导致了存货管理对象、主体和过程的不完整。
3.1.2 存货风险管控效率不高
某单位存货风险管理涉及科技处、物资处、质量处、财务处和多个业务部门,各部门在存货风险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各不相同,对存货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措施的也不尽相同,各部门业务数据无法共享会在存货的管理中造成很多重复劳动及麻烦,信息共享程度低,没有形成覆盖整个单位的信息网,加大了存货风险管理的难度。
3.1.3 存货风险管控意识不强
某单位目前较关注重大事项风险的管理,例如重大合同或招投标、廉洁风险、安全保密风险等,由于单位性质和业务的特点,对经济和成本风险重视度没那么高,尤其忽略了对存货管理中的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风险管控。对其风险管理控制未给予重视,既没有识别和评估出在产品价值得不到足额补偿的风险,更缺少对发生潜亏后的解决措施。
由于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导致其管控内容不全,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导致管控效率不高,缺少激励考核机制致使职工主动管控存货风险的意识不强,因此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3.2.1 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
(1)顶层制度实操性差:某单位现有制度中仅有一个2016年制定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规定》,该规定仅对单位的全面风险工作制订了一个理论性的框架体系,但是要求笼统没有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实操性,因此造成风险管理工作流于纸面。
(2)业务制度内容不全:某单位涉及存货风险管理的制度有物资处编制的《型号物资工作管理办法》《非型号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科技处编制的《型号产品外协外包管理办法》和质量处编制的《质量工作管理规定》,这些制度包含的风险管理内容不全,对于业务中的风险识别不到位,同时也缺少风险评估与相应风险防范措施的内容。
(3)风险管控缺失关键点:未能对物资存货采购的数量、价格、质量进行风险控制;未能对生产流程物资材料退库和报废进行风险控制;未能对物资的贬值进行风险控制;未能对产品报价、审价、目标成本策划到投产等过程进行风险控制;未能对在产品和产成品的盘点进行风险控制。
3.2.2 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落后
(1)没有建立风险管控平台:目前某单位没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适用的业务软件,因此只能单点反馈执行数据,无法直观地反映风险事项的程度是否在安全限值范围内。
(2)业务风险数据共享不畅:各业务部门使用的软件之间没有接口,使得业务信息成为孤岛,没有联通起来,由于风险数据传输不及时和共享不充分,造成很多存货管理风险点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且及时的措施,没有把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导致后续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区控制风险。
3.2.3 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缺少考核激励机制
某单位对存货的风险管理主要在于对存货管理合规操作的监督与约束,对存货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管理流程、质量体系和合法合规等方面强调“守住底线,不踩红线”。同时,在制定存货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中没有将考核与奖惩纳入其中,单位缺少激励考核文化,不利于存货风险管控的有效开展。
某单位由于存货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且缺少激励考核机制等原因导致了存货风险管控结果不理想,因此采取建立适用性制度、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三方面的措施进行优化。
通过建立顶层存货风险管理手册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使某单位的存货风险管理目标与经营目标相匹配,并解决其存货风险管理对象不完整、主体不明确、过程有缺失的问题。
4.1.1 建立顶层风险管理手册
修订现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顶层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汇总某单位实际工作中影响经营目标的风险类别,根据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内容明确各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等。在顶层制度下制定适用于各类风险的管理手册,手册中需根据风险类别分别梳理风险项目库及风险量化指标,以及控制风险的安全边界,使手册具有实操性。
在制定存货风险管理手册时,将影响某单位目前存货风险的管理对象进行了补充,包括:物资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针对不同的存货风险管理对象明确了风险管理的主体即物资处和科技处,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价风险管理对象来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制度体系,查漏补缺,完善涉及某单位存货风险管理的各层次制度,并将各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修订至相关制度中。
4.1.2 健全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对产品风险管控的相关制度,制度内容应包括风险管理的各项内容以及涉及业务的风险点。根据业务风险管理概况来完善相关制度中涉及的管控内容,包括其风险程度、发生概率、关键点和预防措施。
制定《产品报价管理办法》,管理存货中在产品和产成品从报价、审价中的风险点。制定《产品全周期管理办法》,将原制度体系中缺失的目标成本编制、预算控制、研制计划编制、生产任务下达到产品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存货风险进行管理。由于产品从订单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主要由科技处来把控,因此科技处是在产品和产成品风险管理的主体部门,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存货管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管控措施。
修订《型号物资工作管理办法》和《非型号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对物资工作中涉及的采购、存储和出入库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梳理合并,去除重复事项,修改流程,完善流程。由于整个工程多在物资处的业务管控范围内,因此物资处是材料风险管理的主体部门,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存货管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管控措施。
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平台并逐步弱化纸质信息传递,使某单位能实现全生产过程一体化系统管理,解决信息共享不畅和存货风险管控效率不高的问题。
4.2.1 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平台
联合现有软件,开发建立风险管控平台,将单位中已识别的主要风险量化为相应指标,从各业务软件中抓取相关基础数据,通过设定的公式计算出风险指数,将分散的业务数据组合成为反映军工某单位从产品全周期研制内容、采购计划、材料出入库和产品成本整个过程的存货风险程度的指数,用以支撑和评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进行管控,同时为评估风险管控结果积累基础数据,通过风险管控后评估及时调整优化风险程度安全范围和风险控制措施。
4.2.2 逐步弱化纸质信息传递
打通现有软件的数据接口,对于可以共享的数据进行双向传输,既减少数据重复录入的工作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又减少数据手工输入带来的差错,及时反映型号的全周期成本和挂账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科研成本挂账,降低存货管理风险。
通过加强条线、部门和员工这三个维度激励考核,导向性地促使某单位管理高层、部门领导和一线员工积极主动地控制存货管理风险,解决原本单位存货风险管控意识不强不主动的问题。
4.3.1 加强条线考核机制
存货风险管理对于一个单位而言首先要从领导层开始重视,层层推进才能有效开展。除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宣传和风险管理的相关培训,提高对存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外,在相关制度中也要明确领导的职责,同时要将存货管理的风险点量化纳入条线的考核中,可以通过年度的目标责任存货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分解下去,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给出年度考核目标值,明确奖励政策。
4.3.2 建立业务考核机制
为了激励一线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材料浪费、残次品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研制周期,通过将每个生产部门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来制定考核机制。根据单位年度研制计划和生产任务分解,给各一线部门制定年度利润指标,鼓励部门主动降低相关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燃动费和管理费等,同时将其部门利润与部门绩效进行挂钩,形成“多劳多得,多赚共赢”的机制,从而降低存货贬值风险。
4.3.3 加强员工激励考核
存货风险管理是通过所有涉及风险过程的人员来进行管控,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和风险意识增强是有效进行存货风险管控的抓手,因此在岗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风险点的意识和积极思考解决措施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头脑风暴、技能竞赛和设立风险管理创新专项奖励等方式,激励员工在本职工作中勤思考、多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找风险点而后形成管理创新点,从而推动单位存货风险管理的优化。
存货风险管理是某单位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风险管控对某单位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提升存货管理整体水平有很大助益。通过研究,文章结论如下:
一是某单位存货风险管理存在内容、效率和意识缺陷,从存货风险管理的定义、内容和过程等方面发现了单位存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详细分析某单位目前存货风险内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是改进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要从制度、系统和机制入手,提出了解决某单位存货风险管控问题的改进对策。